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绿轴”贯关中 福佑老百姓

24.01.2015  12:15
  “变了,变了,变得不敢认了。”1月10日,记者沿渭河车行步走,不仅为沿岸碧水相连的美景所吸引,更为渭河的治理成效而骄傲自豪。

  横贯关中的渭河,处处都能看到碧绿的水草在清澈的水中摇曳,鱼儿自由自在地游来游去。两岸宽度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的绿化带,与宽阔的堤顶公路交相辉映,构成了一个河、林、路一体化的生态长廊。渭河沿岸,正呈现出江南水乡般的秀美,令人陶醉,流连忘返。

  作为陕西重大民生工程,渭河综合治理工程启动实施4年来,昔日的“下水道”变成了“生态绿轴”,不仅成为人们休闲健身的好去处,还带动了沿岸经济社会的发展,就连城市重心都在向其靠拢……“今年上半年,渭河整治工程主体将基本建成,渭河南岸也将实现全线贯通。”省治渭办常务副主任党德才说,渭河正在成为一条全新而灵动的河流。

终结“逢水必淹”窘境
  作为陕西的“母亲河”,渭河之水灌溉着两岸1400多万亩良田,养育着我省64%的人口。渭河沿线大中城市密集,集中着我省65%的生产总值。但由于历史原因,渭河河道和堤坝十分破旧,防洪标准偏低,生态环境恶劣,洪水肆虐,河道脏乱,滩地杂草丛生。据统计,过去,渭河平均2.6年发生一次洪涝灾害。据1950年以来资料统计,渭河因灾死亡人口978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350亿元。治理渭河成为陕西人民期盼已久的一件大事。

  我省渭河综合整治工程全面启动实施以来,渭河全线630公里堤防主体工程已经完成,城防段达到百年一遇以上防洪标准,农防段达到30-50年一遇防洪标准,渭河全线抗洪能力大幅提升,经受住了30年来最大洪水的考验。

  值得一提的是,渭河综合整治最为薄弱环节——南山支流治理,更是取得突破性进展。曾经千疮百孔、不堪一击的南山支流,如今建成20年一遇防洪标准,基本形成较为完备的防洪工程体系,彻底缓解了“二华”水患问题。

  临渭区辛市镇观西村党支部书记李百丰,见证了渭河的巨变。他说,2011年9月,新修的渭河北大堤,迎来50年一遇大洪水。看到洪水涨起来,他心就提到了嗓子眼,整晚睡不着。然而,一切有惊无险。新修的堤坝,经受住了洪水的考验。渭河首次实现大水无灾。

生态长廊福祉百姓
  “一河清波,两岸绿色,鱼翔浅底,鸟语花香。”这是西安提出的治渭目标,也是对渭河草滩段最现实的注解:天上鸟儿飞翔,湖里鱼儿摇尾,湖面波光荡漾,路两边银杏、栾树、女贞、毛竹、白果、杨树、油松等植物,随风摇摆,美不胜收。

  美的背后,是实打实的付出。据悉,治渭中,西安市在堤顶南面栽植乔木、灌木120余个品种,建成人工湖14个,水面达2000余亩;滩地治理建成荷花池1200亩,玫瑰园600亩。加上灞河湿地、氵皂河湿地、华山湿地、幸福湿地等,西安市通过渭河治理共新增绿化面积2.39万亩,使居民人均增绿3.52平方米。

  站在渭河草滩南岸49米宽的堤顶路上,记者看见,双向4车道柏油路面已经铺就,堤南200米景观绿化也已完工。堤顶宽阔平整的车道上,一群学生模样的年轻人骑着自行车优哉游哉;生态湖旁,游人如织,赏花、观鱼、亲水、看景、游玩,每天来草滩的游人数不胜数。“这里就像个‘大氧吧’。”原草滩农场职工武天义兴奋地说。

  来到总长6.1公里的渭河岐山段芦苇生态景观长廊,放眼望去全是从杭州西溪湿地及白洋淀等地引进的金叶芦、卡开芦等芦苇新品种,以及荷花等水生植物,共计24种11.2万株。置身其中,令人心醉。 

  10里芦苇荡,只是宝鸡渭河治理中众多美丽景观中的一个。此外,他们还建成岐山渭河北岸水生态绿色景观长廊,启动实施千渭之会国家湿地公园;在陈仓区、眉县等城镇段建成绿色休闲公园130多万平方米。目前,渭河宝鸡市区段已建成橡胶坝6座,形成人工水面320万平方米,建成开放式公园160万平方米。

  而在渭河渭南市段,已建成万余亩油菜花、千亩荷塘、油葵及格桑花生态园,形成“三季有花,四季常绿”的美景。省治渭办还和省体育局合作,准备在滨河大道同步建设一批运动公园、篮球场、沙滩球场等群众休闲健身场所……

  据党德才介绍,截至目前,渭河综合整治已累计完成投资185亿元,渭河全线630公里堤防主体工程已完成,堤顶道路铺筑及堤防绿化完成406公里,建成支流入渭口交通桥27座。
一条绿轴横贯关中
  经过4年的艰苦努力,一条依托渭河、长达388公里的“生态绿轴”,横贯关中全域。“洪畅、堤固、水清、岸绿、景美”的治理目标已经实现,沿渭百姓从怕水、惧水,变为亲水、居水。随处可见的景观,带动了沿岸生态旅游,开启了绿色发展新模式。

  10年前,到过户县北部渭河沿岸的人都会留下这样的印象:荒滩沙地,道路泥泞,土壤贫瘠,农业综合生产能力非常低。如今,这里建起渭河农业示范区。春夏之时,12公里渭河大堤,绿色长廊幽幽,千栋设施大棚桃红杏黄,万亩示范园瓜果飘香。游客可尽情在此体验农事农活,摘桃李杏果,品龙窝美酒,赏奇花异草,观田园美景,看大漠风光,坐人工摆渡,尝农家饭香,住窑洞宾馆。 

  渭河治理,还带动了产业聚集效应。高新区、工业园区和生态经济区以及一大批高效农业和低碳环保产业,加快向沿河景区的布局靠拢,傍河小城镇建设如火如荼。

  渭北工业区,位于西安市渭河以北,于2012年启动建设,以打造西安现代工业聚集区、转型升级示范区、绿色生态新城、打造新的经济增长极为定位,重点发展汽车、航空、能源装备、新材料、通用专用设备制造等工业产业,目前已成为西安新的经济增长点。

  2014年,宝鸡市提出打造渭河沿线统筹城乡示范带。担当经济发展主力军的宝鸡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和蔡家坡省级开发区,以及宝钛、东岭、石油钢管等响当当的企业“大腕”,纷纷向渭河沿线集聚,使之成为全市工农业和生态建设的样板区,城镇发展的聚集区,产业和生态的融合区。此外,在渭河治理的大背景下,渭河沿线8个省级重点示范镇规划建设全面启动,眉县县城向渭河边靠拢,县城扩大了5.6平方公里……

  省水利厅厅长王锋说:“眼下,渭河不仅是一条防洪的‘水利轴’、优化环境的‘景观轴’,还是缩小城乡差距、加快城乡统筹发展的一条‘经济轴’,关天经济带上的‘战略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