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近期在多项国家级赛事中获佳绩

03.12.2015  17:39
            近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师生在教学科研等领域多个国家级竞赛中获奖。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青年教师朱娟娟获全国青年教师信号与系统教学竞赛一等奖
            ——该校教师朱娟娟获全国青年教师信号与系统教学竞赛一等奖。
在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教学竞赛中,该校青年教师朱娟娟《连续周期信号的频谱特性分析》荣获信号与系统组一等奖。同时,王辉《连续系统的复频域分析》荣获信号与系统组二等奖。             在决赛的讲课中,朱娟娟清晰的讲课思路、生动的动画案例,良好的教学姿态,受到在座评委专家的一致好评。朱娟娟在日常课程中,注重启发式教学,由生活中的现象、工程中的案例引导学生思考其中隐含的科学问题,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讲解中,将复杂的概念,通过分步作图、动画演示、示例验证,MATLAB(Matrix & Laboratory,矩阵工厂或矩阵实验室,简称MATLAB)仿真来提高课堂的生动性和学生的课堂学习效率,增强学生的工程实践能力。             首届全国高等学校青年教师电路、信号与系统、电磁场课程教学竞赛,是由电工电子基础课程教学指导委员会、高等学校电路和信号系统、电磁场教学与教材研究会联合举办,包括微课作品初赛和现场讲课决赛。初赛阶段共有来自全国58所高校的108位教师参加,最后共有38位选手进入决赛,其中电路课程20人,信号与系统课程13人,电磁场课程5人,到桂林电子科技大学进行现场讲课决赛,决赛现场同步网络直播。选手在报送的四个题目中抽取一个题目,完成15分钟的课堂教学展示,考验教师平时备课、讲课等的基本功。评委则从教学方案、教学内容、教学组织、教学语言与教态、教学特色等方面对选手进行综合考评。             ——该校首获全国数模竞赛本科组唯一MATLAB(矩阵工厂或矩阵实验室)创新奖。 近日,从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组委会传来捷报,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荣获2015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一等奖4项、二等奖6项(规定每校最多可获10项),并有3份答卷入选全国优秀论文(全国共10篇)。特别是张胜利指导的由网络与信息安全学院张鹏程、电子工程学院刘辽和微电子学院陈映宇组成的团队从25558支参赛队伍中脱颖而出,夺得全国本科组唯一的MATLAB创新奖。这是继2014年、2015年该校连获国际数学建模竞赛特等奖之后的再次突破。该校同时获得陕西赛区优秀组织工作奖。             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由教育部高教司和中国工业与应用数学学会联合举办,创办于1992年,每年一届,目前已成为参赛高校和参赛学生最多、规模最大的基础性学科竞赛,也是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数学建模竞赛。2015年,来自全国33个省/市/自治区(包括香港和澳门特区)及新加坡和美国的1326所院校、28574个队、85000余名大学生参加了本次竞赛。             数学建模是用数学方法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桥梁,是科学研究和工程设计的重要手段。建立数学模型的过程,就是把错综复杂的实际问题简化、抽象为合理的数学结构的过程,数学建模竞赛是锻炼学生分析、解决复杂实际问题能力的有效途径,对于培养学生的探索精神、团队精神、刻苦精神、创新意识、创造能力、计算能力、写作能力、文献获取能力和综合素质具有显著作用和效果。             ——该校3作品在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获奖。 2015年11月30日,在第十五届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组委会公布的获奖名单中,该校3件作品入选并获奖。其中,人文学院程霞作品《什么是混合所有制》获微课组二等奖,外国语学院高鹏作品《对比与比较》获高教文科组三等奖,电子工程学院王楠作品《电磁场基本方程》获微课组三等奖。该校同时获评优秀组织单位。             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是由教育部教育管理信息中心主办的一年一度的比赛,现已成为全国规模最大、质量最高、门类最全、参与人数最多的大型权威赛事之一,今年的全国多媒体课件大赛参赛作品共计6727件。             将现代信息技术应用于教学,可以丰富教学内容,推动教育教学改革,提高教育质量,学校重视教师掌握现代教育新技术,现已举办两届校微课教学比赛以普及微课技术,在青年教师讲课竞赛中也将课件的合理应用列为重要指标。同时,该校也在研讨制定合理使用多媒体课件的制度,规范信息技术在教学中的应用。                                          
      (责任编辑:卢延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