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推行“一票通” 念好“紧箍咒”

06.07.2016  13:26

 

      面条馒头、炒货粉条、蔬菜水果,大都来自田间地头、食品作坊,没有企业的标准制定和管理监督,小作坊产物是否安全成为消费者的心病,也成为食品药品管理部门监管的难题。
        从今年5月20日开始,陕西在全省试行“一票通”,破解“舌尖安全”难题。
        所谓“一票通”,就是针对全省符合备案条件的食品小作坊、小餐馆、药房、酒店、超市等,设计统一格式的销售票据,票据正面为产品名称、规格、生产日期以及购物者名称、购物时间等内容,票据反面为食品药品生产经营单位的相关许可证照。
        通过“一票通”的实行,食品小作坊的监管难题有望得到有效破解,保障群众舌尖上的安全。这是一张开给小作坊的市场通行证,也是检验食品安全的“紧箍咒”。 

        1  从子长模式到“一票通
        2015年9月,子长县闫家枣林村的卓馨豆制品加工合作社院内,一片热气腾腾的生产情景。合作社负责人陈刚一边忙着安排送货,一边不时在嘴里念着:“不管给哪个单位送货,一定要记得给人家把票票开上。
        陈刚所说的“票票”,是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自2014年11月起,在全县食品加工小作坊中推行的“一票通”。
        子长食品加工小作坊数量多、市场大,存在较大的安全隐患,一直困扰着食品监管部门。经过探索,子长县食药局严格按照生产技术规范,推动全县食品小作坊改造升级,率先在全省推广食品加工“一票通”监管制度。
        拿起“票票”,认真阅读,就发现上面明明白白记录着售卖食品的去向和收货单位地址、电话、联系人。除此之外,送货票据正面写着合作社电话、地址、联系人,票据背面还缩印着合作社的营业执照和子长县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审查登记证。陈刚说:“现在收货、送货都得凭这个票据。我们给学校或者单位食堂送货,没有这种票据对方也不敢收。
        子长县食品药品监管局局长李彬林介绍,食品药品经营户在采购食材、药品时,应要求对方提供相应的合法证照和销售票据,如果在监管中发现企业或经营者没有落实索证索票,就会面临行政处罚。在销售食品、药品时,除了正常的税务发票外,必须向购物者出具销售票据。如此可保证食品来源可循、去向可查。
        “一票通”便是从这里走出延安,延伸至全省。从2015年6月到现在,已经取得了极好的效果,属于全国首创。通过“一票通”的实行,食品小作坊的监管难题得到了有效破解,子长县被授予“全省食品安全放心县创建工作先进单位”,“一票通”也受到省上肯定,于今年5月20日在全省食品药品监管部门进行推广。
        “以往对于小作坊食品,我们采用的是各区域各市县自行备案制度,但没有法律严肃性,强制度低,容易懈怠。但‘一票通’不一样,是我们新《食品安全法》下的产物。”省食药监管局肉制品及工业加工食品监管处处长刘忠琪这样说道,“这就相当于给小食品安了个紧箍咒,走哪追哪,绝不姑息违规行为。
        2  追来源  查去向
        “只要是消费者,都可以随时从我这里看到信息。”沈行富指着在店里最醒目的地方,挂着的一排排票据说。沈行富已经在西安市雁塔区明德市场中卖手工面条十几年了,他说以往都是凭自愿,怕出事才登记台本台账。记者看到,他们采购的面粉、食盐、食油等的地址、电话、日期等都登记在册,自己加工的面皮、面筋销售情况每天也有详细记录。
        “货随票走,见票收货”,“一票通”的实施,形成一个市场“倒逼”机制,有效规范了小作坊的生产经营活动。不仅维护了群众的饮食安全,也维护了守法生产加工者的合法利益。沈行富深有感触:“以前由于生产环境不规范,生意备受挤压,现在凭着‘一票通’,加工的产品名正言顺地进入到机关企事业单位,客户对这个小票票很放心。
        但现实中,并不是所有用户都像沈师傅一样通情达理。雁塔区食品药品监管局工作人员陈春歌介绍说,有的小作坊怕增加负担,不愿意实施“一票通”;有的觉得自家的产品销售行情还不错,没有去天天登记、次次收取“一票通”。为此,他们也做了不少工作。
        在推行“一票通”之前,雁塔区食药监管部门对所有小作坊、小餐馆、小超市、单位进行了摸底,制定出监管网络图,分户到人,逐级落实片区的监管责任,每户小作坊都有相应的监管人。原本 5月 20日 才开始推行,陈春歌带领着监管局人员提前挨家挨户进行解说和培训,一周的时间都不到,已经发出去1000本“一票通”,完全覆盖了雁塔区辖区内的小作坊。
        “在推行‘一票通’的过程中,监管人员深入到各加工户,反复做工作,使小作坊主明白,只有规范管理,他们的产品才能占领更多的市场,才能长远发展。”陈春歌告诉记者。
        据了解,随着1000份“一票通”的全覆盖,雁塔区食药监管局已要求所有小作坊生产的食品,必须要有一票通才能进入各大超市、市场、各单位食堂,违者一律严处。
        3  控风险  追责任
        “这种做法抓住了食品药品监管一定要落到实处这个‘牛鼻子’,从源头抓起、从责任人抓起,是食品药品安全监管的成功尝试。”西北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博士生导师曾加说。目前,我国包括《食品安全法》及其实施细则在内的各种与食品药品安全监管有关的法律体系已经建立,有关食品药品安全生产、流通、追责等法律“大网”已经织起;但各地间或出现的食品药品安全事件说明,执法不力、监管不严是基层食品药品监管的最核心问题。
        刘忠琪介绍,实施“一票通”制度后,基层监管人员在检查时通过检查“一票通”,可以较好地解决小作坊食品索票索证的难题,用倒逼机制使小作坊业主主动改善生产环境,按照通用技术规范要求积极办理小作坊审查登记证,主动加入到食品安全监管中来。
        通过“一票通”,小小的身份证已经开始形成监管网络,有力地推进了区域的食品安全。在子长县安定镇,食品药品监管所所长秦宽告诉记者,他们根据地形把全镇划分成中山川、秀延川和麻河川三个责任区,并对所有加工企业和加工户建立档案。在日常管理中,进社区、进集市、进课堂,教群众如何辨别假冒伪劣食品。同时,在每个村子都设立了村协管员,村上凡是举办50人以上的聚餐必须由村红白理事会报告监督管理所,50人以下的聚餐由村协管员进行代管。
        在推进普通“一票通”的同时,各县区发挥所长,组织了专门的监控技术及指导规范培训,列出正面清单,以便于更好的帮助小作坊们打破行业潜规则,在正确的制作范围内,有特色地发展。
        据记者了解,目前,我省共有100多个县区,2万户小作坊亟待整理,数目之大让这张监控之网短期之内难以迅速组织起来。“我们在不断加强监控,推进‘一票通’迅速建立的同时,为了减轻工作量,聘请第三方成为我们的抽检方,配套县区市场,做到随时随地检验以加强监管力度。”刘忠琪如是说。(陈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