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双驱战略推动质量兴市

04.09.2015  10:58
 

      “创特色、比速度、争一流”,铜川在推进资源型城市转型发展中提出“质量兴市”的发展要求。市委、市政府在实施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和创新发展双轮驱动发展中,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创新服务方式,着力解决中小企业面临的资金紧缺、产品积压、审批难、融资难等突出问题,确保中小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平稳较快增长。

  一是激励科技创新。《关于深化科技体制改革加快铜川创新体系建设的意见》,明确了质量—品牌—效益的发展思路。成立了质量兴市领导小组,建立了名牌战略联席会议制度。加大对创建名牌企业的奖励,对获得省级名牌的企业,奖励资金由每户5万元提高到20万元。开展了市级名牌产品评选工作,全市9户企业、13个产品获得省名牌产品,15户企业15个产品获得市优质品牌产品称号。

  二是狠抓项目建设。“问题清单”、“千名干部下企业抓项目”,铜川市对重点项目重点企业和客商投资企业施行挂牌保护,出台了强力推进重点项目建设的七项措施;全市70多名市、县干部,对168个中小企业重点建设项目进行包抓包扶,一系列措施有效促进了重点项目建设进度。连续5年开展了项目建设年、项目建设落实年和投资环境提升年活动,坚持在春节收假第一天召开全市“为民服务零距离”活动大会,贴近企业、直面问题、责任到人,不断强化服务,优化发展环境。

  三是搭建融资平台。为了切实解决企业融资难,铜川市先后成立了铜川市金融合作办、铜川市投资担保公司、铜川市投资开发公司和铜川市中小企业信用协会,在管理、担保、投资和信用评价方面对企业融资提供帮助,形成了“三台一会”融资服务机制。出台了《中小企业贷款风险补偿资金管理办法》、《铜川市促进企业上市融资管理办法》、《金融支持铜川经济发展的十条措施》、《金融支持资源型城市经济转型的指导意见》、《信贷增长指导意见》、《关于优化信贷结构加快铜川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的实施意见》、《促进股权投资基金业发展办法》及《银行业金融机构支持地方经济发展考核评价试行办法》等十余条政策措施,加大金融服务企业力度。鼓励引导民间资本进入融资领域,成立了4家私营小额贷款公司,注册资本3.23亿元,发放贷款244笔,贷款余额2.33亿元。已发展5家融资担保机构,注册资本2.21亿元,为了支持担保业发展,增强担保实力,共为4家担保公司争取中省专项资金1200多万元。加强金融知识宣传,组织七家商业银行开展“金融活动周”、“金融活动月”活动。搭建银企对接平台,召开了金融支持小微企业发展座谈会、融资对接会、银企洽谈会、金融产品推荐会30多期。

  四是简化行政审批。铜川市制定了《关于深化行政审批制度改革推进简政放权工作的实施意见》,明确了13个责任单位,对投资项目审批、生产经营活动审批、行政事业性收费、资质资格许可进行重点清理。目前,市属行政审批事项416项中,已分3批取消和下放审批事项152项,精简比例达到36.5%。在规上企业和重点工业项目建设单位实行《企业收费登记簿》制度,从制度上根除企业乱收费现象。

编辑:婉儿      审核:良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