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发现元代“医学教授”古墓 墓主曾割臂救母

09.04.2015  16:33
陕西发现元代“医学教授”古墓 墓主曾割臂救母 - 古汉台
陕西发现元代“医学教授”古墓 墓主曾割臂救母 - 古汉台
陕西发现元代“医学教授”古墓 墓主曾割臂救母 - 古汉台
来源: i2.tobei.cn

元武敬墓志志盖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人形立俑陕西考古研究院摄

驮马俑冽玮摄

你 知道吗?“医学教授”这个称呼很早就有了。近日,我省考古部门公布了一座元代“医学教授”古墓的发掘情况,墓志的出土让我们可以一窥这位700多年前“医 学教授”的生平。令人没想到的是,这位“医学教授”在给母亲治病时,竟采取了今日看来十分残忍的“刲(音kuī,义同‘割’)臂救母”。

元代古墓现76件文物

省 考古研究院副研究员段毅告诉华商报记者,该墓位于长安区韦曲街道办事处皇子坡村北。该墓平面略呈凸字形,由墓道、封门、墓室及壁龛组成,墓室平面圆形,顶 部、壁面局部有不同程度的坍塌,并有大量淤土,内含残铁钉、朽木灰、骨渣等。一具木棺置于墓室中部,已朽成粉末状,大部分的随葬品摆置于棺木东西两侧偏南 位置。该墓共出土各类质地随葬品76件(组),包括陶、瓷、玉石、银、铜几类,以陶器为大宗,器形主要有人物侍俑、车马俑、动物俑,以及棺、仓、灶等。从 出土的人物俑中,人们可以看出当时元代人的穿着打扮。

文物中最为珍贵的是一盒青石墓 志,揭开了墓主人的身世。该墓志的志、盖均为青石质地,大小相同,边长都是43厘米、厚18厘米。志、盖四周均三面粗粝,一面打磨光滑。志盖正书“皇元敕 授延安路医学教授故武君志盖”16字,墓志以楷书书写,25行、满行25字,共计665字。志盖与墓志字面相对并扣合在一起,出土于墓道填土中。墓志较简 略,但却记述了墓主人武氏家族历经金、元的家族史。

墓主身份接近医学院院长

段 毅说,该墓志的出土对这一时期的医学史、关中地区的儒士文人群体的境况研究提供了重要资料,特别是对儒医世家的记载,为这一时期儒医研究提供了珍贵资料。 墓志记载,墓主人武敬的家族世代居住在周至,“高祖以儒医鸣”,知其高祖是一位著名的“儒医”。据段毅介绍,“儒医”是自北宋以来形成的一个特殊群体,亦 即儒、医兼通的人。宋代以前“医者”地位低下,但北宋历代皇帝都重视医药,对文士阶层产生了重要影响,儒医大量出现。元朝对医学的重视更是前所未有,使从 医者的地位大大提高。武敬墓志开篇以其高祖“以儒医鸣”的记述,便是对这一时期重视儒医的体现。

据墓志和文献所载可知,武敬“元贞始元(公元1295年),授安西医学教授”,负责安西路(今陕西一带)的医疗以及教学。这一职务与今天的医学院院长有点类似,但与今天“教授”作为职称并不相同,其共同特点是医疗经验丰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