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钢率团出席第七届中意创新合作周

08.11.2016  03:04

  2016年10月27日,万钢部长出席在意大利那不勒斯隆重举办的“第七届中意创新合作周”活动。万钢部长和意大利教育大学科研部贾尼尼部长在开幕式上作主旨演讲,中国驻意大利大使李瑞宇、北京市科学技术委员会主任闫傲霜、那不勒斯市市长路易吉?德玛吉思特里斯等中意双方的代表出席开幕式活动并致辞。

  万钢部长在致辞中表示,中意加强科技创新合作,充分发挥各自在人才、资金、技术等方面的优势,既是解决现实关切的客观需要,也是赢得未来的战略选择。经过6年的发展,中意创新合作平台从小到大,不断发展,已经成为中欧创新合作中机制建设最成熟、推动中小企业创新合作效果最好、未来发展具有强大生命力的典范。

  意大利教育大学科研部部长贾尼尼说,中意两国有着上千年的文化和科学交流历史。明朝末年意大利传教士利玛窦远走万里,把西方的科技成果带到了中国。1978年中意政府间签署科技合作协定,经过数十年共同努力,双方科技创新合作成果不断扩大,也给两国带来丰厚回报。意大利将实施具有远见的中长期战略规划,希望今后利用自己的科技优势和科研成果,与中国一道共同应对全球挑战。

  开幕式上,有八位中方科创领域人士被授予“中意科技创新合作贡献奖”,以表彰他们近年来为中意两国科技创新合作所做出的突出贡献。随后,中意双方相关机构分别签署了《共建中意技术转移中心协议》、《中意创新创业联盟合作协议》、《共建中意中医药中心合作协议》、《关于在智能制造领域的战略合作备忘录》等合作协议。

  本届中意创新合作周由中国科学技术部和意大利教育大学和科研部共同主办,北京市科委、中意技术转移中心、意大利科学城、那不勒斯大学、博洛尼亚大学、贝尔加莫大学共同承办,意大利贝尔加莫、博洛尼亚、那不勒斯三个城市同期举办,其中那不勒斯为主会场,博洛尼亚、贝尔加莫两个城市设分会场。开幕式当天举办了中意优秀初创企业项目介绍、签约仪式、中意创新创业大赛启动仪式以及中意技术转移中心那不勒斯办公室揭牌仪式等活动。

  本届合作周以“中意携手,创新共赢”为主题,聚焦中国和意大利创新合作的关键技术领域、创新创业核心资源,共吸引了来自北京、河北、上海、重庆、江苏等25个省市的310多家机构赴意参会,其中包括北京大学、复旦大学等18所大学,中国农业科学院、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等26家研究院所,华为等140多家企业以及江苏省科技厅、重庆市科技厅等60多个省市的科技主管部门。中方参会代表530多人,意方参会代表1000多人。合作周以高端论坛、分领域平行专场、项目对接、创新成果展览展示以及科技园区调研五种形式展开。

在本届合作周上,中意两国青年“创客”路演比拼成为合作周一大亮点。来自中意双方的20支主要由“80后”组成的“创客”团队,向来自两国的投资方和孵化机构展示了无人机、生物医疗、3D打印、柔性介质应用、网络安全、人工智能等领域的创新项目。

中意创新合作周自创立已举办7年,每年轮流在中意两国举办,已成为链接中国与意大利科技创新资源的重要平台。自首届“中意创新合作周”以来,中意双方2500多家企业进行了3900多项次技术对接,达成合作意向500多项,在能源环保、生物医药、电子信息等领域形成了近80项落地合作项目。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