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教育扶贫亮点多 扶贫扶到点子上

21.12.2016  00:12
            近年来,铜川市教育部门采取补齐教育短板、促进均衡发展、落实扶贫济困助学等方式,打出教育扶贫“组合拳”,缩小城乡差距,提升农村学校办学品质,让贫困家庭子女都能接受公平有质量的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确保教育扶贫工作扶出变化、扶出成效、扶出亮点。             一是精准资助,不折不扣落实好教育资助政策。 全面贯彻落实学前教育、义务教育、高中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建立了从学前一年到高中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城乡义务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对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对家庭经济困难寄宿学生补助生活费,对学前一年实行免费教育及家庭经济困难幼儿予以750元/生年生活补助;对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予以小学1000元/生年、初中1250元/生年予以生活补助;对普通高中家庭经济困难学生每年生均2000元予以补助;对中职家庭经济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制度,国家助学金补助标准为每生每年2000元,免学费补助资金中省财政按照每生每年1600元给予补助。2016年截至目前,已累计下达各类学生资助资金1720.22万,受益学生达12211人。             2016年秋季开始实施十三年免费教育工作,已下达高中免学费省市资金1071万元,惠及学生16116名,全市共资助新录取大学生1034名392.93万元。其中:教育部门资助大学生564人215.70万元;为6008名(含新生、老生)大学生办理生源地助学贷款3831.38万元。             二是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改善农村办学条件。 经过摸底调研,全市农村薄弱学校主要分布在金锁片、照金片、铜罕沿线和洛河沿线四个区域。结合该市教育“十三五”发展规划,通过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校安工程”“薄改工程”机遇,不断加大对农村学校资金投入力度,重点搞好农村学校标准化建设,促进农村学校的硬件建设水平全面提升。2016年共下达薄弱学校改善资金8629万元,计划改造校舍面积46420平方米,涉及项目41个,逐步缩小校际之间、区域之间、城乡之间教育发展的差距,全面提升农村学校基本公共服务水平。             三是推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让贫困家庭子女上好学。 贫困家庭大多集中在农村,所以提升农村教育质量对于教育扶贫具有重要意义。充分发挥全市建立的37个大学区管理优势,让薄弱学校与优质学校组成联合体,结成帮扶对子,保证贫困家庭子女也能和普通家庭子女一样接受到良好的义务教育。继续实施普通高中全市统一招生,实施定向生计划,继续提高定向生计划比例,将省级标准化高中统招计划的50%分配到全市27所乡镇农村初中学校,着力提升农村学生升学机会,使更多农村学生享受优质高中教育资源。同时,继续推进全市37个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改革,补齐基础教育短板,让农村孩子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
            四是强化教师配备,全面提高农村学校师资水平 。通过实施“农村特岗教师计划”、教师校长交流轮岗和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有效提升农村学校师资水平。近几年,铜川市不断增加农村中小学特岗教师岗位,充实农村学校教师力量,今年该市招聘特岗教师137名,全部补充该市农村基层学校、幼儿园,覆盖全市4个国家贫困区县。全市符合交流轮岗的中小学教师有1988人,2014年以来,共交流轮岗教师校长505人,占符合交流轮岗条件教师的25.4%。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租赁型保障房建设是一项重大的民生工程,是稳定农村教师队伍的主要保障,对全市农村教育的均衡优质发展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今年该市启动实施第二轮农村中小学教师周转房建设项目,开工建设农村教师周转房租赁型保障房项目25所472套,计划建筑面积21920平方米,加上2012-2015年已经实施的21所(470套)农村学校教师周转房项目,全市将有46所农村中小学建成教师周转房,解决1884名农村教师的住房问题,做到永久保留的农村完全小学以上学校教师周转房全覆盖。             五是精准帮扶,扎实做好包村联户工作。 成立了市教育局包抓长峪村脱贫攻坚领导小组,市教育局35名干部与长峪村贫困户结成帮扶对子,由市教育局工委委员、副调研员担任驻村第一书记。认真抓好大事实事落实,完成了村容村貌整治、村文化墙和文化广场等建设任务,使帮扶村面貌焕然一新。市教育局今年累计为包扶村争取项目6个,涉及资金40.5万元,其中:争取项目资金20万元完成村文化广场建设;争取资金5万元对村两委会进行了整修;投资3万元进行了村容村貌整治;争取0.5万元用于村老年协会奖补工作;争取项目资金6万元完成了村文化墙建设;争取项目资金6万元完成了农村社区建设任务。 (责任编辑:薛晓强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