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最大限度满足群众多元司法需求

10.03.2015  11:03
        2014年,陕西法院以司法公正为前提,秉承优良传统,推动改革创新,努力做深做细做实司法为民这篇大文章,持续推出一系列为民便民利民举措,最大限度地满足人民群众的多元司法需求,在三秦大地上奏响了司法为民的华彩乐章。

                                                                                            深化理念引领,坚持“四心”为民

        “刘遐法官努力敬业、一心为当事人着想的工作精神,让我感受到了陕西高院高度负责的工作风貌。我对法院的工作报告很满意。”这是去年十二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上,全国人大代表、合阳县黑池镇南廉村党支部书记雷温芳在讨论“两高”报告时深有感触说的一番话。这番话也折射出了陕西法院始终坚持司法为民理念开展工作的状态。陕西高院秉持继承中求创新、创新中求发展的理念,精心谋划,在全省开展“司法大调研”的基础上,深入了解群众司法需求,专题学习研讨“马锡五审判方式”的精髓,明确提出“四心”为民的总体要求,即“心中有人民、用心听民声、真心解民忧、倾心抓落实”。首先解决与群众的感情问题,以扎实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采取多种形式教育引导法院干警树牢群众观点、站稳群众立场、增进群众感情,把司法为民的理念深深扎根心中。健全完善法院干警直接联系群众机制,建立了上级法院干警定期下访与基层法院干警“同吃、同住、同办案”制度,不定期深入农村(社区)、厂矿企业等地面对面听取群众意见,了解群众的所需所盼,掌握民情、接通地气,确保法院工作拥有最广泛、最深厚、最可靠的群众基础。始终把群众呼声作为信号、群众需求作为重点、群众满意作为标准,把严格司法、保障民生和热情服务有机统一起来,扎扎实实为群众办实事、做好事、解难事,彰显社会公平正义和司法的人文关怀。同时狠抓各项便民利民惠民措施的落实,言必行、行必果,做到不见成效不罢休,不让希望变成失望,让人民群众切实感受司法服务实实在在、公平正义就在身边。

                                                                                                  聚焦公正司法,夯实为民根基

        2014年4月7日,11名省人大代表的联名感谢信放在了陕西高院党组书记、院长阎庆文的桌上。代表们在信中说:“见微知著,一孔可窥全豹。没有个案的公正,就没有司法的公正。此案迅速公正了结,是对法律的敬畏,对正义的彰显,也是对人民赋予我们代表权利和责任的尊重!”陕西法院把公正司法作为谋划推进全省法院工作的出发点,把提升审判质效作为重中之重,采取一系列有力有效举措,带动和促进了司法为民、公正司法工作主线的全面深化。一是抓管理提公正。从审判工作实际和审判规律出发,完善案件质量评估考核指标,建立健全配套考核办法,加大案件质效责任管理力度;推行案件质效逐月通报、季度分析、半年研判、末位检查制度,推动落实审判管理的主体责任;开展长期未结案件专项清理,严格审限管理,促进均衡结案,法定审限内结案率达到99%以上,有效提高了法官的质效意识。二是抓公开促公正。深入推进司法公开三大平台建设,确保审判权在阳光下运行。通过网上公布裁判文书、对典型案件庭审网络直播、减刑假释案件全部上网公示,实行执行案件进程网上可查、失信被执行人信息网上公开、执行悬赏、拍卖网上公告、执行举报投诉网上受理、民众通过公众网查询案件流程信息;省高院建立网民意见的收集、研判、处置机制,三级法院全部开通官方微博和网上院长信箱,有力地保障了人民群众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和监督权。三是抓监督保公正。出台《审判层级管理实施细则》,修订了审委会议事规则,进一步明确了审判权、审判管理权和审判监督权界限,层层落实了定案把关责任;制定量刑规范化意见、民事申请再审案件办理规程、小额速裁程序规范等,开展疑难新类型案件法律适用研讨,坚持对下级法院分片分类指导,着力提升审判工作水平;积极推进人民陪审员“倍增计划”,健全完善人民陪审员的选任、参审、考评、退出和保障机制,推广米脂县人民法院“三三制”(法官、人民陪审员、社会力量各占三分之一)审判模式,深化征询旁听庭审公民对案件裁判意见建议工作,让更多的群众有序参与司法、监督司法,不断拓展司法民主。

                                                                                                    完善为民网络,创新便民举措

        在去年陕西省第十二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上,陕西法院系统推出10项便民利民举措受到了与会的人大代表的热评。代表们纷纷表示,这是实实在在的看得见的司法为民,是心系百姓便民利民的好事。陕西法院围绕诉讼群众最期盼的“四个能不能”,主动适应新时期人民群众多元司法需求,于2013年、2014年连续两年各推出10项便民利民措施,用群众看得见、感受得到的服务赢得了社会各界的认同和支持。

        完善网络创新机制,在全省推广立案信访大厅规范化建设“莲湖经验”,改造提升服务设施,拓展服务功能,把法院最好的场所、最好的服务提供给诉讼群众,构建了司法为民的机关平台,去年以来共有2.89万件简易纠纷在立案信访大厅得到了快捷化解;以“一村(社区)一法官”工作机制为基层平台,推动审判力量下移、工作重心下移,有效解决了司法为民“最后一公里”问题,就地调解纠纷3.76万件。富县法院创造的“群众说事、法官说法”便民联动机制,被评为2014年度陕西十大法治新闻,并作为全国基层人民法院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的重大制度成果在全国法院推广。

        为了保障群众胜诉权益,陕西法院不断完善执行联动机制建设,与公安机关建立协作机制,加大查找被执行人线索、查控被执行人车辆工作力度,与25家银行签订了“点对点”网络查控协议,加大公布失信被执行人“黑名单”工作力度;开展涉党政机关执行积案专项清理,完成了全部清结的目标任务;积极开展清理消极执行、拖延执行专项治理;开展涉民生案件集中执行专项活动,执结1968件,其中720件旧存积案全部执结。在解决信访诉求方面,大力推进涉诉信访法治化改革,健全完善诉访分离等六项配套工作机制;开通三级法院远程视频接访平台,便于涉诉访的化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