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陕西省群众文化节:科技助力 让文化热情随时@生活

28.11.2020  00:13

  按照思维定势,说到某一群众性节日,比如火把节、音乐节等,我们会下意识地用某时某地举办的某场活动去概括。但这种惯性思维显然不适用于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2020陕西省群众文化节。这不仅仅是因为活动场次多、参与人员多,活动场景多样,更是因为科技的介入,相当程度地把观众、受众、群众调换到了一个前所未有的“主动”位置:只要他们喜欢,只要点触一下线上小程序,@一下抖音、西瓜等媒体矩阵上的“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哪怕是阴雨天、睡眼惺忪地独坐在窗口,那个属于自己的文化节日也能立即绽放……

  在互联网愈发介入人民群众的日常生活、在国家及政府层面着力推动数字化的背景下,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坚持与时俱进,不但要将这一群众性的文化盛会办好,更要办活,通过线上线下相融合的方式,让文化的舞台如影随形、触手可及,并真正走到群众的生活中。

  线上与线下相融合 文化供给更为丰富

  5月31日,在“六一”国际儿童节来临之际,2020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暨全省少儿美术作品线下展在陕西省美术博物馆正式开幕。这也是本届陕西省群众文化节举办的首场大型活动,近500幅(件)出自小画家们的优秀作品在一个月时间里,在展厅接受广大观众的审视和检阅。

  但对于众多小画家及广大家长来说,他们的兴奋从4月15日就开始了。那天,展览的线上展示环节推出了第一期来稿选登,30幅(件)出自少年儿童的美术作品上线,小画家们通过手机或电脑欣赏、分享着自己与其他小选手的作品。

  线上线下融合并行,突出线上展示功能,边征稿边展示,边评选边展出,基本实现来稿优秀作品尽展,这是本次全省少儿美术作品展的一大创新。这不仅仅是疫情期间的临时举措,而是拓展服务样式、提升服务效能,强化公共文化服务与群众需求贴合度的内在要求。

  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是经陕西省委省政府批准,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的节庆活动之一,每年举办一次,已经成为深受广大群众喜爱的重大文化活动品牌。2020陕西省群众文化节以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为根本,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群众受益”的原则,在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立足于“互联网、全媒体”等新思维和新观念,实现了群众文化节文化供给、服务方式和范围的新突破。

  本届群众文化节以“群星绽放 ‘陕’耀云端”为主题,由陕西省文化和旅游厅主办,陕西省图书馆、陕西省文化馆、陕西省美术博物馆、全省各市文化和旅游局等单位承办,自5月启动以来,采用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已经相继举办了包括全省少儿美术作品展、“保护传承弘扬·相约幸福黄河”2020年黄河流域群众文化联展联演联讲活动、陕图文创新品发布会、第三届“丝路欢歌 丝路欢舞”优秀群众文艺展演、2020“金色天籁”童声公益演唱会、“唱响大秦之腔 . 喜迎全运盛会” 西安雁塔秦腔展演月以及2020陕西群众文化节商洛、岐山县等各地分会场活动等线下活动近30场。在12月底,还将举办2020陕西省群众文化节暨“大河颂”——陕西新民歌展演等活动。

  与此同时,线上活动启动更早,覆盖面更广,更具便捷性和参与性。本届群众文化节自主开发了微信小程序,并联合头条、抖音、微信公众号、西瓜等构建起新媒体矩阵,开展全角度群众文化工作。比如,通过举办优秀群众文艺作品线上展播及课程讲座等系列活动,实现了歌舞、合唱、文艺展演、摄影等群艺活动的线上绽放。据初步统计,截至目前线上各类活动的总点击量已经超过165余万次,其中线上小程序每日活跃参与者超过1万人次。

  开辟“云舞台” 让群众随时随地进入“文化节

  10月中旬,一则2020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小程序上线的消息刷爆朋友圈,也再度凸显本届群众文化节浓浓的科技味和时代感。通过新媒体矩阵,本届群众文化节更好地调动了广大文艺爱好者、各界群众的热情,让群星尽情绽放,并闪耀云端。

  科技改变世界,数字领跑未来。 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对文化建设高度重视,把文化建设提到了很重要的地位。不久前召开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指出,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建设。要提高社会文明程度,提升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健全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触指尖传情,享云端文艺。在2020陕西省群众文化节小程序里,只需用手指点击具体栏目,即可进入文艺世界,其内容覆盖企业文化、校园文化、街头文化、商业文化、老年文化、青少年文化等多元领域,拓展了公共文化服务的覆盖面,让文化服务借助数字无处不在。

  一枝独放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本届群众文化节坚持“政府主导、社会参与、各方支持、群众受益”的机制,在坚决抓好常态化疫情防控的前提下,广泛动员群众文艺团体等各方力量,采取切实可行措施,开展贴合实际、形式多样的群众文化活动,让更多群众走上“云舞台”。

  本届群众文化节参与感的提升,还体现在多个方面。比如,通过网上展播,营造并活跃广大群众文化兴趣。与此同时,群众进入小程序后,进入感兴趣的视频页面观看分享并参与互动,也可向官网邮箱投递自己眼中的“璀璨陕西”,拍摄录制自己原创小视频,分享美好瞬间。

  不论是来自城市还是乡村,也不分年龄高低,只要心怀憧憬、热爱文化艺术,对身边的音乐歌舞、表演文化以及非遗手工充满兴趣,就可以拿起手机、相机记录参与其中,一起传承文化、感受艺术魅力。这种借科技之力,最大程度地降低文化节日参与门槛的做法,是本届群众文化节的一大亮点,它将舞台便捷、亲切地送到了广大群众的身边。(王瑛)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