邱伟杰美学沉思录

11.10.2021  12:06

  普及学,实际上是一种新的学科领域,新的范式。所谓普及,核心是内印于众人之本性,人人皆有本来美。这个普及,向内是万众本来美的普遍,而向外传播和唤醒是我们一般理解的普及。关于本来美的普及美学,是天人地呼应的美品与良序,是良知的一部分,并不同于情感学(Aesthetics),又包括但不限于情感学。它是东方美学在当代的一次全新出发,是民族复兴之路上的文化探索。

  美学家、剧作家邱伟杰

  邱伟杰是普及美学的创始人,是北京哲学会美学专业委员会普及美学课题组领头人,也是南京大学美学与文化传播研究中心副主任、研究员,他著有《普及美学原理》《美的人》《味的人》等专著。下面我们摘录一些他书中的精彩观点以飨读者。

  邱伟杰著作《普及美学原理

  中国的艺术哲学是在“意象世界”这个生命形态的“”的总纲下,分门、分类、分别、分级地进行品藻、品第、品格的品质学研究。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7页

  中国现代美学让中国传统艺术哲学获得再生,它是深植于中国“”学且关乎生命自由和超越的学问,是东方文明和西方文明碰撞后呈现出来的千年“美味”之肉。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2页

  当下中国从上而下地对“社会焦躁症”进行反思,正是因为诸多民众已然丢失了真性情,已然忽视了宝贵的天赋本来美。民众曾在历史的“穷慌”烟云中惴惴不安,哪怕时代已经让绝大多数人温饱和富足,芸芸大众依然愁云满腹,有心满怀。探索一条让人们找回“本来美”并光大这份“本来美”的道路,已迫在眉睫。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5页

  人们在信息大爆炸的当下茫然迷乱,不知所措。我们不能重蹈覆辙,以为仅凭捡便宜似的翻检出老祖宗的旧方灵药、西人现代化的奇技妙招,就能唤醒民众对“本性、本真”的认知。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5页

  普及美学,就是普及美品学,是让大众在对自我的“本来美”的认识、对艺术之“美品”的认识以及“物我合一”的相应呼应中,觉知本性和光大本性。它并非凭空生发,而是对众多先人的思想成果的进一步生发,借助了文化传统而超越文化传统,是艺术哲学归于天人合一的尝试。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6页

  普及美学全然不同于西学的Aesthetics,而是本土原创的艺术哲学在当代的学术努力。普及美学是通过对民众的艺术和品质学的普及和提高,来达到让民众发现“本来美”并光大“本来美”的学术,是民众走向快乐感、幸福感的生命自由之路。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7页

  海德格尔“诗意人生”关联着美品论;克尔凯郭尔的思想可以看作西方式的“礼失而求诸野”;萨特以“介入—揭露—改变世界”的思想路径昭示世界的根源是人的自由。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33页

  马尔库塞的艺术观是对文化工业下娱乐艺术的“标准化”和“伪个性化”的批判,希望民众提高对艺术品质的认识,是关联“美品”的。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35页

  本雅明努力对艺术价值进行重构,用一种美品形式(震惊)来取代旧的艺术价值观下的美品形式(光晕),……他主张用机械复制带来的“艺术民众化和民主化”以及现代艺术“震惊”美学的重构来完成和民众的救赎。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37页

  “未来主义者”是秉持“科技征服自然”这一理念的新人种,它对“过去主义”的政治和艺术生态进行了全面解析和再结构,……他们得意于变革时对“旧世界摧毁”的民众共情期,失意于平稳建设时“新人种”的发展的规训期,也就成为合乎逻辑的必然。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67页

  改革开放是中国马克思主义实践论从“经济解放”维度出发,运用“从上而下化大众”和“从下而上大众化”的思路对民众“真情”“真性”的物质需求和精神需求的满足,是对“本来美”“质朴美”的“大众共性和高贵性”的认识、体验和推广。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42页

  品质生活欣赏玩味物的生命状态,推向极致就会因爱物惜物而感受到万物有品,直臻明悟万物有灵。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56页

  玩有高级、低级,在质朴哲学观看来,玩有三个等级:原始玩法、经过训练的玩法和根植于“本来美”的生命玩法。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63页

  一切的个体不自信都是来自对“本来美”高贵性的认识不足,一切的民族文化自信也必根植于万众对自身“本来美”高贵性的认知。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97页

  富足时代的民众在信息和智能时代的生活方式也需要探索新的可能性。简单地照搬西方现代或中国古老的生活方式显然都是不合时宜的,如何最大化地趋利避害来应对社会大变革是普及美学的时代课题。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98页

  让民众根植于“本来美”而修缮终身,是“去迷幻式异化”的时代努力;让民众在碎片化后重组和多元化呈现,是富足时代民众“品质生活”和“品质人生”的时代呼吁。

  ——摘自邱伟杰《普及美学原理》,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99页

  你是美人,你原本就是美人,但入世的灰尘将美遮蔽了,你渐渐看上去没有那么美了。本来美并不意味着本来就美,什么都无须再做了。本来美是一颗天赋的种子,种子需要浇灌培植,这就是美的成长。只是成长的方向至关重要,如果我们上来没有看清人本来美的事实,那么,再大的努力都会是南辕北辙、缘木求鱼。方向大于努力,本来美的发现,正是确立一种根本的方向。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2页

  邱伟杰著作《美的人

  本来之美并不完善,从天然生出的东西都有长短缺溢,成长就是修缮短缺又平衡不足与过度的。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2页

  我反对在达不成美的事实之际,用空洞的心灵高尚来自欺欺人。谁愿意将善良的“高尚”留给自己,将邪恶的“美丽”拱手相让?再说,谁是高尚和邪恶的审判者?美可以量化,可以细微体验,而高尚和邪恶只是社会相对的定性。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

  种子有强有弱,有红有白,方式却没有高低贵贱,凡是适合种性生长的,都是好方式。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3页

  梅花,总是在叶子还没有生出来的时候就开了。人生出来就是美的,人生出来就是丑的。美和丑并生,才是真实的人。没有叶子衬托的梅花,就像没有装扮的素颜,赤裸裸呈现本来的美。这样的美,在凛冬之日没有被摧残,证明了我们天生就被赋予美的精神。美的精神就是美的本质,与生俱来,每一个人在降世的时候都拥有一份。但每一朵梅花都不是完美的,都有残缺,也都有生气。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7页

  每个人真正与人世初遇时,都会羞怯。羞怯是因为陌生、害怕,又难以回避。生生地进入人群,生生地与不同于己的人照面,遭遇尴尬,不知所措,因生而涩,因生而疼,但并无遮掩,寻不到保护,只能赤裸裸地暴露在人前。这就是一种羞怯的美,稚嫩的美,单纯的美。单纯因为羞怯而得到证明。初樱就是这样一种美,在与春天最早的相遇中呈现。东方人极喜欢这样的美,男人从少女身上寻找害羞,女人从男子身上寻找沉默。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24页

  《诗经》有句“桃之夭夭”,就是描写桃花盛开时,光华灼灼的样子。我偷换了一个字,是夭妖,而不是夭夭。既然第一个夭是灼灼美艳的意思,那么加女字旁的夭,自然就是灼灼美艳的女子。灼灼美艳的女子,就是妖精吗?是的,古人把有桃花状的女子称作为“”。可见,妖是美到可以祸害人的地步的。妖的本质就是夭。夭,是大字上一横歪斜了一点,也解释为天曲,即天字歪了一笔。那么,显然这个字的核心意义,在于曲。柔曲为美。凡阴柔的,婀娜的,婉约的,盘绕的,都有美好的姿态,都是美最典型的表现。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41—42页

  极致是令人震惊的一种美,震惊,故而震撼。花似荼,原来是一种悲剧的美。所以,荼又与毒连在一起,叫作荼毒。茅花之白为荼,茅花之害也是荼。这是一种依靠能量而达成的大美,它不会总在,却从不缺席。如果灰了,脏了,不如彻底涂黑;如果黄了,花了,不如干脆冒红。当你尴尬无助的时候,当你不小心犯错的时候,千万不要涂啊涂啊,这样越描越黑。世间没有比越描越黑更难堪、更丑陋的状态了。我们要学习极致,不要忘记花似荼的品质,朝着事物的极端走去,它也许没有社会价值的善良,但它却可以为你赢得灿烂壮阔的美的尊严。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61页

  天浆之甘美,原来得自于僵石枯骨的滋荣。以世间所得,滋养天赋,那么,天赋茁壮成长,枝繁叶茂。这其中,养美的人,是境界最高、意趣最贵的。美是一种结果,一种收获,一种价值,非但不应贱卖换利,更应当以所得之利来奉养。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71页

  人言“出淤泥而不染”。这话一经说出来,更多被人关注到的是“不染”,而“淤泥”二字却被忘记了。没有淤泥,莲花不长,更不用说染与不染了。莲花的种子和根茎是先染了淤泥才绽放出洁白的花朵的。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85页

  美既有初樱之涩、桃红之夭,亦有合欢之雍容、释然和退让。……退,是一种积蓄,一种回旋,一种策略,同时也是一种布局。如果美需要不断进阶,那么退也是一种进。众人皆盛装,独我素颜,素颜就成了最炫的亮点;将十分的资源去赢取百分的成绩,不如退下来以十取一,那么取一必胜,好过以十当百的紧张、局促和失败。知退者,回旋一步,海阔天宽。这肯定不是一种忍让,而是一种谋略。圣人说,一张一弛,文武之道。张弛得法,方得神力。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04—105页

  槐花的品质,就是鬼之力,就是魅力。魅力是什么?美征服人,而魅力征服美。魅力往往来自于种性的短处,即并不怎么样的、看起来不起眼的那部分。一个相貌平平的女孩子,提着一只旧皮箱,从碎雨一池的窄街上走过,生锈的被遗弃的旧汽车在她身旁排列成行。她的袜子甚至是过时的,她的手还有点粗糙,看起来从来也没有玩过像样的玩具,石块和野果陪伴她成长。而这会儿,她要到这个半大不小的城市来闯世界,她说城市之光啊,细如绸缎,她不敢用手去挡,怕一不小心刮破了绸缎。这样一段舞台开场白,居然将人打动了。这不是剧情的胜利,也不是布景的震撼,更不是演员相貌的出众,这恰是某种摸不着抓不到的魅力的成功。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18页

  菊花,被称作花中隐士。“能将天上千年艳,翻作人间九月黄。”国色天香,天香胜于国色。因为是天香,本不该人间所有,这大概就是菊花要隐逸的缘故。可见,菊花的第一品,当是绝色。美丽是随处可见的,但绝色不多见。我们常在报纸杂志上看到,说这个明星天香,那个大牌绝色,我是不大相信的。当一样东西众所周知,又广为传播之时,那一定是非常普通的东西。绝色,是我们通常看不见、遇不到的,它们深藏在人们寻不见的地方,或在山林,或在朝市。常言道:大隐朝市,小隐山林。真正美的事物,已经不需要展示,也不需要证明,拥有者只顾自己慢慢消受,哪肯拿出来与俗世分享?藏匿绝色的地方,可以远在东篱下,也可以近在寻常巷子里。越是到文明昌盛的年月,越是有佳人深藏不露。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33—134页

  质朴是一次卸妆,也是一次融妆。此刻我忽然懂得:没有装饰是最美的,利用装饰是为了达到消除装饰。因为当一切装饰与你呼应到一起的时候,装饰便不是外在的添加,而是你生命的一部分。它们与你交融一体,像是你身上长出来的东西,成为美的伸展和延续。芦花就是这样一种花,它的存在,让秋水共长天一色,让落霞与孤鹜齐飞。这样的秋天,你会遇见霜,也会淋到雨,偶尔也会有一场先到的雪,可是它们都是芦花的化身,甚至月光和晨昏的阳光也参与进来,与芦花长在一起,难拆难分。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48页

  芙蓉之品是教我们从死亡中了解生命的,也是教我们从边界中衡量距离的。恶毒打开了我们关于美最后的眼界,知道美的精微和美的界限的人,无论他身处美的什么段位,他的美总是跟别人不一样。他拥有深刻、广博、敬畏和无限的惆怅,这构成了他在简约中的复杂,在魅力中的平常,在平凡中的奇峻,在静态中的动态……比刽子手更大的杀人犯可以有宽恕的姿态,弄脏裙子的人敢把裙子中干净的部分剪下来当手帕用,窃钩者诛,窃国者侯,一切都看你的格局和容量了!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72页

  “我要一种美,特别特别的美,又必须是别人没有的,只有我才有的美。”你在人群中忽然听到这样的声音,你回头望去,你分不清说这话的人是女人还是男人,他远远地站在那里,孑然一身,却果然美艳非凡。怎样的美可以令人孤芳自赏呢?那绝不是被遗弃的美,绝不是没有人要的、只好自我安慰的美,那是一种充满,一种无可替代、又无需补充交互的美。我们谁也不是纳西塞斯,谁也不可能像他一样形影相怜到宁死不屈的地步,但我们谁都可能获得这样的品质,进而自赏这样的品质。我们特别需要获得水仙子的品质,来让自己达到一个更高的美的阶段。这是对平庸的拒绝,对随众的否定。在水仙的花品里,孤独是第一要义。因为孤独而排斥,而拒绝。拒绝又带来升华,主客交汇,融为一体,即美与审美成为一件事。

  ——摘自邱伟杰《美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8年版,第181页

  邱伟杰著作《味的人

  味,滋味也,就是味道。这是味的第一层意思,属于质料层面的。第二,就是趣味,情趣,即人的审美倾向,也就是事物属性层面的。还有一层意思,是关于审美活动的,即体验,体味。美是品质的静态分析,味是美的动态分析。味是美的生发,是美的更高层面。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2页

  钻石原先是蛋面的,红宝石也是蛋面的。这些璀璨的宝石,都是从蛋面到刻面,再到今天精准切割的八心八箭,甚至更多的几十种不同的刻面。为什么宝石会从单一的蛋面,走向璀璨缤纷的刻面呢?都是为了不断发现价值。人生其实就是从蛋面到刻面的过程。粗放潦草的人生就是蛋面,混沌得很,无外乎吃饱睡足,考试过关。但丰富的人生,就开始有刻面,有对品质的要求和需要。如何发现价值的多面性,就好比宝石以刻面去闪射光泽。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7—8页

  情感可以升华,那人生中什么东西不能升华呢?通过亚里士多德的观点,我们看到了升华的存在和升华的需要。所谓人生进阶,其实就是不同层面、不同具体的升华。升华不一定要通过悲剧,有万千条路径和方法,都可以领我们走向升华。戏已散场,曲终弦止,但净化和升华后的璀璨,却会一直留存。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40—41页

  只有人品的成功,才是价值的兑现,才是快乐的实现。所以,快乐才是最大的财富。快乐,才是人生的成功。如果你感知不到快乐之味,或是疑惑,失语于青年人的快乐,千万警惕,这一切都是垂暮的警告。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68页

  一切真实的快乐必发自于情趣,快乐的来源是情趣,情趣是天定的,而且是原初的情趣。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81页

  当欲望被统一的时候,遮蔽和剥夺的是个体的欲望。碎片化的真正价值不是信仰碎裂一地,而是欲望碎了一地。大一统的欲望被打碎了,个体的情趣便被还原出来。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09页

  人的天性差别,决定了欲望需求的必然迥异。当我们回到批判欲望的位置上,并不是要否认欲望,只是强调欲望因碎片化而获得的自由。这样的自由因个体的全面解放而受制于自由。当自由成为普遍存在状态时,实际上又是一种新的禁锢。只是这样的禁锢不同于之前历史中大一统的禁锢,禁锢本身也丰富多样。所以,人们在这个时代又是真正幸福的,因为并没有一种绝对意义上至为强大的可以剥夺你的力量存在,一切禁锢都是带着自由的。于是,禁锢在后现代社会的真实意义是有限。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114页

  为你的所好消费,其实就是在为你的情趣,为你的美投入。为情趣不计成本地投入,即等于你有不计成本的财富。所以,投入到情趣中的支出与收益,于资本商务中的成本与利润,能是简单的数字关系吗?在情趣中,管他实物还是虚拟,得到了就是胜利。你馋一口烤麸,与你渴慕游戏中至珍的法宝是一样的。只有当你对它们的欲望,被尘俗化绑架为虚荣的需要时,才应当被制止。

  ——摘自邱伟杰《味的人》,四川文艺出版社2019年版,第200页

编辑:黄坤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