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企业主动适应经济新常态 辟出转型升级新路子
“2014陕西成就盘点”主题采访团走进杨凌竹园村果蔬专业合作社。
面对经济从高速增长转为中高速增长的新常态,2014年,陕西企业纷纷寻求转型升级,中小企业加快发展,企业自主创新能力不断增强。
1月5日,西部网记者跟随媒体法人微博“2014陕西成就盘点”主题采访团,走进陕鼓动力和竹园村两家知名陕企,探访他们是如何通过改变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来加快转型步伐的。
陕鼓动力:有所不为 有所作为
作为我国重大装备制造行业的排头兵企业,在近10年发展中,陕鼓动力通过有所不为“减肥瘦身”,先后放弃了设备维修、铸造、运输等十余项非核心业务,减少人员共有700余人。陕鼓的车间从原来的11个减少到现在的2个。
而节省下来的资源,通过“有所作为”被配置到服务、工程、自动化、气体等十余个新兴业务中,这些环节增加的人数达到900余人,并已经成为了公司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企业持续进行资源优化配置,推进了技术、销售、经营生产、管理等业务的流程调整,为企业新领域开拓和全产业链建设提供了新的支撑。目前,陕鼓业务已延伸到了气体、水处理、园区一体化建设和运营等领域。针对现在新的市场形势,陕鼓抓住节能减排和新能源发展的市场机遇,不断给客户提供新的节能改造和系统优化等系统解决方案和服务。
通过转型,企业经营质量得到了有效提升,固定资产比重从2006年的9.5%下降到2014年的4%左右。2014年,陕鼓动力服务、运营板块订货预计占到总订货量的55%以上,2014年上半年的利润总额是德国同行企业的2.08倍,人均利润是其2倍。
竹园村:打造健康食品产业链
作为省级重大技改优秀项目和陕西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陕西竹园村食品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改变粗放型生产、经营和管理方式,坚持走一二三产融合、全产业链发展道路。
汉中 300亩生态农场、杨凌千亩设施农业基地和深加工工厂、全国三十多家餐饮门店,按照建设通过专业化生产方式,实行清洁生产、环保型生产和循环型生产。技术研发中心、食品检测中心、原材料化验室、新产品试验车间,提高自主研发能力,实现高品质美味餐饮产品及调味食品从研发到科学营养搭配。
值得一提的是,企业创立的杨凌竹园村果蔬专业合作社采取规模化种苗繁育和示范性种植生产以及订单农业形式,与专业合作社社员及周边农户进行生产经营合作,不仅实现了“从田间到餐桌”的质量控制,也带动了周围农户致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