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安:县职业农民培育取得阶段性成效

30.01.2015  10:01

 

2014年,我县以培育有文化、懂技能、善经营的新型职业农民为目标,认真组织,精心部署,狠抓落实,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取得了阶段性成效:全县共启动职业农民培育217人,完成市政府下达任务的108.5%,其中报备高级职业农民认定3人,包抓指导中级职业农民6人,培育初级职业农民208人。承担理论培训任务的县农民科技教育培训中心(县农广校、农机校)共在达仁、西口、茅坪等镇开设茶叶生产、生猪养殖、肉牛(羊)养殖等专业3个,开展理论培训及实习实训5100人(次)。初级职业农民的培育认定工作将在今年6月30日前全面完成。

完善机制夯责任。县政府成立了以政府分管县长杨清平为组长,以县农业局牵头,政府办、教育局、发改局、财政局、人社局、科技局、林业局、国土局、工商局等单位负责同志为成员的县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全面负责新型职业农民培育试点工作的组织和协调。建立了政府主导统筹、农业部门牵头、相关部门配合的工作运行机制。

构建框架明方向。县农业局高度重视职业农民培育工作,成立专门的工作组,根据我县主导产业发展需求,结合县政府分管领导指示精神,通过大量的实地调查、座谈,征询相关部门意见,制订了《镇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实施方案》并报请县政府办公室以〔2014〕85号文件印发。《方案》明确了镇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工作领导小组及成员单位职责分工,制订了《镇安县新型职业农民资格认定标准(参照)》和《镇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扶持办法(试行)》。全县职业农民培育工作组织机构、目标任务、资格认定、扶持办法等工作框架已经成型。

认真摸底打基础。于2014年3月份开始在全县范围内开展职业农民培育对象调查,调查对象主要为生产经营达到既定规模,在我县境内从事农业生产经营的种植大户、养殖大户、加工大户等。调查工作完成后,建立了职业农民培育对象信息库,全县共摸底录入培训对象2744人,为后续培育工作开展打下基础。

强化师资搞培训。聘请了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副研究员张忠良、杨凌职业技术学院畜禽养殖专家沈文正、安康平利县茶叶局高级农艺师汪显安及本县茶叶企业负责人刘金平、刘道生和黄正林、黄涛等专业合作社负责人等46人承担本次职业农民培育教学实训工作。并在9月中旬、11月两次组织部分培训教师开展了座谈交流和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宣讲,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创新模式提效果。根据我县新型职业农民的教育培养目标,围绕茶叶和畜牧养殖的生产管理、技术指导、加工销售、产业发展现状和发展对策等内容设置了教学课程。日常工作采取“学点授课+基地实习”、“田间培训+生产指导”、“教师讲授+集体自习+作业巩固”等形式,按照600学时的学习时间进行课程安排,并制订了理论学习日志本和实践实训日志本,详细记录学员的学习实践情况,增强培训针对性和实用性。教学形式包括学员自学、视频放映、面授辅导、实训、专题技术讲座、实践实训等环节,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教学手段灵活,方式多样。其中:茶叶专业开设课程14门,生猪、肉牛等畜牧养殖专业开设课程14门,理论教学和实践实训都将结合农民生产时节弹性安排,使得学习与农业生产两促进、两不误。在视频放映上,除组织学员观看《农广天地》等农业节目外,还充分利用了县委组织部开辟的农村党员远程教育系统中丰富的节目资源开展了学习,丰富了学习形式,增强了学习效果。

健全制度强管理。结合《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大纲(试行)》、《陕西省新型职业农民教育培训教学管理办法》和市县实际,出台了“三堂课”制度、学员管理制度、教师行为准则、学籍管理、考试考核管理、档案管理等管理制度,为培育工作规范开展奠定了基础。

注重宣传造氛围。利用农业科技入户直通车,结合陕南移民搬迁户技能培训和产业专项技术培训,赴永乐、米粮、达仁、木王、西口等11个产业大镇,开展了广播及文字宣传,印发各类职业农民培育宣传资料5000余份,激发了群众和基层组织的参与热情。同时编印了《镇安县新型职业农民培育政策读本》500本,分送到各涉农分管领导、单位负责人和参训对象手中,宣传职业农民培育政策形势,形成了政府主导、农业主抓、部门配合、农民参与的良好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