铜川市:精准支教助学 阻断贫困代际传递

13.09.2016  14:09
            在脱贫攻坚决战中,如何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教育脱贫无疑是治本之策。铜川市将精准扶贫瞄向学前、义务、高中等阶段,从办好每一所学校、教好每一位学生、温暖每一个家庭做起,以星星之火燎原之势,探索出一条精准教育脱贫的新路子。

“薄改”工程,家门口享受优质教育

近年来,铜川市不断加强薄弱学校改造,改善农村办学条件,充分利用国家实施“校安工程”“薄改工程”机遇,加大对农村学校资金投入,让农村学生在家门口就能享受到优质的教育服务。2016年全市计划争取薄弱学校改善资金8629万元,改造校舍面积4.64万平方米,涉及项目41个。目前,共争取薄弱学校改善资金7037万元,计划改造校舍面积3.9万平方米,涉及项目21个。由于农村教学点教育教学改革提前启动,农村义务教育短板得到弥补,全市小学学龄人口入学率保持在100%,初中毕业生升学率从2011年的89.9%提高到2014年的93.73%,初中辍学率控制在省上要求的1.8%以内,义务教育普及程度全面提升。  

精准资助,让寒门学子都能入学

“十二五”期间,铜川市累计下达各类教育经费、补助资金5.8亿元。其中,下达资助金856万元,资助家庭困难大学生2470名;下达中等职业学校国家助学金936万元,享受助学金人数1.5万人次;落实普通高中特困生助学金257万元,为3.4万人次办理国家生源地助学贷款逾2亿元。建立了从学前一年到高中阶段家庭困难学生资助体系。对城乡义务阶段学生免除学杂费,农村中小学生免费提供教科书,家庭经济困难寄宿生补助生活费,学前一年实行免费教育及家庭困难幼儿每生每年750元生活补助,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家庭困难寄宿生每生每年小学1000元、初中1250元生活补助,普通高中家庭困难学生每生每年平均2000元补助,中职困难学生实施国家助学金和免学费制度等。2016年春季学期,落实市、区县配套资金82万元,下达助学金及补助资金1059万元。目前,全市已累计下达各类学生资助金1720万元,受益学生1.22万人。今年秋季开学在全市(宜君县2013年已经实施15年免费教育)所有区县,实施13年免费教育。

技能培训,就业一人脱贫一户

“有技走遍天下,无技寸步难行。在实施13年免费教育的同时,更加注重对贫困家庭青壮年劳力的技能培训。”铜川市加大技能免费培训力度,确保他们能有一技之长,增强他们脱贫致富能力。针对不少行业缺乏技工的现状,市中等职业学校还加快实施“订单式培养”,出现了中职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即就业的喜人景象。  今年以来,印台区深入各乡镇办事处、居委会,开展精准扶贫培训,组织烹饪、种植、养殖、手工编织技术培训500多人。还在全区8个苹果主产乡镇和1个大樱桃科技示范基地,选派50名有丰富经验、整体素质好的技术骨干为科技特派员,实现了全区50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精准扶贫脱贫全覆盖。截至今年5月中旬,全市共完成短期职业技能培训2463人次,农民实用技术培训5222人次。目前,全市已建成省级示范中等职业学校1所(铜川职业中等专业学校),综合性职教实训基地1个(铜川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性实训基地2个,省级骨干示范专业12个。建成省级示范乡镇成人文化技术学校12所,年培训达到2万人次。

(责任编辑:卢延辉      审核:刁巧燕 )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