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冬天,如何留住“西安蓝”?

19.11.2014  13:16
本报记者  袁景智摄 - 古汉台
来源: i2.tobei.cn

本报记者袁景智摄

10月下旬至今,西安市的天气让很多市民有了一种喜出望外之感。在微博上搜“西安天气”这几个关键字,连续下拉好几个网页,都是 本地 市民和外地游客对于西安蓝色天空的“晾晒”。有西安本地网友在朋友圈发状态:“北京有个‘APEC蓝’,咱这有‘西安蓝’,超赞!

北京有“APEC蓝”,咱这有“西安蓝

APEC蓝”,这一最近在网络突然蹿红的新词,被用来形容2014年APEC会议期间北京蓝蓝的天空,指的是在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因为京 津冀实施道路限行和污染企业停工等措施,使得北京及周边地区的空气质量在短时间内达到了良好水平。蓝蓝的天空让习近平总书记在APEC会议期间也表示:希 望“APEC蓝”能够保持下去。这一提议得到了舆论的高度响应和认可。

与此同时,全国各地的人民也开始对本地有了一种“APEC蓝”的期望,这之中当然也包括西安市民。往年,由于冬季空气污染严重,西安时常会被网友们吐槽。 去年冬天有一组图片在网络上流传甚广,有网友将西安市很多著名景点建筑的冬夏两季的照片放到一起,冬季的照片上在同样的距离同样的位置上经常看不到建筑物 的主体,以此反映西安雾霾情况的严重。然而,今年10月下旬以来,西安市的天气却让很多市民有了一种喜出望外之感。在微博上搜“西安天气”这几个关键字, 连续下拉好几个网页,都是本地市民和外地游客对于西安蓝色天空的“晾晒”。有西安本地网友在朋友圈发状态:“北京有个‘APEC蓝’,咱这有‘西安蓝’, 超赞!

事实上,据西安市环保局的统计,截至11月11日,西安市二级以上良好天数为184天,超出省考指标44天。到今年10月为止,西安也已连续退出全国74个重点城市空气质量排名后10位达8个月之久。那么,仅仅一年时间不到,西安的天气为何发生如此的逆转呢?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颜昊说:“西安今冬以来 难得的好天气,诚如省委书记赵正永所说,是‘人努力,天帮忙’的结果。今冬的这个好天气,也是我们在市委、市政府领导部署下大力气整治的结果。

11月13日,西安市北郊某工地广场,晴空万里,放眼望去,数十台塔吊正在忙碌作业。在很多人的印象当中,这种地方向来是灰尘漫天,生活在周边的居民走在 街道上也需要时时小心擦身而过的作业卡车。装载有大量建筑材料的车辆总能“轻而易举”地扬起地上的尘土。但这一天,往日习以为常的场景却并未在此上演。在 工地的大门口,一辆四轮被稀泥碎土包裹的卡车正要外出,但在走出大门前,它需要先经过一个清洗台。在这里,数十只水枪向车下身同时射去,不过几秒之后,车 下身便被洗干净。这一项流程,是西安市环境保护局未央分局在冬季蓝天活动大检查中对建筑行业的一项基本要求。

为了改善辖区大气环境质量,未央区在当日启动了为期4个半月的冬季蓝天行动大检查。从11月中旬至明年3月底,将组织5个检查组,对全区各类扬尘污染进行不间断的检查督导,让市民在冬季享受更多的蓝天。

位于西三环附近的西安热电有限责任公司负责着西安西郊60平方公里的供热,供热面积1800万平方米。在很多人眼里,这样的企业总是和污染大户相关联。但 自去年2月以来,经过一系列设备的改造,短短15个月后,这家热电公司便成为 陕西 省减少燃煤消耗幅度最大和大气污染物减排幅度最明显的企业。走进公司大 门,正对面就树立着一块电子显示屏,上面时时显示着公司大气污染物的排放指标,包括一氧化硫、氮氧化物和烟尘。公司党委副书记门治凌表示,按照西安市环保 局的要求,他们公司目前所用的都是低硫煤;所排放的大气污染物,也完全符合国家环保的要求。

西安蓝”能否被留住,是个考验

喜中有忧的是,西安群众在享受今年冬日里西安蔚蓝天空的同时,不禁会疑问,这样的好天气,是否可以持续下去?从11月15日开始,西安正式进入采暖季。根 据西安市环保局联合气象局检测到的数据显示,在2013至1014年度共计121天的采暖季当中,污染天数共计92天,其中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为39天, 轻度污染和中度污染为53天。与全年污染物的均值浓度相比,采暖季的均值浓度也明显高出许多。另外,2013年全年,西安市PM10(可吸入颗粒物)的均 值浓度为190ug/m?,PM2.5(细颗粒物)为105mg/m?。而在长达4个月采暖季当中,前者为235ug/m?,后者为145mg/m?,分 别升高了23.68%和38%。西安市环境监测站大气室主任蒋楠说:“今年十月份到现在(11月13日),还未开始供暖,西安已经经历了四次污染过 程,10月上旬、中旬、下旬和11月上旬分别有一次污染的过程。”显然,冬日里的西安,仿佛离持久性的蓝天还有一段距离。

从检测结果上看,11月下旬到来年3月上旬这段时间是西安市全年最差的一段时期。”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颜昊说。对于西安市每逢冬季污染天数增多的情 况,颜昊分析:“西安市一到供暖季,空气质量的形势确实是比较严峻的,这主要是因为两个方面的原因,一个是人为污染造成的。西安市一年耗费煤炭在1400万吨左右,大概有一半是在冬季这四个月消耗掉的。此外进入冬季后,西安周边县市还存在生物质燃烧问题,比如焚烧秸秆、垃圾、落叶等。另外一个是气象上的因 素。一是西安市一年的降水量大概在600毫米,但主要集中在夏秋两季,冬季经常出现‘干冬’现象;二是由于逆温现象,冬季混合层的高度降低,从夏季的1500米下降到700米左右,造成西安市冬季环境容量降低;三是冬季的静风天气频率也比较高,刮风少,污染物难以向外扩散。此外还有大雾天的增多等其它 原因。

在上述分析的基础上,蒋楠认为西安所处的 关中 的地形对雾霾形成也有一定程度的影响,他说:“关中这块是盆地地形,南有秦岭,北有高原,西边也都是山,这对 于冬季雾霾的消散也是一个不利的因素。治理西安的雾霾,不是一城一地的问题,而是涉及到关中这一整片地区的联防联动。

那么,如何做好西安采暖期的环保工作,使得“西安蓝”能够持续下去呢?西安市环境保护局副局长颜昊说:“接下来这个冬天,我们环保部门的工作还有很多,包 括燃煤方面的整治,比如要求企业使用优质煤、煤堆上覆盖防尘网、加强对所有燃煤设施的监管、拆除燃煤锅炉等;还有对建筑行业的监管,即要求他们通过围挡、 喷雾、洒水、覆盖、硬化、绿化等手段全方位控尘作业;当然,对于空气污染的重点汽车尾气,我们的做法是加紧淘汰那些老旧车和黄标车,加强对那些高排放机动 车的监管;另外,我们加强了对大气质量的预警分析和预测预报系统。根据气象局提供的监测数据,我们会及时分析应该如何去做,启动相应的应急预案。在取暖季 保卫蓝天压力增大的情况下,我们的工作就是争取实现保暖和天蓝的双赢局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