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武县着力优化资源全县教育迈上科学发展之路

15.12.2014  13:15

近年来,长武县不断优化教育资源,扎实推进素质教育,促使各类教育蓬勃发展,特色教育之花竞相开放,中考三年稳居全市前列,高考质量创造了七年持续提升,六年连创纪录的辉煌,全县教育发展走上了科学发展之路。
            ——政府发力推动办学条件大幅改善。 长武县始终坚持“人才兴长”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不动摇,新一届党政领导班子更是高屋建瓴,把办教育当作头等大事来抓,多次召开教育工作专题会议,经常深入学校调研,研究解决中小学办学条件、学校安全、教师队伍建设、职业教育、学前教育等事关教育发展的重要问题。积极实施“双高双普”创建工作,累计投资3885万元建设师生食堂、宿舍,改善校园环境、配备教育教学设施等,投资884万元建成高标准幼儿园12所,投资2.1亿元的长武中学全面投入使用,中小学校园面貌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同时,该县每年拿出上百万元表彰教育先进和优秀学生,全县形成了县上领导亲自抓、部门联动共同抓、全民聚力齐抓教育的工作格局。
            ——精细管理先行科学办学特色鲜明。 该县紧紧围绕办人民满意教育宗旨,狠抓教育质量不放松,精细管理,促进质量提升。积极实施高校课堂建设,开展了“高效课堂建设年、推进年”“争做专家型校长、创办特色学校”活动,先后组织全县各中小学校长教师代表百余人赴山东如皋、江苏海门、西安等地挂职锻炼、参观学习,多次举办“高效课堂研讨会”、校长论坛、经验交流等活动,聘请专家教授、优秀校长为中小学教师进行课改培训、课标解读、校本研修指导等专题报告40多场次,邀请省市级名师开展送教下乡活动,开展了“教育管理、教学质量”校校行活动,一系列特色鲜明、行之有效的活动使“先学后教”“以学定教”“教学相长”等切合实际的教学理念深入人心,长武中学“培优、帮差、扶弱、促特”的管理模式,昭仁中学“三段五部”枣园九年制学校“六步五环”教学模式,芋元中心小学的学生规范字书写,昭仁中心小学的书香校园建设都成为一个个璀璨的明珠。
            ——德育助推师资水平整体提高。 强教必先强师。该县始终把教师队伍建设作为教育工作的重头戏,县财政每年列支80余万元培训专款,用于校长、教师培训,四年累计培训1.1万人次。围绕“强师德、铸师魂、育英才”目标,不断创新活动载体,拓宽工作渠道、丰富教育内容,通过召开师生代表座谈会,开展“厚德正行精教,办人民满意教育”、“老师学生手牵手,五知五帮献爱心”关爱留守儿童活动、组织师德大讨论及“十佳人民满意学校”、“十佳师德标兵”、“十佳教学能手”评选等强有力的工作措施,全县教师敬业奉献精神显著增强,涌现出高建和见义勇为模范典型和洪建峰等一大批师德标兵。采取名师带动“青蓝工程”、“城乡结对”等有效措施,均衡了城乡师资力量和教育资源。建立“三位一体”学生德育网络,开展学生综合素质“十星”和道德素质“四卡”综合评价、“班主任论坛”、师生、家长互动等活动,实现学校德育工作向更高层次迈进,学校、教师、学生之间“比学赶帮超”蔚然成风。

            ——科学机制保障教育发展持续均衡。 科学实施校长、教师交流轮岗制度,今年共交流教职工209人,其中,校长、财务人员交流轮岗45人,初中到小学、小学到幼儿园转岗81人,选派82名骨干教师到边远地区任教,公开选拔了12名公办幼儿园园长,通过考试均衡了城区两所中学师资力量,有效整合了县域教师队伍资源。同时,不断完善奖惩制度,将教师师德表现和教育质量同绩效考核、职称晋升、评选先进挂钩,建立学生成长记录袋,将学生的综合表现作为评优树模的重要依据,一系列富有激励机制的政策出台,推动了广大教职工教书育人、敬业奉献的热情和信心,有力推动教育质量稳步提升。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