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唤回青山绿水 筑建美丽家园

10.12.2014  10:08
          如果说山是生命的根基,那么,水就是生命之源、发展之本。
     
          近年来,神木县委、县政府把水土保持生态建设放到与经济建设同等重要的位置来抓。结合县域实际,创造性地实施水土保持生态治理项目,先后实施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基本口粮田、黄河水保生态小流域综合治理、水利部沙棘水保、京津风沙源治理等水保生态项目,同时,利用水土流失防治费,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实施了多个水保项目,全县水土保持能力得到很大提升,水土保持工作取得显著成效。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同时,物华天宝、资源丰富的神木形成了“地下黑色资源、地上绿色能源”同步开发的良性发展态势。
     
          水土保持综合治理项目的实施,有效改善了神木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农业机械化程度得到提高,解放了农村劳动力,耕地潜力得到充分发挥,为粮食增产、农民增收,林果业、畜牧业和工副业的发展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基础,得到了各级领导和干部群众的好评。2011年、2012年,神木县连续被榆林市水务局评为水利投资先进县,该县的水保执法检查和规费征收工作多次被黄委会和省市水保部门奖励。
      开启水保生态治理新篇章
            神木县属干旱与半干旱沙漠草原和黄土丘陵沟壑区过渡地带,生态条件极其脆弱。神府煤田开发以来,水土流失日益严重。被定为西北风沙危害最为严重的县份、京津沪风沙源、黄河粗泥沙集中来源区,窟野河成为世界上含沙量最高的河流。
     
          逐年恶化的生态环境引起神木县委、县政府的高度重视,将生态环境治理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确立了“南治土、北治沙、封山禁牧搞绿化”,沿城(镇)、沿路、沿景、沿河治理水土流失的治理理念。
     
          据介绍,神木县水保生态治理的具体做法是:南部山区坚持小流域为单元,顶、坡、沟、路兼治,天地人水和谐,按照山顶平原梯田化、坡地林草化、沟岔坝系(谷坊)化、舍饲养羊科学化、农民致富专业化的思路,高起点、高标准规划,集中连片规划治理。北部风沙草滩区遵循先易后难、由近及远,沿林沿地沿路治理的原则,坚持人工搭设网格障蔽,后人工、飞播造林种草的办法,对流动沙丘予以固定。先后实施了一、二期治沙工程,使125万亩流沙得到了初步治理。同时,该县对县城及重要城镇、风景名胜区、重要河流、骨干道路两侧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遵循“四沿”原则,重点予以治理。先后实施了瑶镇水库20万亩水源涵养林、锦界至神木10万亩长城林、神木至店塔10万亩常绿林以及两河流域50万亩沙棘工程。
     
          在采访中了解到,神木县2010年、2011年实施的釆兔沟水库水源地保护河则沟、黑龙沟小流域治理项目,项目区共栽植水保林、经济林15871亩,新建基本农田1340亩,田埂搭设网格障蔽12.3万平方米,新修生产道路10.5公里,田间道路12.1公里,并配套抽水灌溉设施,修建抽水站2座,配套建设U型渠道7948米,共治理水土流失面积11.6平方公里,完成投资2196万元,其中争取省市资金995万元,县级配套1201万元。该项目已于今年5月通过省上的竣工验收。
     
          在水土保持生态建设中,神木县委、县政府采取了四种治理方式:一是采用义务劳动的方式植树造林,治理水土流失。通过政府提供苗木,宣传、动员广大干部职工、群众参与义务水保行动,先后对县城东西两山等多处人口聚集区周围进行了治理,收效良好。其中石山栽树等治理方式的成功,为今后水保治理方式和苗木选择提供了经验。二是采用工程造林的方式,即将有关部门审定的造林工程预算,通过公开招标的办法,交由有专业造林资质的企业造林,三年成活率达标后予以兑付全部资金。三是借助国家政策项目治理水土流失。在国家实施“山川秀美工程,再建一个新西部”的号召下,借助于三北防护林和黄河流域治理项目,神木县拉开了水保治理的大幕,先后实施了牛栏沟、呼台沟、贾家沟等多条黄河小流域治理项目。随着水土流失补偿费的征收,神木县委、县政府本着专款专用的原则,上马了多个水保生态项目,治理区域也由点到线,由线到面,形成了沿主干公路线、长城沿线等多条绿色长廊。四是鼓励政企联动,实现互利共赢。2010年以来,煤油气资源开采水保补偿费收取,除上交部分外,神木县全部用于水保生态治理,同时,民间资本也大量投入治理,水保生态治理的投入史无前例,治理面也呈现出汇林成森、汇草成原、汇坝成系的局面,目前,面上的水土流失基本得到控制。
     
          神木县栏杆堡镇折家寨村新窑圪崂小组是距神木县东南40余公里的一个小山村,村里共有112口人,村民主要以种植业为生,家家户户一年四季都忙碌在三五亩零碎的山地里,虽然连年丰收,粮食产量也只能糊口,不能致富。
     
          2013以来,折家寨村新窑圪崂种养殖农民专业合作社成立后,充分利用荒山、荒地和村民故有坡耕地共推平整合流转土地2000余亩。合作社经理折继平告诉记者,合作社采取股份制经营,其中以村民集体占股20%,其他村民自愿参股占80%,年终凭所占股份份额分红。折经理给我们算了笔账,今年,合作社种植土豆1200亩,红葱800亩,谷子20亩,玉米100亩,现已收获土豆300万斤,红葱220万斤,以每斤0.6元算,共可实现毛收入300余万元,纯收入约150万元,集体所占股份能分红30万元,全村112人人均分红2678元,参股村民能分120万元,红利率达60%。合作社全程实现机械化作业,不同种类的作物有相应的机械,从土地平整、耕地、插秧、除草、施肥、收获都有相应的机械,常年共使用劳力仅15人。土地整合流转为农业产业化提供了保障,机械化耕作节省了劳力,有效提高了生产率,为该县农业生产道路指明了方向。
     
          在治理过程中,神木县委、县政府严把质量关口,建设精品工程。成立了煤油气补偿费水保治理项目领导小组和杨柳沟水保示范园建设领导小组。在项目实施过程中,严格项目法人制、招投标制、合同制、监理制,严格各环节、各过程的管理,确保建一处、成一处,发挥效益一处。同时,因地制宜、因势利导,将水保生态治理转化为致富增收的新路子。通过“项目拼盘,资金捆绑,渠道不变,用途不乱,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资金,多渠道、多方式投入,逐渐形成了一届接着一届干,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水保治理理念,形成了水保生态治理产业化、经济化、社会化三统一,项目、生态、农民三结合的水保生态治理体系。
      推动煤炭规费征收创新高
            神木县煤炭资源丰富,已探明的储藏量在500亿吨以上,煤质优良,开发潜力巨大。但是,煤炭资源的开采随之引起了生态环境的破坏。
     
          根据生态环境恶化的实际,1989年,神木县成立了水土保持监督检查站,赋予其水保执法检查和规费征收监督检查的职能。机构的设立,职能的履行,强化了执法监督检查,加强了规费征收监管,有效防止了该县因煤炭开采而引发的大范围的环境污染和破坏。随着地方经济的快速发展,地方煤企的兴起,地方基建生产项目的日益增多,生态环境形势严峻,水保监督执法的工作量随之大增,每年处理的违法事件逐年增多,问题不断,水保执法面临新的挑战。国家出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土保持法》,省上出台的《陕西省水土保持条例》和《陕西省煤炭石油天然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征收使用管理办法》成为了水保执法、规费征收的法律依据。神木县坚持经济建设与水土保持两手抓,把水土保持方案作为新建项目必备的前置条件,严格落实“三同时”制度,强化煤炭企业规费和地方建设项目水土流失补偿费的征管工作,水土流失补偿费持续增长。
     
          强化宣传教育和普法工作。宣传是水保执法的重要基础,宣传工作是否扎实直接关系着水保执法和规费征收工作的顺利进行。除了常规宣传外,神木县水务局、水保监督站每年都安排多次普法宣传队进工厂、进企业、进村组、进社区,特别对新开发建设项目全程跟踪、蹲点引导。2009年以来,共检查262次,确保所有破坏生态环境的活动都在监督检查范围内。
     
          跟踪检查,严格执法。神木县要求施工单位严格按照批准的水土保持方案进行施工,要求执法人员进入施工现场跟踪检查工程是否按水保方案实施,真正落实水保工程与项目同时设计、同时施工、同时使用,对于那些不遵守“三同时”原则和无水保措施的项目即刻叫停,并严肃查处,几年来,共审批水保方案38个。
     
          严格按要求收取规费。规费是开发与治理的基础保证。神木县严格按照法律法规要求,强化煤炭企业的规费征收工作,在严格要求地方煤企交费的同时,积极调动神华神东、陕煤等中省企业交费。截至2014年5月底,该县累计征收煤油气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32.42亿元,其中神华神东缴纳23.4亿元,神木县成为我省煤油气水土保持补偿费征收第一大县,为全省水土保持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四种模式引领我省水保生态治理工作
            “抓项目,推典型,形成治理模式”是新时期水保项目治理的一种有益尝试,在多年的水保生态治理工作中,神木县根据不同地域地貌特点,采取政府主导,工程造林治理水土流失;企业筹资,综合治理采空沉陷区;因地制宜,全力打造水保示范工程;多方筹措,认真实施各类水保项目等四种模式,不断加大治理力度,有力地推动了全县水保生态治理工作的健康发展,受到省水保部门的高度评价。
     
          按照“南抓枣、北抓松、中部发展生态经济林”的发展思路,神木县先后成功实施了声势浩大的“三北”防护林建设、天然林保护、生态建设项目以及退耕还林等林业重点工程,实施了城区及环城绿化工程,骨干公路绿化工程、工业园区绿化工程、绿色长廊工程、樟子松基地建设工程、长柄扁桃生物质能源林基地建设工程、能源企业绿化工程、水源地保护水源涵养林草工程、飞播造林工程、重点村镇绿化美化工程、美丽镇村建设等重点工程,累计投入资金12.7亿元,造林110万亩。到2013年底,该县各类林业保存面积450万亩,全县森林覆盖率提高到39.3%,绿化率提高到47%,已保存常绿针叶林110万亩,防护林带1180多公里,建成绿色廊道300多公里。形成了点、片、网、带相互交织的林业生态屏障,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日渐显现。与此同时,还狠抓了森林草原防火、封山禁牧、林业草原行政执法和森林草原有害生物防治等项工作,确保了林草资源健康生长,有效巩固了植树造林种草成果。
     
          采煤沉陷区地面塌陷、水源下渗、草木枯萎、火灾频发、水土流失加剧,人居环境遭到了严重破坏。目前,神木县有324平方公里采空沉陷面积,涉及9个镇办。为了减少水土流失、改善生态环境,神木县委、县政府决定对采空沉陷区进行综合治理。本着谁采煤、谁治理的原则,让企业对矿井无法开采的边角煤进行露天开采,采用剥离回填的方式进行治理,同时,对地表进行山、水、田、林、路统一规划,实施生态恢复和复垦造田,最后交给农民经营。这种综合治理模式使开采者、治理者、受益者有机统一,有利于形成推动科学治理的良性机制。通过这一激励机制,企业积极参与,目前县上共审批了25个综合治理试点项目,已有17个项目开始实施,2个项目已通过验收,4个项目正在进行恢复治理。25个试点项目治理面积36909亩,已开挖面积7880亩,回填5099亩,复垦绿化面积8639亩,其中新增耕地3961亩,绿化4078亩,栽种樟子松、油松等16万株,种草3368亩,大大改善了矿区生态环境。在项目治理中项目实施单位还为村民累计新修河堤3572米,水渠1280米,打井10眼,整理宅基地138亩,建移民新居112间,改善了沉陷区的农业生产基本条件。涌现出了陕西煤业龙华集团排界南煤矿利用3年时间投资5996万元综合治理3480亩的典型。为了确保沉陷区得到有效治理,规定治理企业在治理前每平方米缴纳20元治理保证金,每个项目交100万元安全保证金,项目经县上验收通过后退还治理企业。
     
          针对县域地貌类型多样,差异较大,特点鲜明的实际,为了树立区域治理样板,形成模式,推动治理,神木县着力打造类型多样,各具特色的水保示范园和示范工程。目前,超前启动了全省煤油气补偿费项目九龙山水保示范工程、杨柳沟水保示范园和凤凰山水保示范工程。
     
          九龙山水保示范工程位于神木县城东部,是黄土丘陵与土石山区的结合地带,地貌类型多样,水土流失十分严重。自上世纪九十年代以来,神木县委、县政府科学决策,采用义务植树与工程造林相结合的方式,向光秃秃的石山宣战,陡坡上用石头垒鱼鳞坑、水平梯田,石山上炸石凿坑,植树取得成功,此后,每年都安排全县干部职工义务植树,同时,把水和公路都通到了山顶,保证了林木的管护和栽植。截至2013年底,林木绵延40华里,累计投资1.5亿元,共栽植常绿树种210万株,森林覆盖率达到60%以上。如今,九龙山苍松翠柏、满目葱茏,有效地预防了水土流失。该工程将与九龙山森林公园无缝衔接,规划治理面积20.09k㎡,完善水保设施,增设人文景观,把九龙山打造成县城居民休闲、观光、游憩的好去处。
     
          杨柳沟水土保持示范园位于神木县城西南6公里处,规划治理面积15.03k㎡,园区内同时具风沙草滩、土石山区、黄土丘陵沟壑和河谷川道4种地形地貌,示范园依托民俗大观园建设5个功能区,以水保科技示范为核心,以“水保生态、科技示范、综合治理、休闲旅游、可持续发展”为主线,统筹安排,协调推进,建立完善的水保工程体系,创建集水土保持综合治理、科技示范、观测实验与水土保持产业、现代农业示范和循环经济示范、观光旅游为一体的水土保持示范园。该园区的建设对神木县乃至陕北同类及类似地区具有广泛的代表性、典型性和推广性。
     
          凤凰山水土保持示范工程通过产业引领、企业投资、政府扶持的办法,启动了沙峁镇凤凰山水土保持示范工程。该工程规划治理面积14.5k㎡,已投入资金1500多万元,修通了道路、架通了高压线、配套了灌溉设施、建成了红枣矮化密植园1200亩,枸杞园和杂果园1300亩。该工程的建成,将为黄河沿岸土石山区提供治理模式,经济和社会效益显著。
     
          近年来,国家对水土流失治理加大投入力度,中省水保项目密集上马,对控制县境内面上水土流失具有重要的作用。神木县抓好水保生态沙棘项目建设,在现已栽植50万亩的基础上,再计划五年完成50万亩沙棘栽植任务。同时,积极推进巩固退耕还林成果和口粮田建设项目,在已完成2万亩口粮田建设任务的基础上,继续完成新建2.5万亩口粮田和田间配套设施及土壤改良任务。该县还全力推进煤气油资源开采水土流失补偿费使用项目,实施了采兔沟水库水源地保护河则沟、黑龙沟小流域治理项目,项目治理效果明显,效益可观。实施窟野河等列入全国水土保持重点预防保护区的自然修复工程,加快小流域治理,坡耕地综合治理工程。继续鼓励企业参与水保生态建设,通过政策扶持,资金支持等措施,实现企业、政府、生态共赢。
     
          经过多年的水保生态建设,神木县水土流失强度类型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通过陕西省两次遥感水土流失面积变化数据对比分析,水土流失面积由6700k㎡减少为6500k㎡,净减少200k㎡,其中轻度和剧烈流失面积明显减少,轻度流失面积由678.22k㎡减少为190.2k㎡,剧烈流失面积由2724.9k㎡减少为2360k㎡。