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三援”专项项目“新疆512铀矿床老采区残留铀微生物回收技术研究”项目获得成果

20.10.2016  22:11

  9月8日上午,东华理工大学承担的 江西省科技厅科技“三援”专项目“新疆512铀矿床老采区残留铀微生物回收技术研究”取得可喜成果。
      新疆512铀矿床是我国目前最大地浸采铀基地,该课题研究成果为新疆浸采铀基地提供大量科学研究数据、完善了地浸采铀理论和技术方法示范,积累了丰富的开采经验。
      专家组经过全面考评,认为该课题开展了野外调查和试验,在新疆512铀矿床老采区地质及水文地质所得的土著菌种进行分离富集、纯化、获得?矿菌株与东华理工大学菌种库已有的菌种进行组合培养,形成了较高活性和较强适应性地?采铀混合菌,通过对物质组成及残留铀特征、浸铀菌群选育、浸泡浸铀试验及管状浸铀试验等研究,获得了新疆512铀矿床老采区残留铀微生物回收技术,同时优化了工艺参数,取得了丰硕成果:筛选出了3株高效浸出铀的微生物菌群;开发了微生物菌群回收残留铀的工艺技术,优化了铁浓度、酸度、浸出周期等工艺参数,该技术相对传统酸法而言,残留铀浸出浓度提高了14.95%,浸铀周期缩短了22.86%,降低了开采成本,提高了经济效益;发表国家级期刊论文6篇,培养硕士生4人,本科生4名,为企业培养技术人员2名。课题全面完成了任务书任务和指标,一致获得专家好评。
      该课题成果为我国砂岩型铀矿老采区残留铀回收和低品位铀资源开采提供了技术支撑,对提高铀资源回收率和矿山经济效益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