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央主要媒体集中采访陕西高等教育系列报道情况(一)
新华网:陕西高校:拓展“一带一路”朋友圈 搭建交流合作平台
新华网2017年6月20日(记者 许祖华)“我们发起成立的丝绸之路大学联盟,已经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加盟,引领并深化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对记者说。
目前,西安交大已在联盟框架下开展了各类实质性合作,推动盟校间成立若干学科子联盟,推动与盟校之间人才的联合培养;在联盟框架下,与外交部、商务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国际贸易往来决策咨询等,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
和西安交大一样,在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有多所高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丝绸之路研究和文化交流活动,拓展“一带一路”朋友圈,搭建交流合作平台,在促进“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交流合作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说,近几年,陕西发挥区位和科教资源优势,全方位推进丝路沿线教育合作交流,西安交大发起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西北大学、西安外国语大学相继成立多个中亚学院和丝绸之路研究院,并在留学生培养、小语种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积极打造全国丝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西北大学利用自己独特的地缘和学科优势,组建了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中亚学院,系统开展丝绸之路研究和智库建设,与丝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在丝路沿线考古及文化遗产保护、多种文明交往与融合、区域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等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说。
据了解,西北大学中亚学院不断探索留学生培养模式,与企业合作举办吉尔吉斯斯坦石油人才“千人计划”培训班,与哈萨克斯坦东干协会合作举办东干族汉语教师培训班,平均每年培养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00余人,占留学生总数的60%以上。
土耳其留学生白振国目前在西北大学学习。“向马可·波罗学习,做一名文化交流的使者”是他的心愿。两年前的暑假,在51天时间里,他背起行囊,穿越中国西部7个省区,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后来他把这次旅行的经历整理成了《51天中国行》一书。他说:“这次文化之旅的体验是我最美好的回忆,中国文化令我如痴如醉!”
在西北政法大学,有个“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这个研究院是西北地区开展“一带一路”法律合作交流中最大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基地,这里有专门的“一带一路”图书资料信息中心,以及“一带一路”法律信息网,设立有丝绸之路金融合作与法律研究所等研究中心。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介绍说,西北政法大学在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下,单独招收“一带一路”方向法学研究生,开设了与“一带一路”相关的法律课程。还与有关部门共同发起建设了“一带一路”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培训基地,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和风险防范培训。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波斯语的课堂上,来自伊朗的外教佳乐正戴着耳机和学生互动交流。佳乐2012年来到西安外国语大学从事波斯语的教学工作,他对学生认真负责,还被评为陕西省的优秀外籍教师。
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亚军说,作为西北地区唯一一所主要外语语种齐全的高校,外国语大学聚焦“一带一路”,在教学、科研、语言服务、智库建设等方面进行了有效的探索。学校成立了中亚学院,主要开展中亚国家留学生教育,目前有在校生300多人。以“外语+专业”、“专业+外语”为培养模式,培养熟悉语言应用、通晓国际规则、具备跨文化沟通能力的复合型人才,为“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提供人才支持。
为了应对国家“一带一路”倡议对语言服务的需求,西安外国语大学还积极打造“一带一路”多语种语言服务平台,建成了“丝绸之路语言服务协同创新中心”,还与陕西省有关单位共同筹建了“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采用“计算机智能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多语种的语言服务和大数据分析服务。
微言教育:迎接十九大 · 教育看变化⑦走进陕西 | 高校产学研,让“高科技”变成“好生活”
微言教育 2017年6月19日半导体照明芯片技术团队为何总是在与时间“赛跑”?我们的电脑和手机外壳可以由于一种叫作“新型镁锂合金”的材料而变得更轻盈吗?……西安交通大学产学研在行动,他们这样诠释智能时代的“中国制造”。
“一个高地、一个亮点、一道风景、一张名片”,这是西安交通大学校长王树国给我们描绘的创新港愿景,这项国人瞩目的建设工程就是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到2018年,这里将建成“校区、园区、社区”功能集成的“智慧学镇”和科技创新的国家级示范区。 王树国一直在思考高校的服务和社会引领问题,“高校必须成为社会前进的发动机,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就是想破解一个症结,那就是高校必须与社会深度融合。它既是大学,又是社区,既是高端人才的蓄水池,又是文明知识的传播器,既研究世界前沿,又非常接地气。”
刚走进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的展览室,采访团就被一个仿生的机械手指吸引了。实验室的王珏教授说,它叫“电动式五手指康复训练机器人”,主要为手部运动功能有障碍的患者进行辅助恢复训练,可以完成抓握、抓取等多种训练动作,同时团队还研发了与之配套的康复训练游戏,让康复过程也能充满乐趣。 此外,还有早已推向市场的动态血压检测系统也是团队的科研成果,让老人“走着也能量血压”。这些“炫”科技,为大家带来福音!
走进航天航空学院的机械结构强度与振动国家重点实验室,各种机械设备、实验仪器令采访团应接不暇。这个实验室是研究什么的呢?原来,实验室要攻克的都是重大难题——解决重大装备、国家安全及其它领域中的关键力学问题。 “武器系统的火箭橇试验技术”、“重型燃气轮机的现状和发展”,这些深奥有趣的航空航天知识讲座,都是由这个具有科学普及示范功能的实验室举办的,西安交通大学的学生们在这里开拓着视野、丰富着知识。
怎样实现高校科研“顶天”与“立地”的完美结合?怎样实现“企业进校园,成果出校园”的黄金搭档?……西北大学在高校产学研的行动中,给出了自己的答案。
2017年5月9日-11日,纽约时代广场大电子屏上,黄底黑字“让世界睁眼看中国”的广告语格外醒目。原来,这是类人胶原蛋白系列产品在中美两国科技水平的品牌交流活动中的展示。 这项先后获得“国家技术发明奖”和“中国发明专利金奖”的神秘技术到底是什么?
团队范代娣教授介绍:“类人胶原蛋白是由葡萄糖和酵母粉等发酵合成的,绿色环保,不仅具有胶原蛋白的良好生物学功效,还杜绝了动物源胶原蛋白的病毒隐患。” 目前团队已完成了一系列成果转化:在国际上首次实现了类人胶原蛋白的量产,年产值达数亿元,产品在1000多家医院应用,受益者1000万余人。
在全国成功建成32条世界领先水平的生产线,年节约标煤240万吨;完成示范工程面积110多万平方米,建筑节能率达到75%;开展技术开发、技术服务、技术咨询,年均技术交易额达4亿元……这一个又一个创造了巨大经济和社会效益的奇迹数字,全部来自西安建筑科技大学开展的产学研合作。
在环境与市政工程学院,我们认识了拥有30多项授权专利的王磊教授,他告诉我们,“膜分离”简单理解就是一种高效的分离过滤技术,在环保、医疗、化工、电子、新材料等领域有着广泛的应用前景。预计到2020年,仅在我国的产业规模就要达到3000亿元。 苏州的两家企业,由于采用团队的“膜分离”技术,他们生产的“水处理设备组件”和“血液透析器”不仅打破了国外垄断,产品也是供不应求,销售额突破亿元。王磊团队的研究不仅让技术走出了实验室,还一下子走出了陕西。
在中国工程院院士中,有一位关心农民住房问题的院士,他叫刘加平,从延安到汶川,从高原到盆地,就地取材、成本低廉、抗震安全,“为农民建生态民居”,是他的梦想。 在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西部绿色建筑重点实验室里,采访团对各种节能环保的绿色建筑模型赞叹有加。 “建绿色生态民居”!刘加平凭借他20多年的乡村建筑实践,让众多民居“复活”,巨大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很是可观:每年直接节约能耗约5500吨标煤,减少二氧化碳排放约16000吨……
走进这所园林式大学,采访团就听到了“把科研写在大地上”这种独特的科研模式。从2004年起,学校开始探索以大学为依托、以基层农技力量为骨干的大学农业科技推广模式,累计培训农民50多万人次,带动200多万户农民共奔富裕路,新增社会经济效益450多亿元。 北到内蒙古海拉尔,西至新疆阿克苏,学校推广的成果早已走出陕西,辐射全国30多个地区,一条加速农业科技成果转化的新路子,让科技成果在田间地头发芽结果,让发家致富在农民身边发生。
离开校园,采访团向田间地头进发,在秦岭大地上蜿蜿蜒蜒40多分钟,我们来到了位于眉县横渠镇西寨村的西农眉县猕猴桃试验示范站。“原来猕猴桃树长这样”,一片片用棚架支撑起的猕猴桃树林,让采访团很是惊喜。 试验田大约有100多亩,站里的专家、学生个个皮肤黝黑,看得出,他们在“实验室”里常年是风吹日晒雨淋。 “做给农民看,教给农民干”,姚春潮教授这样介绍自己的工作。目前,站里长期驻扎的专家教授共8名,研究生10多名,专业交叉渗透,基本涵盖了猕猴桃产前、产中、产后全产业链的各个领域。
2005年,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只有5万亩,试验站建成后,专家团队随叫随到、入户服务。目前,眉县猕猴桃种植面积已达30余万亩,农民人均年收入也从843元提升到10900元。 宁渠村的村民张德福是试验站的直接受益者,也是猕猴桃种植大户。“以前的果树总是生病,产量不好,一年最多能有2、3万收入。自从西农的专家来了以后,他们在田里手把手教我种猕猴桃,光去年一年就赚了11万。”一说起猕猴桃,张德福很是骄傲。 魏朝阳是一名回乡创业的大学生,他的梦想是将家乡的猕猴桃销售到全国全世界去。“我是2015年回来创业的,看到家乡猕猴桃发展这么好,就想和互联网结合一下,进行网上售卖,我们种的猕猴桃这么好吃,走向世界,一定是指日可待!”
微言教育:迎接十九大 · 教育看变化⑦走进陕西 | 穿越时空,续写“一带一路”教育故事
微言教育 2017年6月19日
采访团来到了西安交通大学校园里的中国西部质量科学与技术研究院,那么这个研究院是研究什么的?简单地说,“中国制造2025”要有自己的质量体系和标准,增强世界对“中国质量、中国标准、中国制造”的认同。研究院就致力于此。 “我们每年都举行国际质量研讨会,吸引‘一带一路’沿线的上百个国家前来参加,不断完善我们的质量体系、传播我们的产品标准。我们已在印度、哈萨克斯坦等国开办相关的培训班,给他们介绍中国标准、中国法律。”研究院的老师们说。
在这里,我们认识了来自土耳其的留学生白振国(Eko),在51天时间里,他背起行囊,穿越7个省,行程3万公里,乘坐200多个小时的火车,用镜头和文字记录下旅途中的每一个瞬间。他说,这份文化之旅的体验是他最美好的回忆,中国文化令他如痴如醉!
来自乌兹别克斯坦,正在攻读国际经济贸易专业的留学生kurbonov Itolmas见到采访团很是开心,他和我们分享道,他的中文名字叫李韩,在西北大学学习期间,学习了许多中国历史和中国文化知识。在谈到未来的打算时,他说,“我要做好一座桥,一座连接中国与乌兹别克斯坦的桥,那是贸易之桥,友谊之桥!”
这个“高大上”的法律智库叫“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走进它的国际法图书馆,采访团在这两万余册的专业藏书中,看到了研究院的学科特色和人才优势。 学校副校长、研究院院长王瀚说,这个研究院是西北地区开展“一带一路”法律合作交流中,最大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基地。 研究院的功能很是强大:单独招收“一带一路”方向法学研究生;是国内首家针对“一带一路”中亚沿线国家开展法律培训的机构;建立了法律培训基地,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和风险防范培训。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波斯语的课堂上,外教佳乐带着耳机正在用流利的中文和学生互动。东方语言文化学院院长马福德向我们介绍说,他来自伊朗,2012年来校任教,对待学生是出名的认真负责,刚刚被评为陕西优秀外籍教师。目前,学校已有22个与“一带一路”相关的小语种专业,采用“多语种+”培养模式,毕业生都很抢手。
曼德拉曾说:“用理解之语沟通,印入脑海;用乡音之语沟通,刻在心田。”语言是了解和走近一个国家最好的钥匙,是丝绸之路国家间沟通的纽带。 走进“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这里的学生正在学习“技术写作与编辑”课程。这个平台的神奇之处在哪里?原来,平台能够通过语音识别、机器翻译等技术,为来到中国的“歪果仁”(为“外国人”谐音)量身定制一个没有语言障碍的“百事通”,这个“百事通”不仅啥事都能问,而且提供的服务还是7x24小时全天候的。 新华网:同道相益 同心共济——“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新华网2017年6月20日(记者 沈虹冰 杨一苗)“一带一路”倡议如同一条穿越时空的丝线,将不同地区和不同文化联结在一起。如今,越来越多的丝路沿线国家不断开展人文交流,世界不同地方的人们开始深入了解对方,“一带一路”人文交流呈现蓬勃发展态势。
群贤毕至 少长咸聚“我想和中国谈一场恋爱!”俄罗斯女孩金娜活泼开朗,中文水平极佳。她在位于陕西省杨凌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正专注于“一带一路”倡议下中俄农业合作关系的研究。不仅如此,她还注册了一家国际贸易公司,希望将更多的俄罗斯商品介绍到中国来。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以培养农业专业技术人才为主,目前来自“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的留学生有196人,占在校留学生的87.5%。这所学校已培养“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40余人。 如今,在西安求学的外国留学生来自全球90余个国家,人数超过7000人。随着我国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在互派留学生、科技文化交流合作、医疗合作、民间及政党交流等方面积极推进,这些年轻人也成为文化与科学技术交流的使者。 为推动沿线大学在教育、科技、文化等领域的合作,西安交大牵头组建“丝绸之路大学联盟”,该联盟目前已吸引35个国家和地区的135所高校加入。由兰州大学发起的“一带一路”高校联盟成员由最初的8个国家47所高校,增加到亚、欧、非、美洲等25个国家的126所高校。 文化无国界。盛唐时期,长安有国学6馆、太学诸生3000人,新罗、日本皆遣使入朝受学。西安的“大学习巷”“小学习巷”等地名就曾是留学生居住学习的地方。 由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发起的丝路阳光慈善基金,资助了60名来自乌克兰和阿拉伯国家的留学生在西安学习。“我们需要更多的年轻人关注‘一带一路’,更需要他们参与到‘一带一路’倡议中来。”丝绸之路国际总商会主席吕建中说,他们就像蒲公英,双向播撒着文化种子,实现着文化的深度交融。
同道相益 同心相济
在埃及吃到凉粉,在伊朗见到果丹皮、枣泥点心、糖蒜、羊肉泡馍……2017年春节后,西北大学丝路学院教授岳钰自费到西亚7国进行了文化考察。他发现,即使在千里之外,也能与自己熟悉的“陕西味道”相遇。 “文化是活生生的存在。”岳钰颇有感触,无论是古丝绸之路时还是今天,人类都是你中有我、我中有你,息息相关,命运与共。“中国文化讲究‘有福同享、有难同当’,‘人之相知,贵在知心’,这是中国文化的精华,也是人文交往的智慧。” 越来越多的民间力量也意识到民心相通的重要性,积极融入“一带一路”人文交流。位于西安的大唐西市博物馆是中国唯一非国有的国家一级博物馆,这家博物馆牵头成立了丝绸之路国际博物馆友好联盟,已有丝路沿线18个国家的博物馆参与其中,并通过与哈萨克斯坦等国联合成立委员会来促进人文交流。 国家文物局副局长关强说,要充分发挥政府和民间两个方面的力量,以政府主导、民间辅助,通过组织和动员社会力量,在经济商贸合作、人文交流、人才培养等领域,开展积极务实行动。国际计划亚洲区副地区主管海德·沃斯姆·雅各布也认为,“一带一路”倡议对于推动文化交融、促进和谐发展意义非凡,通过民间渠道,将南亚地区合作联盟与东盟国家连接起来,共同推动“一带一路”建设。
以心相交 成其久远
前不久在西安举办的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上,来自全球42个国家和地区的嘉宾客商汇聚在这个古丝绸之路的起点城市。作为本届博览会的主宾国,塞尔维亚带来了本国的传统舞蹈和文化旅游推介项目。“这是一次展示塞尔维亚传统文化及旅游资源的宝贵机会。”参加2017丝绸之路国际博览会的塞尔维亚副总理拉西姆·利亚伊奇说。 不断升温的人文交往,正成为“一带一路”民心相通的重要渠道。中华文化促进会主席王石说:“从部落、城邦,到国家、共同体,人类的发展史就是一部从小到大不断聚合的历史。当人与人之间的联系越来越近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学会一件事情:怎样与不同文化、不同信仰、不同风俗习惯的人合作交流。因此,促进‘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的民心相通是历史必然的选择。” 古丝绸之路经贸兴盛、人员往来,铸造了西安作为东西方文化交融的中心。今天,古丝路遗迹旁,从西安至乌鲁木齐的高速铁路即将全线贯通,各种肤色和语言的游客享受着便捷的旅行。在西安古城墙上,角楼、垛口与五星级酒店互相守望,酒吧、咖啡屋和泡馍店同样红火;西安的夜晚,摇滚乐、意大利歌剧和华阴老腔相映成趣;华清池畔,李隆基、杨玉环的爱情故事与现代话剧《西安事变》同时演绎。 在日前发布的《文化部“一带一路”文化发展行动计划》中,我国将与丝路沿线国家一起,逐步完善文化交流合作机制,形成多个文化交流合作平台,继续显现“欢乐春节”、“丝绸之路文化之旅”等文化交流合作项目的品牌效应,同时初步形成面向“一带一路”国际文化市场的文化产业发展格局。截至2016年底,我国文化部已与“一带一路”沿线60多个国家签订了政府间文化交流合作协定,并与相关区域国际组织建立了各种有效合作机制。 时光无声,历史留痕。在大唐西市博物馆里,几段深浅不一的唐代车辙印,见证了古丝绸之路曾经的繁荣。“站在古丝绸之路的原点,我们共同面对着一个使命:让丝绸之路这条人类伟大的古道,成为通向未来的希望之路。”中国民间文艺家协会主席冯骥才说。
人民日报:三秦大地奏响“一带一路”教育合作华美乐章
人民日报2017年6月22日(记者 孙竞)“5年前我第一次来中国,只能用简单的英语单词和肢体动作交流,现在我已经逐渐喜欢上中国和中国文化。希望所有中外学生能够沿着古老的丝绸之路继续走下去,去感受不一样的风景。”6月16日,在西北大学2017年毕业音乐会上,土耳其小伙白振国以“西大恩,丝路情”作为题目,发表了毕业演讲。
2012年,高中毕业的白振国在父亲的鼓励下来到古都西安留学,之后就读于西北大学广告专业。2015年暑假,白振国在中国西部7个省区进行了51天的旅行,行程近3万公里,坐了200多个小时的火车。这场旅行被他整理成了一本名为《51天中国行》的书,“我想让更多来华留学生看到一个真实的中国,也让更多的外国人了解中国。”
作为全国最早为中亚各国培养留学生的高校之一,2000年以来,西北大学已培养中亚各国留学生1000余名。“学校凭借自己的学科优势和学科积淀,组建了丝绸之路研究院和中亚学院,系统开展‘丝绸之路’研究和智库建设,与丝路沿线国家积极开展国际教育合作。”西北大学校长郭立宏介绍。目前,西北大学中亚学院平均每年培养丝路沿线国家留学生300余人,占留学生总数的60%以上。
国之交在于民相亲,民相亲在于心相通。陕西高校全方位推进丝路沿线教育合作交流,为民心相通系牢纽带,为“一带一路”建设厚植民意根基。
陕西省教育厅副厅长刘建林表示,陕西地处古丝绸之路经济带起点,这几年充分发挥区位和科教资源优势,在留学生培养、小语种建设、国际学术交流等方面作了大量工作,积极打造全国丝路国际教育交流合作基地和国际学术交流中心。
在西安外国语大学的课堂上,来自伊朗的外教佳乐正在为学生讲授波斯语。“我目前已经教了100多个学生,把伊朗的语言和文化传递给他们。同时,我在伊朗发表了十几篇学术论文,也把真实的中国告诉伊朗人。”自2012年来校任教,佳乐已经把家安在了中国,最小的孩子也在西安出生。最近,他刚刚被评为陕西优秀外籍教师。
在“一带一路”的时代背景下,语言服务作为跨国、跨文化交流的先导和基础,被赋予了更为紧迫的历史使命和时代特征。西安外国语大学副校长姜亚军介绍,目前学校开设语种总数达到22个,“十三五”末将使学校非通用语种专业达到40余个,形成覆盖“一带一路”参与国家的语言专业群,力争把西安外国语大学建成中西部地区最大的非通用语人才培养基地,培育一批具有国际视野、通晓国际规则、能够参与国际事务和国际竞争的应用型、复合型非通用语种人才。
在西外,记者走进“一带一路”语言服务及大数据平台,这里的学生正在学习“技术写作与编辑”课程。据了解,该平台采用“计算机智能与人工相结合”的方式,面向丝绸之路沿线国家企事业单位和个人用户,提供便捷高效的多语种语言服务和多语种大数据分析服务。
2015年5月,西安交通大学在全国高校率先发起并成立了“丝绸之路大学联盟”。校长王树国介绍,目前已有来自35 个国家和地区的135 所高校参与联盟,形成了跨世界5 大洲的高等教育合作平台,引领并深化了沿线国家的高等教育合作。
目前,西安交大已在联盟框架下开展了各类实质性合作,推动盟校间成立若干学科子联盟,推动与盟校之间人才的联合培养;在联盟框架下,与外交部、商务部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研究协同创新中心”,提供国际间贸易往来决策咨询等,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沿线及欧亚地区的发展建设。
在西北政法大学,全国首创的“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已拥有西北地区最大的“一带一路”图书资料信息中心,以及“一带一路”法律信息网,是西北地区开展“一带一路”法律合作交流中,最大的教学、科研、人才培养和对外合作基地。
西北政法大学副校长、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院长王瀚介绍说,西北政法大学在丝绸之路区域合作与发展法律研究院,单独招收“一带一路”方向法学研究生,首建“一带一路”法律人才教育培养课程体系。成立中国-亚欧高端法律人才培养基地,是国内首家针对“一带一路”中亚沿线国家开展法律培训的机构。今年,还与有关部门共同发起建设了“一带一路”与中国(陕西)自由贸易试验区法律培训基地,为中国企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开展合作,提供重要的法律支持和风险防范培训。
(信息采集:张亦弛 审核:刁巧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