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忠实生前谈谈生命感悟:很多事情别人没法替代你

30.04.2016  11:20

  近年来,由于身体状况等原因,陈忠实似乎一直淡出着一些社会活动,极少出现在公众视野,也曾一度引发了各方的关注和猜测,甚至曾有过世流言传出。但文学圈内人均知晓他的身体情况,好友们也是通过各种方式时时向他表达着问候。其间,陈忠实先生曾接受过记者王锋的两次专访,可能这即是陈老最后的媒体亮相了,而在这些对话中,陈老也时时透露出自己对生命的诸多感悟。

   半年前感慨白居易诗作

  2015年11月,陈忠实短暂参加西安工业大学的“陈忠实当代文学研究中心成立十周年暨陈忠实文学创作研讨会”,记者王锋因读书题目独家专访了病中的陈忠实先生,这也是他最后一次接受记者专访。

  陈忠实向大家透露“消失”这几个月是他读书比较集中、思考也比较多的一个时期。当谈及他的作品《李十三推磨》时,他感慨地说:“白居易有一首诗,四句:宠辱忧欢不到情,任他朝市自营营。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尤其是后两句,一个人难免有时候要去独寻秋景,很多事情别人没法替代你,这时候你只能信马前行,信马主要表达的是从容吧,我觉得这两句,概括尽了人生况味,作者如果没有极为深刻的人生感慨,是写不出来的。

  采访时记者得知,其实,陈忠实身体不适的传言,从2015年春天就已传出,他也配合了入院治疗,经历调养,他的病情有了不断康复的趋势。“独寻秋景城东去,白鹿原头信马行”,在记者王锋采访当日收到的“宣纸插图本《白鹿原》”上,陈忠实在扉页提笔写下白居易这两句诗,彼时,他对于生命的思考与豁达已经隐隐透出。

   三年前就倍感人生匆促

  “说实话,我现在倍感人生匆促。”陈忠实在2013年接受记者采访时就曾有此感叹。陈忠实的新书《白墙无字》于2013年推出,该书收录了陈忠实2010年以来的散文、论说和访谈对话,回忆他的作品《儿时的原》的写作过程,他回忆,创作时,很动情,拿起笔时,多年在原下度过的日子都涌到眼前了,他写了原上原下的一些凡事琐事。书中也写了一些文艺界的人物,有老将也有新秀,而其中一些老友相继凋零,这尤使陈忠实倍感怆然,比如评论家王愚、作家王观胜等人的辞世,使他在写缅怀文章时,多了数层人生感慨。

  “有一些老朋友,每年至少要聚一回”,当年,陈忠实向华商报采访记者讲述,他自2002年的60岁生日之后,就不愿再过生日了,但仍会与老哥们聚会。因灞桥曾长期隶属于当时的长安县,所以,陈忠实说与长安人也有乡党之谊,而灞桥、长安的几位老文友,还都记得他的生日,每年那天,老哥们总要聚一聚,每次聚会,他都很感慨。陈忠实曾在《白鹿原》里这样告诉大家:“好好活着!活着就要记住,人生最痛苦最绝望的那一刻是最难熬的一刻,但不是生命结束的最后一刻;熬过去挣过去就会开始一个重要的转折开始一个新的辉煌历程;心软一下熬不过去就死了,死了一切就都完了。好好活着,活着就有希望。”这同样也是他留给我们的生命感悟,所以,且在此时,让我们兀自以为,陈老即使在不能表达的弥留之际,依然不会痛苦绝望,他依然会鼓励我们向上且努力前行。

  记者 王宝红

    相关新闻:

    文坛巨匠陈忠实:他写出了这块热土骨子里的精神

     陈忠实:“读者的喜爱高于任何奖项的安慰”

    陕西老汉陈忠实:沧桑的面孔写满热情、豪爽、朴实

    作家程海落泪缅怀陈忠实:他爱喝西凤酒爱听秦腔

    贾平凹谈陈忠实去世:能表达的,只有悲伤……

    编剧芦苇:我的新《白鹿原》电影剧本对得起陈忠实  

1 2 下一页 尾 页

进入论坛 字体设置 大 中 小 来源:华商网-华商报    编辑: 韩睿 西部网内容微首页 网站简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