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省西安植物园迁扩建工程项目环评信息(二次公告)

04.05.2015  18:42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影响评价法》和国家环保总局环发[2006]28号《环境影响评价公众参与暂行办法》文件精神,陕西省西安植物园建设的“西安植物园迁扩建项目”环境影响评价报告书已委托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编制,现将该建设工程有关环境影响评价信息向公众公开,欢迎社会各界人士提出环境保护方面的宝贵意见。

公告内容如下:

(一)建设项目情况简述

西安市植物园旧址位于西安市翠华南路17号,由于旧址东围墙向西约280米处将建设自北向南的慈恩西路,西安植物园将保留慈恩西路以西182.86亩地,并在曲江新区二期规划范围内重新选址,对现有植物园进行迁扩建建设。本项目新址位于长鸣路以西,公园南路(规划路)以东,南三环以南,绕城高速以北,规划总用地面积47.86hm2,净用地面积42.14hm2。

植物园总体以杜陵陪葬墓冢为中心,环绕着10大专类植物展示园及温室,同时建设学术交流中心、科普馆、停车场、公共厕所、餐饮服务中心、科研大楼、员工宿舍等配套设施。

(二)建设项目对环境可能造成的影响及预防或者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对策和措施 

一、施工期:

1、施工期生活污水排放量较少,施工废水建临时沉淀池进行收集沉淀处理后作建筑场地、施工道路等洒水和绿化水回用,施工场地设环保厕所,少数生活废水就地泼洒对周围水环境影响较小。

2、施工扬尘、道路扬尘、施工机械废气会对空气环境造成污染,通过对施工场地周围设围栏,道路采取临时硬化措施、定时洒水等措施可保证周围居民的生活环境。装修期间废气产生属于无组织排放,装修期间应选用无毒无害、无污染的装饰材料和油漆废气,避免对环境造成污染。

3、施工期噪声源主要为挖掘机,推土机、装载机和混凝土搅拌机等设备噪声,装修噪声主要为钻机、电锤、电锯等,本项目施工只在昼间进行,夜间不施工。

4、施工期人员工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定期运往城市生活垃圾场处置;建筑垃圾在采取合理堆放,按要求分类收集、分别处置后,对环境影响小;弃土弃渣应尽量在园内综合利用,用于地基处理和低洼处回填、铺垫等,剩余弃石按当地城建与环卫部门要求运往指定建筑垃圾堆放场集中处置,对环境影响较小;油漆等危险废物应当分类收集,用专用容器盛放,交有资质的单位处置。

5、施工期生态影响主要体现在土地利用、土壤、水土流失、景观生态等方面,其中对水土流失与景观的影响相对较大,但造成的不良影响是暂时的,施工期结束后便可消失;通过采取相应的生态保护、恢复措施后,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可得到有效减缓。

二、运营期:

1、污水治理措施

本项目生活污水主要来自建筑内办公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污水。生活污水经隔油池、化粪池处理后满足GB8978-1996《污水综合排放标准》Ⅲ级标准后排入市政污水管网。景观水采用循环处理不外排。

2、废气污染防治措施 

项目产生的废气主要为地面停车场及地下车库产生的汽车尾气、餐厅产生的燃料废气、油烟废气。由于园内植被覆盖程度较好,且汽车尾气易于扩散且排放量小,因此地面停车场对环境影响不大;地下停车库采用机械送排风系统进行强制通风换气,汽车尾气污染物排放符合《大气污染综合排放标准》(GB16297-1996)规定的排放速率和排放浓度标准,室内空气质量满足《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GBZ2.1-2007)标准;项目餐厅燃用清洁能源天然气,污染物产生量较小,且燃料废气排放方式为间歇式,经烟道直接排出楼顶放散,对环境影响不大;对餐厅炉灶设油烟净化装置后对周边环境空气影响较小。

3、噪声防治措施 

本项目噪声源主要进出停车场车辆噪声、给水泵等设备噪声以及游人喧哗产生的社会噪声。

给水泵等设备噪声在采取布置在设备间内及相应的隔音、消声、基础减震等措施,且由于园内绿化较好,植被覆盖率较高,阻止了噪声向外环境扩散,因此设备噪声对环境的影响不大;车辆噪声和游人喧哗产生的噪声为间歇性排放,昼间旅游高峰期,客流量的增加可能会导致局部噪声超标,夜间由于游客和车辆数量较少,噪声影响不大。

4、固体废物排放影响分析 

本项目产生的固体废弃物为游客、公园内工作人员及游客产生的生活垃圾、污水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化肥农药包装和植物修剪残枝。

生活垃圾统一收集后运往城市生活垃圾场卫生填埋处理;景观水循环处理系统产生的污泥排入化粪池中进行厌氧消化,以进一步减少污泥量,处理后的污泥进行堆肥处理,土壤培肥,对环境的影响较小。化肥农药包装单独收集交有资质单位处置。植物修剪残枝经切枝机粉碎,再经沤肥后也用作肥料。

5、农药和化肥影响分析

农药进入土壤后,土壤对其主要有吸附作用、降解作用和渗吸作用。本项目所处的环境气候等较适合土壤中微生物生长,促进微生物对土壤中残留农药的降解。本项目将采用高效低毒、低残留的农药化肥,同时合理施肥,尽量采用生物、物理防治及施肥方法,同时园区范围地下水潜水水位埋深较深,本项目农药及化肥施用对土壤及地下水环境不会造成明显的不良影响。

6、生态环境影响

本项目园内各类植物风景林的营造,绿化美化工程的实施,使整个植物园趋向生态平衡,引种优良植物带来生物多样化;植物园内栽植大量多样的植物,对调节气候,保持水土,涵养水源,保护环境,净化空气等也将有明显的增强和提高。

7、对陪葬墓的影响分析

园区内有两处杜陵陪葬墓冢,文物保护部门将园区中心墓冢周围100m范围内划定为保护区,不宜做建筑规划利用。因此设计在百米保护线内仅铺设草皮,墓冢周围草地上摆设景观遗忘石。由于墓冢上部及保护线内不建设其他设施,且种植草为浅根类植物,项目建设对地下陪葬墓冢影响很小。文物部门同时对园区南处的小型墓葬划定了保护范围,范围内不得做建筑规划利用,因此设计建筑均位于保护范围外,项目建设对地下陪葬墓冢影响很小。

(三)环境影响报告书提出的环境影响评价结论的要点 

建设项目选址符合国家产业政策和西安市曲江二期总体规划,拟采用相应的环保治理措施,基本合理可行,其“三废”排放在落实项目可研报告和本环评报告书的基础上,可以达到国家相关排放标准要求,建成后产生的环境影响小,项目选址总体可行。 

综上所述,在施工期和营运期,建设单位在认真落实本报告书提出的环境保护措施、要求和建议,严格执行“三同时”制度的前提下,对周围的环境影响是可接受的。因此,从环境保护角度分析,本项目建设可行。 

(四)公众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的方式和期限,以及公众认为必要时向建设单位或者其委托的环境影响评价机构索取补充信息的方式。 

公众需查阅环境影响报告书简本可到

评价单位:中煤西安设计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地址:西安市雁塔路北段66号

联系电话:029-87879059  ,联系人:任工

电子邮箱:[email protected]

建设单位:陕西省西安植物园

地址:西安市翠华南路17号

联系电话:029-85251800  ,联系人:张瑞博

(五)征求公众意见的范围和主要事项 

公众参与主要是请工程附近公众从环保角度对本工程发表自己的意见和建议。目的在于收集、征询工程所在评价区内公众对项目建设的意见、要求和建议,做好环境保护工作,并将公众意见归纳后呈环保行政主管部门,供审批项目时参考。调查范围为拟建项目周边受项目直接影响的公众以及评价区内的其它企业和住户,其中大部分被调查公众生活、居住或工作在评价区内。

(六)公众提出意见的主要方式 

公众可以通过以下方式对本项目的建设提出自己的意见和见解,并请留下自己的真实姓名、年龄、职业、联系方式,以便对您关心的问题和意见做出解释和说明。具体方式如下: 

①  填写公众参与意见征询表; 

②  给评价单位发电子邮件或打电话; 

③  给建设单位打电话。 

(七)公众提出意见的起止时间 

公众可在本项目公示之日起10个工作日内,向建设单位或环评机构提出宝贵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