陕西科技大学近期举办三场报告会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25.11.2014  12:30
            近期,陕西科技大学举办三场报告会,内容涉及传统文化、核心价值观等内容,提升校园文化氛围。


长安讲坛专家、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任保平教授在陕西科技大学作报告
            ——举办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场报告。
“长安讲坛”专家、西北大学政治经济学院院长任保平教授作了题为《以共同富裕为目标,推进国家繁荣富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专场报告。任保平教授从“国家富强是国人的百年梦想”“国家富强的经济学解释”“国家富强的状态:我们离国家富强有多远?”“如何实现国家富强:战略与路径”四个方面阐述了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富强”这一关键词的认识和理解。他在报告中指出,实现国家富强的战略核心是以人民共同富裕推进国家富强为发展目标,把“富强”作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首善”之义,对于弘扬中国精神、凝聚中国力量、激发每一位中国人干事创业的热情,对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中国梦”,将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任保平教授还结合自己的研究成果和思考,围绕我国要从经济大国转向经济强国,从追赶型战略向质量效益战略转型,提出了推进国家经济结构转型升级,坚定不移的推进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扩大中等收入者的比重,促进收入分配体制创新,充分发挥多种所有制经济参与市场竞争及融入到新的世界体系等6个方面的实现国家富强的战略路径。             ——探索传统文化和核心价值观辩证关系主题报告启智师生。 为了进一步加深师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的理解,探索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更好地指导学习和工作,该校颜毓洁教授作了题为《中华传统文化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的主题报告,320多名师生参加了报告会。颜毓洁教授结合当今中国的实际,从中华优秀文化的内涵、基本价值取向和文化特色方面讲述了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过程当中,及时提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性和科学性。他指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进行社会建设必须坚持的价值理念,是马克思主义理论的社会价值目标,是对和谐社会建设思想的高度凝练和概括,而且随着时代的进步、社会的发展也会增添新的内容。颜毓洁说,文化的产生有其必然的历史脉络,中国优秀传统文化强调“以人为本”“以德为本”“以民为本”“以合为本”,传统文化的特色在于“责任先于自由,义务先于权利,群体先于个人,和谐先于冲突”。在核心价值观和优秀传统文化的辩证关系中必须抓住这些特色,才能充分了解核心价值观的时代意义和价值。最后,他从重视“五常”道德教育、注重个人道德建设、“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如何弘扬中华优秀文化、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秦学者李青教授到该校作报告。 三秦学者、西安美术学院李青教授作了题为《穿越死亡之海”——新疆罗布泊古楼兰遗址实地考察》的报告。李青教授以在罗布泊沙漠中考察的亲身经历为线索,通过在罗布泊古楼兰遗址的实地考察中获取的大量资料和图片,向老师和同学们介绍了中国古代“丝绸之路”与楼兰古国的传统历史文化,对当地的文化风情和宗教艺术也作了全面讲解,深度诠释了罗布泊楼兰古国历史文化遗址对中华文明发展的影响,总结出“中国传统文化应该引起中国人的重视”的观点。李青还强调罗布泊的文化宝藏目前还未能全部揭开,考察研究仍将是我们面临的一个重要的学术课题。最后,李青提倡大家应该多关注中国古代文化,立足陕西充分挖掘与研究历史文化底蕴丰富的西部文化。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