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大力推进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01.11.2022  11:04

  在省委、省政府坚强领导下,省工信厅积极鼓励、支持、引导非公有制经济发展,以实际行动支持民营企业发展并走向更加广阔的舞台,多措并举、不断加大对非公有制经济扶持力度。2021年,全省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达到15326.86亿元,较2018年增加了2088.54亿元,非公有制经济已成为陕西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撑。

  省工信厅主要负责人介绍说:省工信厅作为全省中小企业主管部门,积极实施一系列举措,大力推动陕西非公有制经济高质量发展。一是抓好政策体系建设,新修订的《陕西省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中小企业促进法〉办法》于2021年8月1日正式施行,先后推动出台了《关于推动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21-2023年)》《陕西省进一步加大对中小企业纾困帮扶力度的若干措施》。

  二是加强服务体系建设,目前,培育建设国家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5家、省级中小企业公共服务示范平台146家。积极发挥中小企业公共服务平台网络作用,引导社会服务机构开展服务。

  三是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开展全省中小企业发展环境第三方评估,引导和推动各市(区、县)“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优”。

  四是大力弘扬企业家精神,为营造支持民营企业家干事创业的浓厚氛围,激励广大民营企业和民营企业家为推动全省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作出新的贡献。省工信厅牵头开展了优秀民营企业和优秀民营企业家表彰工作,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表彰了93家优秀民营企业和18名优秀民营企业家。

  五是加大专项资金支持,2018年底设立省级中小企业发展专项资金以来,支持县域工业集中区和小微企业创业创新基地项目317个、中小企业技术改造和制造业技术创新发展项目5459个、中小企业服务体系项目452个,对符合条件的2540户新进入规上工业企业给予一次性奖励。

  六是着力加强中小企业合法权益保护,贯彻落实《保障中小企业款项支付条例》,出台《陕西省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企业账款专项行动实施方案》,1至9月,共清偿各类账款32.62亿元。

  七是不断提升中小企业创新能力和专业化水平,每年举办“创客中国”“创客陕西”中小企业创新创业大赛,近五年来,获得国家一等奖1个、二等奖3个,三等奖1个。组织开展“陕西省551企业数字化转型特派员行动”,“551”行动在全省各地市全面落地。加大资金支持,大力培育“专精特新”中小企业,目前,陕西共有“专精特新”中小企业820家,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62家。

  八是推动产业链大中小企业融通发展,加大支持产业链强链延链补链项目,对中小企业进一步倾斜支持,进一步提升产业链核心竞争力;采取“揭榜挂帅”方式,积极推动“卡脖子”补短板,关键核心技术实现产业化应用,解决制约产业发展的“难点”“堵点”,引领产业高质量发展。

  今年以来,省工信厅认真贯彻落实党中央“疫情要防住、经济要稳住、发展要安全”明确要求,紧扣国家“33条”政策措施和陕西“39条”政策措施,积极发挥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作用,持续加大对中小微企业纾困帮扶力度。全力减轻企业负担,认真落实中小微企业留抵退税等各项退税减税降费政策,确保减税红利惠及所有纳税人;延长降低失业、工伤保险费率政策一年,将三项保险缓缴范围从餐饮等5个行业扩大至22个行业;将中小企业失业保险稳岗返还比例最高提至90%,对符合条件的企业发放一次性留工培训补助和一次性扩岗补助;为1.84万户市场主体减免房租7.18亿元。加强融资支持,截至9月底,累计发放再贷款再贴现资金810.31亿元;陕西辖内银行业普惠型小微企业贷款余额较年初增加716.42亿元;为2.8万户中小微企业(含中小微企业主、个体工商户、货车司机)实施延期偿还贷款本金安排,金额579.88亿元,为7709户中小微企业实施延期支付贷款利息安排,金额16.63亿元;全省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市级实现100%覆盖,全省县域融资担保业务实现100%覆盖,平均担保费率为0.81%。

  上半年,全省实现非公有制经济增加值7879.69亿元,比上年同期提高0.3个百分点,陕西民营企业顶住了需求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实现了平稳健康发展。

  省工信厅主要负责人表示,今后一个时期,全省工信系统要认真落实省委、省政府决策部署,持续抓好促进中小企业发展政策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不断优化发展环境。加大中小企业技改力度,不断提高装备及生产、管理、服务的智能化水平。加大优质中小企业培育力度,提升中小企业核心竞争力。进一步发挥陕西23条重点产业链的“链主”企业示范引领作用,将更多“制造业”中小微企业纳入产业链带动范围。深入开展防范和化解拖欠中小微企业账款专项行动,着力维护企业合法权益。发挥省促进中小企业发展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统筹协调作用,加大惠企政策宣传力度,全面落实国家和省上一系列助企帮扶政策措施,激发中小微企业发展活力,进一步推动陕西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

  (省工业和信息化厅非公经济发展处)

  2021年6月,省委、省政府表彰了93家优秀民营企业和18名优秀民营企业家。其中,天和防务、华欧公司、正泰智能电气是这93家优秀民营企业中的杰出代表,这3家公司在创新创业、高质量发展等方面作出了突出的成绩,特予以推介。

  天和防务:持续坚持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战略

  西安天和防务技术股份有限公司(以下简称天和防务)是我国第一家上市的民营军工企业。天和防务持续坚持科技创新,深度融入国家战略,全力推进大规模产业化,着力解决军工电子、5G射频材料和芯片的“卡脖子”难题,确保我国在该领域的自主可控,坚决打赢关键核心技术攻坚战。

  在省委、省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天和防务深耕“军工装备”“通信电子”“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天融工程)”等三大业务体系,下辖16家子公司,拥有国防专利等各种自主专利1000多项,是陕西省高科技企业。

  在“军工装备”业务领域,天和防务是我国最早一批进入军品整机系统科研生产领域的民营企业,也是我国第一批实现军品整机系统装备批量出口外销的民营军工企业。

  在“通信电子”业务领域,天和防务是我国最大的5G射频环形器生产商,是国内唯一一家进入全球六大设备商的射频器件公司,在全球射频环形器市场中占有率最高。

  在“新一代综合电子信息”业务领域,“天融工程”试点建设进展顺利。2022年10月17日开工建设的天融大数据(西安)算力中心项目,规划建设三位一体的,总规模1.76万机柜的超大型IDC数据中心、算力中心和数字工厂,将推动“天融工程”在智慧城市、国防动员、健康医疗、秦岭生态环境保护、黄河流域生态保护等领域应用,为陕西军工产业数字化转型形成有力支撑。

  华欧公司:聚焦实业做精主业实现高质量发展

  西安华欧精密机械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华欧公司)作为一家高新技术企业,其主营业务有两部分,一是研究制造高速、高精、重载及小微型滚珠丝杠副,产品已应用在装备电传飞行控制作动系统的飞机上;二是研发、制造生产高速、重载、伺服电动缸,并在多领域有广泛应用。华欧公司所从事的业务是关键基础部件的研发制造,是亟待解决的工业领域的“卡脖子”问题,属于国家重点支持的“强基工程”内容。

  华欧公司曾获得陕西省优秀企业、陕西省智能制造示范企业等荣誉,获得国家级专精特新“小巨人”的认定,多次获得科技进步奖以及多次承担中央及省市级重大项目,被用户评为重点工程优秀配套企业。

  突如其来的新冠肺炎疫情对企业生产经营造成了一定的影响,但华欧公司克服困难,在很多方面取得了长足的进展。一方面是在国家部委支持下,参与了飞机用丝杠材料的国产化攻关项目,另一方面是在重载伺服电动缸领域的重大科研项目上取得了重大突破,达到了技术上国内的唯一,多项技术指标已优于国外同类产品。今年的业务重点方向是全面展开包括新能源重载汽车、采煤矿井支架、采油机以及工程机械等领域全电传动转化研究。

  未来,华欧公司将继续保持“产、学、研、用”一体化的创新思路,创业永远在路上的开拓者精神,不畏险滩、激流勇进,聚焦实业、做精主业,为全省经济高质量发展多作贡献。

   正泰智能电气:以创新激活产业竞争力

  陕西正泰智能电气有限公司(以下简称正泰智能电气)是陕西输变电产业链链主企业之一,近年来公司持续推进产业链协同发展,以智能化、高端化、绿色化为标准,建设输变电智能装备产业集群,以“正泰云”作为智慧科技和数据应用的载体,实现企业对内与对外的数字化应用与服务;聚焦以产业汇集创新资源、以创新激活产业竞争力,创建市场化运营模式的智能电气科创研究院,开展行业关键共性技术研究、成果转化孵化,承接技术委托开发、产业人才培养、新技术应用、先进质量方法和成熟工艺推广、资源共享、科创资源服务、知识产权运营、工业设计等,构建从研发到孵化、再到产业化的全体系的产业链与创新链深度融合的产业集群。

  公司每年拿出不低于销售收入3.3%的资金作为研发费用,近3年承担省级重点新产品研发22项,其中3项获得省级重点新产品认定,1项列入咸阳市级科技小巨人创新项目。目前已取得有效专利证书42项,其中发明专利4项,实用新型专利38项。2022年承担省级新品开发4项,计划申报专利13项。

  2021年正泰智能电器积极融入秦创原创新驱动平台建设,联合西安交通大学,在中国西部科技创新港联合共建“智能电气创新中心”,同时将陕西正泰智能电气定为“正泰—西交大联合创新中心孵化基地”。依托输配电产业基础,紧盯产业发展前沿,加强高校产学研合作,攻克研发技术难关,开展预研前瞻性技术研究。借助陕西人才“硅谷”,吸引高端人才,聚焦人才“培、育、用”机制,为专业研发、科技活动输送所需人才。

编辑: 石彬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