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安大学近期举办多场专题报告会提升师生素质

26.11.2014  15:53
            近期,长安大学举办多场专题报告会,提升师生素质。             —— 全国优秀科技工作者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会。 为深入贯彻党的十八届三中、四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在校园内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11月21日下午,长安大学特邀“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在渭水校区长安文化艺术中心大礼堂为该校师生作专场报告。

长安大学特邀“杨衍忠同志先进事迹报告团”为师生作报告
              报告团成员从亲人、同事的角度出发,用质朴的语言,真实感人地再现了杨衍忠同志生前在工作、生活中的故事。杨衍忠同志一生忠于党和国家的事业,工作上兢兢业业、生活中乐于助人,常年在野外工作,以找矿为毕生追求,为江西地质找矿事业“舍小家为大家”,即使卧病在床也坚持编撰,将著作全数奉献给国家。他对科学的严谨、对地质事业的热爱在社会上引起了强烈的反响。             杨衍忠同志生前是江西省地矿局赣南地质调查大队退休干部、物化探高级工程师,曾在野外一线从事物化探找矿工作38年,多次承担国家级和部省级重大找矿项目,为江西省地质事业和矿业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退休后,他20年如一日,带病坚持整理文稿资料,精心编写了600万字的文稿和几百张图件,在生命弥留之际,他将自己呕心沥血编撰的找矿文稿无偿捐献给党和国家,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高尚情怀。2014年5月20日,杨衍忠同志因病去世,享年77岁。他把满腔的红色情怀,转化为对地质事业的热忱,用执着和奉献唱响了老一辈地质人最美的赞歌!             该校党委书记杜向民在报告会总结时指出,杨衍忠同志鞠躬尽瘁、无私奉献的精神和境界值得全校各个基层党组织的全体党员干部和全校师生员工学习。他强调,要把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学校的人才培养、科学研究、知识传授、文化传承及社会服务中,要把学习杨衍忠同志的先进事迹作为当前学校推进综合改革,提高办学水平的强大动力。同时要引导广大师生以杨衍忠同志为榜样,树立以育人为本、质量最先、内涵发展、特色强调的教育理念,积极进取推进特色鲜明的高素质文化建设,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贡献自己的智慧和力量。             —— “为圆中国梦而培养自己”专题讲座。 11月19日晚,渭水大讲堂第135讲在渭水校区会议中心学术报告厅举行,中国工程院院士李佩成作了题为“为圆中国梦而培养自己”的专题讲座。

李佩成院士为长安大学师生作讲座
              讲座围绕“中国梦”展开。李佩成院士为大家展示了习总书记对于“中国梦”的诠释,他指出:习总书记强调“中国梦的实现,必须依靠中国人民”,实现“中国梦”是当代青年人的责任,同学们要为圆中国梦而培养自己。李院士以自己及身边人的亲身经历告诉同学们,要想将自己培养成能够实现中国梦的合格人才,必须要做到:关心国家大事,明确时代要求;树立远大理想,确立正确的人生观;刻苦学习,爱惜寸荫;加强自我素质培养,作全面发展的人,按照“五爱,五能,三保持,一誓不”培养自己;锻炼强健的体魄,做到身心健康。李佩成院士引用1964年周恩来总理访苏期间对留学生提出的“立场坚定,业务精通,体格健全,作风正派”的要求寄语同学们,希望该校学生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担负起实现“中国梦”的责任。在互动环节,同学们踊跃提问,李院士一一作出了精彩回答。             李佩成院士求实严谨的治学态度,无私进取的价值追求向同学们展示了崇高的人格魅力和大师风范;其精辟的阐述和谆谆教诲对同学们在做人、做学问等方面启迪深刻。             —— “美国访学见闻漫谈”主题报告。 11月18日晚,“留学归国话成才”第五讲在长安艺术文化中心多功能厅举办。该校党委宣传部副部长兼马克思主义学院副院长郗波副教授为青马第七期校级学生骨干培训班学员作了题为《美国访学见闻漫谈》的报告。             郗波副教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理论与思想政治教育教学与研究工作,2013年8月至2014年8月作为国家留学基金委公派青年骨干研修项目访问学者,前往美国进行为期一年的访学研究,圆满完成预定研修任务。报告会上,郗波副教授介绍了自己的留学梦,鼓励大家不要放弃梦想,要为梦想而执着追求;她通过衣、食、住、行四个方面的小故事对美国简单而实用的生活方式进行介绍;通过美国有感染力的宗教文化、美国人独立意识和个性自由的性格、拼搏与合作精神、友善平和的心态以及规则和诚信意识五个方面详细介绍了美国的文化;她通过中美基础教育、高等教育的比较,分析阐述了美国的教育理念。郗波副教授和大家交流了访学的感受,她强调,要加强语言的学习;生活中做任何事情都是对人生的积累;要培养开放的心态;用世界眼光看待发展。报告会上,郗波副教授与现场学生就留学、就业等问题进行了互动交流。             “留学归国话成才”系列讲座由该校人事处、团委启动,旨在进一步拓宽青年学生的国际视野,全面提升学生的素质和能力,了解国外高等教育及人才培养等方面的现状。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