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把创新要素渗透到全领域

01.02.2016  11:58

2016年1月25日《科技日报》第三版

      科技日报西安1月24日电 (记者史俊斌)24日,陕西省第十二届人大四次会议在西安陕西大会堂开幕,陕西省省长娄勤俭在作《政府工作报告》时提出,要把创新作为第一动力,不断推动体制创新、管理创新、服务创新和模式创新,在全国率先建成创新型省份,让创新要素渗透到全省各个领域。
      娄勤俭指出,“十二五”以来,陕西创新潜能有效释放,相继被国家列为创新型省份、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和自主创新示范区,五年获得国家科技奖163项,主导制定国际标准17项,2015年技术交易额721.7亿元、专利授权量3.34万件,分别是五年前的7倍和2.9倍。
      娄勤俭强调,“十三五”期间,陕西将改革科技成果使用、处置、收益管理办法,积极培育综合性专利运营企业,探索科技贷款风险补偿和知识产权质押融资模式,发挥省科技资源统筹中心平台作用,充分释放创新要素活力。以实施创新型省份、西安全面创新改革试验区、西安高新区自主创新示范区建设三大国家战略任务为契机,发挥科技创新引领作用,加快政府职能从研发管理向创新服务转变步伐,强化企业创新主体地位,支持创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和应用,推动企业、高校、科研院所协同创新,实施“中国制造2025”和“互联网+”行动计划,促进科技成果尽快转化,构建具有陕西特色、体现创新引领的现代产业体系。2020年科技进步贡献率提高到60%,大幅提升进入中国著名品牌数量。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