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巴县成功探索“院落式”搬迁安置新模式

21.09.2015  09:25
  金秋时节,飘过的阵阵稻香,让居住在镇巴县黎坝镇柳营村翠竹园安置点的群众感受到了丰收的喜悦。   陕南移民搬迁实施以来,该县统筹城乡、区域和产业发展,因地制宜高起点规划、高强度推进。针对搬迁对象普遍存在的“故土难离”情结现状,该县按照“先拆后建、整体搬迁、就地安置”模式,在素有“活力山乡·大美黎坝”美誉的黎坝镇柳营村建成翠竹园安置点,成功探索出了“院落式”就地安置搬迁新模式。   “喝龙洞水,吃自产荔枝牌香米,自己再种块菜园子,纯‘一条龙’的原生态,这人上了年龄能在家乡享受到这种‘待遇’心里真是舒畅!”聊起现在的幸福生活,刚刚住进翠竹园安置点的老田幽默地说。在实施陕南移民搬迁之前,安置点农户以前的住房以土坯房为主,当时的危房、废弃房和空闲宅基地不仅影响村容村貌,更威胁着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该县去年经过广泛调研、科学研判,聘请重庆天逸设计院对翠竹园安置点进行统一规划设计,在房屋风格上将当地传统与川东民居建筑元素深度整合,并尽量保留当地的自然景观和风貌。在黎坝镇政府的积极引导下,柳营村柳家沟小组28户群众自愿拆除原来每户近300㎡的土坯房(含菜园、圈舍)后,每户节约建设用地180㎡以上,将安置点建成了当地群众望得见山水、记得住乡愁的崭新家园。目前,安置点一期工程建成39户,下一步在确保原住居民回迁的同时,将吸纳其他村符合搬迁政策群众近百户落户翠竹园。   该县秉承“产业配套,安居乐业”的陕南移民搬迁后续发展思路,用工业化理念和招商引资手段盘活现有“良田良地”,积极引导、扶持企业在黎坝镇发展观光茶园、辣椒基地、荔枝米、蔬菜配送中心等产业,实现搬迁户入园区进企业就业;发挥当地自然风貌等优势盘活“好山好水”,聚力建设美丽乡村,发展乡村旅游带动三产助推搬迁户增收。(来源:汉中日报)                 责任编辑/张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