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日报:西北大学在古季风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08.05.2015  12:54
            《陕西日报》2015年5月8日  (通讯员  李琛  记者  吕扬)题:西北大学在古季风研究方面取得重要进展

近日,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团队弓虎军副教授(共同第一作者)、张睿副教授(共同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岳乐平教授、张云翔教授及李建星博士后在Nature在线期刊《Scientificreports》发表了题名为《中国黄土高原新近纪红粘土的磁组构研究》的文章,这是西北大学为第一单位发表在该期刊上的第三篇研究论文。 
            《ScientificReports》是Nature出版集团于2011年新创刊的综合性网络期刊,内容包括化学、生物学、物理学、地球科学、环境科学和电子科学在内的所有自然科学领域,在SCI综合科学类期刊中排名第5。 
            西北大学地质学系新生代地质与环境研究团队通过多年来的深入研究,指出利用大样本统计分析磁组构数据的方法,可能是目前唯一行之有效的古季风风向记录的恢复手段,并首次将古风向的风场变化记录从第四纪黄土推进到新近纪红粘土中。结合他们前期的研究成果,指出了由新近纪至第四纪的干旱化风成粉尘堆积记录中主要风向发生了重大的转型和转变,这一转换关系可能孕育着不同于以往对古季风简单一致论的推断。此项研究完全由西北大学教师团队完成。“全本土”研究阵容显示了西大年轻科研团队的独立探索能力达到了新的高度。

(信息采集: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