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实施史上最严大气治理

18.02.2015  11:26
 

      2月11日,全省环境保护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陕西省政府对开好这次会议高度重视,娄勤俭省长和张道宏副省长作出了重要批示。会上,环保厅厅长王成文用了八个字,概括了全省环保系统的决心和意志——抓铁有痕、踏石留印。

      努力和不努力不一样 “环保工作难做,因为涉及到的因素太多,而老百姓又最关注。”一位基层环保工作者感慨。 老百姓当然关注:当我们打开窗户,看见黑乎乎的天空;当我们走在街上,瞧着缓慢蠕动的车龙;当我们一边戴着口罩,一边忍着嗓子眼的刺痛。我们都在期待,什么时候,雾霾能少一些,让我们放心呼吸? 所以,2014年,陕西实施了有史以来最为猛烈的大气治理,成效显著。西安市2014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达到211天,比2013年增加73天,增长52.9%,重污染天气同比减少29天,下降43.3%,PM2.5、PM10年均浓度均下降两成以上,降幅居全国74个重点城市前列,一举超过天津和郑州,摆脱了“后十”排名。这些充分证明:治和不治大不一样,努力和不努力大不一样。环保人士自信地说:雾霾并不像之前想象的那么可怕。

      当然,蓝天指数的大幅增加,也凝聚着省委、省政府治理大气污染的决心和全省上下的艰辛努力。面对近年严重的雾霾天气,省委两年3次召开高规格大气治理专题会议,对全省治污降霾进行部署,还先后出台了全面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工作方案、“治污降霾·保卫蓝天”行动计划、陕西省大气污染防治条例。两年来,仅大气治理全省就投资超过50亿元。 而被称为陕西官场“大考”的年度目标责任考核,2014年也做了重要调整,弱化了GDP指标权重,大幅增加生态环保指标权重。突出考核绿化率、环境质量指数、土地利用、节能减排等指标,分值由原来的12分增加到25分,雾霾治理指标由原来的3分调整为8分。

      为了“西安蓝”环保系统蛮拼的 时间回到2014年北京APEC会议期间,就在人人都称赞“APEC蓝”的时候,西安人的手机也被蓝天“刷屏”了。大伙儿纷纷晒出自己用手机拍下的古城的一隅,或钟楼、或城墙、或街道、或小巷,尽管场景不断变化,但它们却有着共同点——湛蓝的天空,像棉花糖般的朵朵白云。 为

      了保持这样的好景,全省环境系统上下也是“蛮拼的”:比如,2014年西安市共拆除燃煤锅炉480台,完成89台燃煤锅炉烟尘治理设施提标改造和脱硫、脱硝治理任务;比如全年淘汰关闭7家落后产能企业,14家工业企业“退城入园”,提前两年完成国家“十二五”淘汰落后产能任务;又比如西安市全年淘汰4.25万辆黄标车老旧车,查处超标排放车辆253辆,并提前3年全面供应国五标准汽、柴油,仅此一项,就可实现减排氮氧化物5600吨,硫化物1200吨。这些实实在在的行动,这些打破旧有利益藩篱的举措,使我省的环境建设呈现出格外明媚的前景。

      从微电影到治污减霾小分队 这是一部名为《呼吸》的电影,讲述女主角因为随手丢弃一个矿泉水瓶导致自己的父亲发生车祸,将视角引向关注环境污染,指出“罪魁祸首”是我们身边的机动车尾气、燃煤污染、工业污染和扬尘污染,告诫大家生活环境恶化的真正“元凶”就是我们自己。作为全国首部以治污减霾为主题的微电影,出自陕西。

      四个球形的高清摄像头,可对周围16平方公里内的人为污染进行24小时不间断、无死角的监控,帮助政府部门第一时间对环境污染进行及时整治。每个摄像机上还带有红外线灯,在夜间情况下也能进行夜视拍摄,200米内的冒烟都能看得清楚。只要有人焚烧垃圾、企业冒烟、道路扬尘严重等都逃不出摄像头的监控。以前2个小时才能处理污染源,有了这些“天眼”,现在只需十分钟。使用这个新招的,是陕西。

      统一的服装、头盔与袖标等装备,统一的黑色电动摩托车,严格的军事化管理与作风,这支用于治污减霾的机动小分队,在试运行两月后正式上岗。他们的工作模式大概是这样的:在辖区某处发现冒烟点,队员们驾驶电动摩托车灵活地穿过村子、拐了几个弯儿后迅速到达现场,是一堆生活垃圾堆在燃烧。队员们找到附近生活的村民,一起将燃烧物扑灭,直到上级派来的垃圾清运车将其清运后才离开现场继续巡查。这也是陕西的“创新”。

      这样的例子还有很多,全省上下都在为呼吸上新鲜空气,做着各种努力。

      政府工作报告中的环保分量 刚刚结束的陕西两会上,省长娄勤俭在政府工作报告中,用1012个字对2015年陕西生态环境保护工作作出部署,相比2014年751字的部署多出261字,在今年政府工作报告总体字数压缩的前提下,陕西对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视充分凸显。 娄勤俭在报告中提出,2015年,陕西将以更大的耐心、定力和步伐解决环境问题。为此,报告对今年怎样护蓝?怎样治水?怎样增绿?怎样净土?都开出了十分量化的任务清单。

      强力治霾,解决人民最关心的清洁呼吸仍然是重中之重。报告提出持续减煤:大力推广煤炭清洁利用,积极调整能源结构,全面推行超净排放、热电联产、脱硝除尘技术,实施“两个一百亿”天然气利用工程,以西安周边100公里无煤化为目标有序拆改城区燃煤锅炉。加快治车:年内全部淘汰关中地区2005年以前注册运营的“黄标车”,全省淘汰黄标车和老旧车10万辆,积极推广新能源汽车。抑制扬尘:强化对工地、道路扬尘的日常监管,关中城市建成区主要车行道机扫率达到90%以上,禁止露天焚烧秸秆和垃圾。联防预警:建立省级及关中地区重污染天气应急预警体系,提早应对极端不利天气下的雾霾污染。

      两会闭幕时,省委书记赵正永在讲话中宣示:环境就是民生,蓝天也是幸福,这一年,我们要自觉把推动生态文明建设上台阶作为发展的重要准绳,牢固确立以生态建设为第一选项,继续坚持党政同责、持续用劲,发挥生态文明在经济发展中的指挥棒作用,深入实施生态工程,铁腕治理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重点污染源,坚决打好“治污降霾·保卫蓝天”攻坚战,努力提高人民群众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指数。

责任编辑:飞翔      审核:岐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