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师范大学近期举办两场重要会议提升学校影响力

25.09.2015  14:36
            近期,陕西师范大学举办了两场重要会议,进一步提升了学校影响力。             ——海峡两岸散文创作座谈会在该校举办。 大会由中国作家协会港澳台办、陕西省作家协会和陕西师范大学联合主办,台湾联合报副刊、《幼狮文艺》杂志协办。来自海峡两岸的28位散文作家及学者参加了本次座谈会,并围绕“浅阅读时代,散文传统的延续与嬗变”与“土地与聆听”两个论题进行了深入交流。             该校党委书记甘晖出席开幕式并致辞。陕西作协党组书记、常务副主席黄道峻介绍了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台湾作家来陕西交流的情况,肯定了这种交流对陕西文学创作和陕西文化交流的意义。中国作家协会创联部主任张涛和台湾《幼狮文艺》主编吴钧尧也发表了讲话。             在大会发言阶段,陕西省作家协会副主席、该校文学院朱鸿教授希望本次座谈会的各位作家、学者紧密围绕“浅阅读时代,散文传统的延续与嬗变”和“土地与聆听”两个论题展开深入交流讨论。南台科技大学应用日语系教授林水福、心理治疗师王浩威、自由时报《花编副刊》《阅读乐读》主编彭树君、台湾《联合报》副刊主任宇文正、政治大学中国文学所徐祯苓博士、台湾大学台湾文学所杨富闵博士和杨婕等台湾作家都谈了自己的创作和感想。陕西著名散文家和谷、省作家协会散文专业委员会委秘书杨莹、陕西省散文学会会长陈长吟、西安晚报文化副刊部主任高亚平、文学院程国君教授、张宗涛副教授、梁颖副教授等也作了精彩的发言。             主题发言之后,台湾作家凌俊娴、彭树君、许悔之、蔡逸君分别朗诵了各自的散文作品,该校文学院、新闻与传播学院师生也配乐朗诵了诸多名篇散文。             据了解,本次座谈会产生了广泛影响,来自陕西电视台、西安电视台、人民网,新华网、光明网、中国社会科学网、三秦网、华商网、新乡综合网、凤凰资讯、中时电子报、陕西日报、三秦都市报、西安日报、西安晚报、文化艺术报等多家媒体都进行了报道。             ——第24届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召开。 由中国生理学会主办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办,该校和第四军医大学、西安交通大学联合承办的第24届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会议暨“运动与心血管保护”学术会议在该校举行。             本次会议得到了国内“运动与心血管保护”专家和学者的大力支持。来自北京大学、北京体育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清华大学、上海体育学院等60多所院校及科研机构以及拜普公司等企业共160余代表出席了本次会议。大会开幕式由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候任主任委员熊开宇教授主持,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瑞元教授致开幕词,该校党委副书记卢胜利代表学校致欢迎辞。             会议安排了两个大会特邀报告、4个特邀主题报告、32个邀请主题报告和口头报告以及67个墙报交流。在与会专家学者的共同努力下,会议围绕“运动与心脏信号调节,运动与心血管功能及监控,运动与缺血心脏保护,运动与血管保护,运动与心脏生物学基础与应用等展开深入的探讨和广泛的交流,为我国运动生理学科学与技术的发展特别是运动与血管保护领域以及该校相关学科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9月18日晚间,召开了第24届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第一次会议,讨论了学会的发展与学术交流计划。9月19日晚召开了中国生理学会体适能专业委员会成立会议暨第一次会议,产生了第一届委员会委员。             9月20日上午会议结束,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王瑞元教授作大会总结,大会评选出10篇优秀论文和3篇优秀墙报论文,并颁发了获奖证书和奖金。             中国生理学会运动生理学专业委员会对突出贡献委员和单位颁发了证书,对北京体育大学运动人体科学学院、北京体育大学教学实验中心、该校体育学院等学校授予“突出贡献单位”称号。 (责任编辑:徐绒绒)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