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建国门有位“卖肉诗人” 卖肉背诗两不误

26.05.2015  21:19
西安建国门有位“卖肉诗人” 卖肉背诗两不误 - 古汉台
来源: i2.tobei.cn

任新宇卖肉背诗两不误 记者李宗华摄

切肉的手在唐诗宋词书籍上留下浓重的油渍打印的诗稿上面溅满肉末今年52岁的任新宇是建国门综合市场猪肉经营户,也是市场中闻名的诗人。

卖肉老任曾是民办老师

昨 天上午,在建国门综合市场蔬菜区,四季红猪肉铺的案板上,放着一条条切好的猪肉,与别人家不同的是,案板上还放着唐诗宋词和新华字典,书籍上被主人任新宇 用切肉的油手摩挲得浸染上浓重的油渍,一翻动书页扑面而来的是一股肉腥味,每页书上都写下密密麻麻的注解,许多用圆珠笔写的注解都被油腻浸化了。今年52岁的任新宇头发花白,身上扎着黄围裙,一看就是个卖肉的把式,鼻梁上架着的眼镜,透着他文化人的气质。他是兴平赵村镇界庄村人,1983年高中毕业,连续 参加三年高考都没考上大学,1986年当上了赵村镇初级中学的民办老师教授初中英语。1986年在咸阳教育学院深造了三年,学习英语专业,1990年毕业 又回老家,在界庄中学给初二、初三的学生教授英语。当时他的工资只有80元,到了1999年儿子已经两岁,加上老母亲患病,每月80元的民办老师工资确实 入不敷出,他家所在的界庄村是传统的屠宰村,人们有外出卖猪肉的习惯。他只好放下教鞭“下海”,只身一人来西安以卖肉谋生。昨天,菜市场里来了个外国人, 他还能用英语打招呼。

写诗描述卖肉苦乐

老 任原来是个英语老师,开始做卖肉生意的时候并不容易,每天进一头猪都卖不完,还会剩下十几斤的血脖子肉、生猪油、大骨头无法处理,一年到头除了一家吃喝就 落不下钱。他曾写过一首诗诉说当年的辛苦:“三更起床把肉进,口打哈欠头发昏,妻劝我说歇一天,租房租店也要钱,回想自己来西安,眼泪湿透我衣衫,两眼垂 泪寻主见,下海经商浪打翻。”经过五六年在生意场上的摸爬滚打,他逐渐掌握了卖肉的技巧和方法,现在生意越来越好,他诗中写道,“年过五十站案边,讨价还 价还乐观,屈指可数好几年,生意渐好挣上钱。”随着生意的好转,他的心情也越来越好,他还用自己任新宇的谐音,取笔名“心雨”,他用诗这样描写与自己朝夕 相处、一块卖肉的妻子,“旭日东升盼朝阳,为人随和剔肉忙,亭亭玉立站机旁,岂能忘记灌香肠。

作诗劝儿勤上进

2013年在西安政法大学上大四的儿子谈了一个女朋友,他担心俩娃谈恋爱耽误学习,影响将来考公务员,便给儿子的女朋友写了首规劝诗:“适逢今年是马年,天时地利 重双全。大学学习满四年。抢抓机遇苦钻研,携手互帮多鼓励,争取考上省公安,父母仰首在祈盼,定会佳音响耳边。”儿子的女朋友看到老任的诗后,表示一定会 支持老任儿子好好学习。2014年儿子如愿考上西安公安干警,喜极而泣的老任,用十分钟写了一首诗抒发自己激动的心情和对儿子的赞许,“喜悦泪水溢眼眶, 亲朋好友喜洋洋。祭拜先祖烧高香,成绩优秀警察当,儿时在家把学上,年级班里拿奖状,生活俭朴不时尚,身材魁梧警察像。字斟句酌言辞畅,词语华丽受表彰。 老师表扬学标兵,公安考试把名扬,锐意进取不可挡。

赋诗慰勉经商户

去 年9月,老任的一位亲戚在市场里卖菜生意不好,心里有些动摇想回兴平老家,他在手机里写了首诗规劝道,“卖菜勤要细琢磨,两邻为啥比我多。进菜一定把好 关,新鲜二字是关键。和颜悦色巧用语,客户渐多全家欢。出类拔萃众人观,决心定居唐长安。”还有一位朋友卖肉夹馍,生意不好想打退堂鼓。老任写了一首诗 《再试一年》:“年年生意都难做,下海经商有漩涡。要想成功辛苦说,天时地利会定夺。贤弟莫要太忧伤,生意需要时间扛。一朝一夕莫匆忙,人生会有金凤 凰。”现在那位卖肉夹馍的朋友,在他的鼓励下,终于坚持了下来,生意变得红红火火。

一边剔肉一边背唐诗

任 新宇为了提高自己的诗歌写作水平,现在他每天早上剔肉的时候,会一边剔肉一边背诵唐诗宋词,他说一扇肉没剔完,他就能背过一首诗,接下来还要将已经背过的 诗词,再出声朗读一遍巩固记忆。现在他已经能熟背100多首唐诗宋词,他还想参加 陕西 电视台的唐诗风云会节目。有时他用手机边构思边写诗,来了买肉的顾客 也忘记招呼,他爱人任惠英埋怨道:“整天迷上写那诗有什么用,不当吃,不当喝,还影响生意。”但是老任还是乐此不疲。

他还是诚信经营户

今 年他花了八万多元买了一辆森雅越野车,回忆起自己来西安十多年辛苦打拼,他感慨万千,写下《买车》诗:“家父生前对我说,人生道路多坎坷。家境优越好生 活,养尊处优太寂寞,自从卖肉来西安,吃饱肚子不挣钱。过了几月又几年,积攒毛票梦想圆。全家一同进车城,取出我的农行卡。点击键盘输密码,异口同声买森 雅。”昨天,记者还采访了西安建国门综合市场的经理王二平,他说我们市场有300多家经营户,老任是仅有的20个诚信经营户之一,市场许多经营户都知道老 任过去是个英语老师,还会写诗,是个市场里难得的“文化卖肉户”。

卖肉写诗两不误

怀 揣着对诗歌的热爱,从一个民办老师到卖肉经营户,十多年与猪肉油腻打交道,后悔和遗憾吗?老任说:“不后悔!十几年前我从一个农村青年,怀揣对西安大城市 的向往,从卖肉做起,辛苦打拼,现在孩子大学毕业,又考上公务员,自己已经买了私家车,将来还会定居在西安,成为真正的城里人,想起这些,十多年的辛苦很 值得。”他接着说:“写诗对于一个卖肉经营户来说并非一无是处,我发现经常写诗,与顾客说话都显得凝练和简洁。中国诗歌的博大精深让我对生意上的起伏跌 宕,也能以平和心态积极面对,那么多诗歌圣贤都会遇见挫折和逆境,我一个卖肉的遇见不顺的事就不算什么了,恰恰是诗歌帮助我抒发日常的喜怒哀乐各种心情, 这就是诗歌对我一个卖肉的最大帮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