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代表队在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上取得优异成绩

16.10.2015  16:39
            2015年10月2日,第三届“中国汉字听写大会”全国总决赛在中央电视台一套黄金时间播出。陕西省代表队5人全部晋级半决赛、3人进入全国前6名。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初中学生曹蓉获全国第二(并列),西安爱知中学学生王旻钰获全国第四、陈清格获全国第六,西安爱知中学是全国唯一有两名学生晋级前6名的学校。             国家语委、中央电视台已连续3年主办“中国汉字听写大会”(以下简称“汉字听写”活动)。作为我国规模最大、水准最高、影响最广的汉字书写教育文化赛事,第三届“汉字听写”活动共有全国1700个城市、30000所学校、上千万人学生参与。陕西各地在总结去年经验的基础上,提早准备、逐级深入开展书写教育活动。4月28日,省教育厅、省语委办组织11市区和厅属学校60名选手参加省级选拔,最终,西安爱知初级中学3人、西安市铁一中1人、宝鸡市陈仓区虢镇初中1人携手晋级全国总决赛。             陕西省选手在本届“汉字听写”活动中取得优异成绩,是陕西省近年来在各地、各学校以“中国梦·爱国情·成才志”为主题、立足校园文化建设、结合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而开展的一系列特色鲜明的语言文字活动的一个缩影。陕西省的主要做法有:             一是高度重视,加强领导。 省语委、省教育厅将广泛深入开展“汉字听写”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活动列入全年工作重点。省语委主任、副省长庄长兴,省语委副主任、省教育厅厅长李兴旺为做好此项工作多次作出批示和指示;省语委办主任、省教育厅副厅长王海波在具体工作中加强协调和指导。经过努力,“汉字听写”活动、中华经典诵读和规范汉字书写教育活动已成为富有陕西特色的活动品牌,充分展示了陕西各级各类学校广大师生的书写诵读风采,达到了潜移默化的育人效果。             二是广泛动员,精心组织。 陕西省语委各成员单位团结协作,指导各地、各学校精心开展汉字听写教育活动。全省各市、县语委、教育局和中小学对此项工作十分重视,在宣传动员、选手海选培训、实战演练、校际模拟及赛前热身等环节提早准备、丝丝入扣,最大限度地提升广大师生、家长的积极性和参与度。例如,宝鸡市教育局高度重视,积极准备,在市级决赛中以电视直播的形式宣传“汉字听写”,选手们的不遗余力、专家们的精彩解读,让人们再次领悟到汉字的博大精深和特殊魅力,激发起广大学生学写汉字、写好汉字的热情。             三是加强指导,强化训练。 省语委、省教育厅特邀全国著名语言文字专家、教育部语言文字研究所张一清教授来陕作解码汉字的专题讲座;邀请陕西师范大学党怀兴教授、陕西学前师范学院苏瑞琴老师作汉字知识专题培训,组织选手赴陕西历史博物馆等参加现场教学。建立“中国汉字听写大会陕西省代表队”QQ群,召集选手和指导教师召开会议,就组织模式和培训方式达成共识;指定西安爱知中学筹备成立“陕西省中小学规范汉字书写教育基地”,抽调水平高、能力强、负责任的老师担任领队和指导教师,在专业指导和后勤保障方面为选手提供细致周到服务;并在全国总决赛期间加强指导,帮助选手做好心理调适,精神饱满地投入决赛。             陕西省语委、省教育厅有关负责人表示,“汉字听写”活动有力促进了中小学语文教学改革。陕西省各地、各学校在课堂教学中普遍加大了对字词教学基础知识的比重,西安爱知初级中学开设“汉字中的文化”校本课程,精心编写了约50万字的培训资料,加强对基础知识、诗文经典的学习训练,成为陕西省语文基本功教育的典型经验。目前,陕西省语委、省教育厅正在认真总结参加本届“汉字听写”活动的经验,努力寻找工作中的差距和不足,并以此为契机,大力推进国家通用语言文字工作的有效开展,积极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在广大青少年中大力倡导“说好中国话,写好中国字,做好中国人,共圆中国梦”的良好风尚。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