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法律援助的“延川模式”雏形

14.09.2015  09:03

陕西的法律服务工作,显现出规范化运作基础上的“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可喜局面,覆盖全省的“三官一律”工作模式、“三调联动”工作机制、“网格化管理”新常态等引领着全省法律服务工作蓬勃发展,为以法律援助为主导的公共法律服务体系建设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汉中市南郑县“靠前谋划、以人为本”的法律援助工作方法、宝鸡市陈仓区“哪儿有人群、哪儿就有法律援助”的工作方法已初见成效。延安市法律援助的“延川模式”有其理念、制度、载体和效能的模式导向效应。

延安精神激励法律援助人——坚定的理念支撑

法律援助工作底子薄、基础差、人员少,没房、无车、缺设施,是作为国家级贫困县的延川县法律援助工作的历史常态。但是,这些困难在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守和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面前,都难不住延川法律援助人。正是这种强大的精神支撑下,延川法律援助者让法律援助的雨露不断润泽老区人民。

面向困难职工开展法律援助,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苦于没有畅通的衔接渠道和便利的办公用房、办公设施,现有的设施设备无法开展工作;面对众多的法律援助需求,县总工会苦于没有专业团队开展行之有效的救助。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和县总工会一拍即合。总工会出办公用房,需要几间给几间;政府提供办公设施,急需哪些提供哪些;援助中心派驻专业团队,律师、公证员、法律服务志愿者需要哪方面的协调哪方面的,法律援助中心和总工会联合设立的法律援助工作站应运而生,展开如火如荼的法律援助工作。之后,南关社区法律援助站、武警延安支队延川中队法律援助联络点陆续成立并开展常态化的工作。有延安精神做强大支撑,任何摆在延川法律援助人面前的问题都不是问题。“下一步,肯定是适应城镇化建设的需要,积极占领城镇社区法律援助阵地。”延川县法律援助中心主任魏宏举信心满满地说:“把中心的队伍壮大到现在的2倍,打造专业分工、团队协作的法律援助精干队伍。”这种满满的信心来自于几年来法律援助中心队伍建设的骄人成绩:近年来,该中心执业律师增加50﹪,实习律师成倍增长,法律工作者增加600﹪;在先后接受的70多名实习大学生中培养出了律师7名、法律工作者3名,向政法系统培养输送公务员5名。

制度根须植入民众心里——口语化的制度支撑

“首问负责”,作为一种制度的价值旨归,是延川法律援助人的职业恪守和工作遵循。如果以严密的学术化概念表述、逻辑化的内涵外延描述、严谨的情形表现罗列,抽象、繁冗、不接地气,平常老百姓难以理解。以“第一次接待的工作人员就是首问责任人”的平民化解释,言简意赅、便于理解,挂在醒目位置、落实到日常工作中,也深入民众心里——所有到过法律援助中心的人都知道,在这儿,自身的法律诉求问到谁,谁就得负责到底,直到问题得到解决。“及时审批、及时受理、及时办理”就是永平镇工作站的工作信条。“不满意,找司法,投诉请拨12348”,作为“首问负责”制度的机制性升华,促使法律援助中心的所有工作人员热情接待、耐心应答、主动面对、积极转介,使每一位来法律援助中心寻求救助的人都有家的感觉。

援助触角伸向军民身边——点面结合的范围延伸

法律援助涉及农业、农村、农民和城市社区的方方面面,覆盖困难人群、弱势群体和有救助需要帮助的一切人,做到“应援尽援”是法律援助工作始终的目标任务,也是法律援助工作的执业旨趣。延川法律援助人清楚地知道,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安全稳定、护驾经济建设,任何工作疏漏都将是第一个倒下的多米诺骨牌,法律援助的前沿阵地必须前移到城市乡村的角角落落。在县城和永平镇设立规范化法律援助窗口4处,在北新街、农业综合楼、文安驿镇、县看守所、总工会等设立工作站5个,在县妇联、残联、侨联、宗教局和团县委、武警延川中队和延水关中队以及县看守所等设立络点8处,法律援助的触角伸向军民身边。

武警延安支队延川中队官兵需要依法治军、依法治警,渴求法律知识,但是苦于没有寻求咨询的对象、没有专业人员辅导、没有表达诉求渠道。陈指导员说:“军营里大家都来自五湖四海,各地文化和习俗交融交流碰撞,难免唇齿磕碰。战士都是年轻人,正值青春期,热情、开朗、好动又冲动、好斗,容易发生纠纷。这种以案释法、以案析法的法制宣传教育,对他们很有好处,军营当中的纠纷和冲突少多了。战士们家里有什么问题,还能得到及时的面对面的咨询解答和出谋划策,很好!”“98年发生在看守所的犯罪嫌疑人脱逃事件,是我从前到后亲身经历过的,也只有我能给大家讲清楚。每年新兵下连队的第一次法制宣传报告会都是我来做,每次都要讲这件事情的来龙去脉、社会影响和法律后果,战士们听得很认真,让大家明白了一个武警战士的责任和担当,对他们的军旅生活很有教育意义。”魏宏举主任自豪地说。

法制意识深入群众脑中——实实在在的工作效能

涉及民生民计的法律法规宣传、关系生产生活的法律事务咨询、为需要的人提供法律服务,是法律法律援助工作职业本真所在,也是延川法律援助人的工作价值追求。让法律援助之花遍地生根,让法律援助维护稳定、保障安全、护驾经济建设的社会效能无限放大,发挥法律援助在公共法律服务中的龙头作用,以强大工作效能填补法制宣传的背阴地带,延川法律援助人是这样想的也是这样做的。

中心成立以来的10年间,举办普法报告会、座谈会120场次,受众近3万人次;接待来电、来访咨询8200多次,涉及12000人次;办理各类援助案件1381件。近年来,每年为受援人员挽回损失1000万元以上。全县干部群众的法制意识得到有效提高,社会秩序井然有序,人民群众满意度明显提高,违法犯罪率明显下降。

之所以说是“雏形”,源自于在如此的薄弱的硬件基础之上,在如此强大的精神支柱之下,和如此旺盛的社会需求当中,延川法律援助人还在孜孜以求、大胆创新、积极进取,努力打造法律援助的“延川模式”品牌而且必将成为陕西法律援助工作的一张名片。

来源:厅法研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