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科技大学蓄力人才工作助力一流创建

20.09.2016  21:15
            日前,国内食品安全科学技术领域的领军人才,广东省微生物研究所所长、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在陕西科技大学设立“食品科学与工程学科吴清平院士工作室”,这是陕西科技大学在学科专业建设上争取省级院士工作室、推进校级院士工作室工作以来迈出的重要一步。

陕西科技大学校长姚书志(右)与中国工程院院士吴清平(左)签署合作协议

            在经济新常态下,高等教育的改革发展如何积极适应经济社会的深刻调整,这是摆在各高校面前的最紧迫的问题。尤其是在推进国家“双一流”、陕西省“四个一流”建设的大环境下,省属高校在学科建设上怎样破冰追赶,带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管理服务等全领域实现弯道超车,一直是陕西科技大学党委、行政最关注的问题之一。             在2015年对每一个教学单位进行深入调研后,学校党委、行政深刻地认识到,陕西科技大学并不缺乏学科高峰,但在皮革、食品等优势学科领域存在着重大科研专项缺失、领军人才缺乏、科研实力不强等问题,形成了部分学科洼地。经过反复讨论,全校上下一致认为,人才缺乏尤其是高精尖人才匮乏是制约学校学科发展的重要瓶颈。为此,陕西科技大学积极响应省委、省政府提出建设“创新型省份”、打造西部人才高地和号召,着力实现学校在3-5年间学科建设上的突破性发展,在制定《陕西科技大学“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2016-2020)》中,确立了“创新、开放、共享,学科、人才、质量”的办学理念,积极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多措并举加快人才队伍建设。
完善制度强化保障支撑

            该校深化改革领导小组人才工作组先后制发了《高层次人才引进实施办法(试行)》《博士招聘及聘任实施办法(试行)》《专任教师学历提升实施办法(试行)》和《师资队伍培养实施办法(试行)》等文件,坚持“引进、培养、聘用”并举,以体制机制创新为抓手,在科研经费支持和工作生活条件等方面提供非常优厚的条件保障,通过吸引和选拔国内外高水平学术领军人才、特聘教授、学术骨干人才、青年拔尖人才和高水平博士,加大现有学科队伍特别是优秀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构筑创新型学术梯队,增强学校综合实力和核心竞争力,实现学科建设与科研工作的突破。
明确导向强化师资培养

            陕西科技大学在抓优秀人才引进的同时,坚持抓好现有人才培养,按照“全面选拔、重点培养、整体提高”的工作原则,积极实施教师业务素质提升计划,全面加强现有师资队伍特别是青年教师的培养培训。学校通过提供培养费、免除教学工作量、保证基本工资甚至给予一次性奖励等举措,鼓励和支持青年教师积极开展国(境)外访学、国内访学、博士后研究、企业工程实践以及攻读学位等校外培养形式,开拓教学科研视野,促进人文素养、教学科研水平和对外交流合作能力全面提升。该校机电工程学院的邓明明讲师在外校攻读博士,完成博士后研究返校后,获得一次性101000元学历提升奖励。此举及大地激发了教师开展相关培养培训的热情,尤其是青年教师积极申报相关培训业务。今年上半年,该校8名受资助教师主动申报赴美国、加拿大、芬兰、日本、香港等国(境)外访学及博士后研究工作;15名优秀骨干教师作为国内访学推荐人员,分别赴国内北京大学、同济大学、复旦大学等国内一流大学开展一年的访学;9名教师进校内外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科学研究工作;33名教师赴大型企业开展为期1个月的暑期工程实践训练。同时,该校根据学科建设发展要求,正在修订《教师专业技术职务评审工作实施办法》,对教师尤其是青年教师职称评审提出更加严格的科研评价要求和国(境)外访学指标,变压力为动力,促进教师在优化学缘结构和增强科研能力方面,更加注重自身的长远发展。
加大奖励强化激励机制

            为产出高水平、有影响力的标志性科研成果,促进科研工作在“十三五”时期上新台阶上新水平,更好助力学校创建一流、集聚人才,该校以标志性科研成果作为人才评价的重要指标,制定了《标志性科研成果与项目奖励办法(试行)》,聚焦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和提高学校核心竞争力指标,大幅提高对产生重大影响的学术论文、科研成果、人才称号等的奖励力度,重质量、重实效,奖水平、奖贡献,形成以优质科研成果培育学科发展方向的鲜明工作导向,最大限度调动科研人员干事创业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最大限度激发和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广泛宣传延揽优秀人才

为了吸引国内外优秀人才,该校从今年年初通过科学网、高校人才网、中国研究生人才网、陕西省教育厅等门户网站和报刊、微博、微信等传播渠道,全方位地开展人才招聘宣传工作。相关职能部门也深入有关科研院所、高校表达诚意,招聘延揽优秀人才,产生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带来了良好的人才聚集效应。今年5月,学校与首位引进的中科院第二批“百人计划”(A类)优秀人才、澳大利亚首都特区卫生部终身职位分析科学家周友平教授签订全职聘任合同。在引进周友平教授的同时,还与其导师、美国科学院/英国皇家科学院/澳大利亚科学院三院院士Graham D. Farquhar教授,澳大利亚国立大学生物学研究院副教授Charles H. Hocart,法籍华人、法国南特大学副教授Zhang Ben-Li等该学科领域全球知名专家、学者达成了柔性引进的初步意向,开创了该校面向国内外组建优秀科研合作研究团队前所未有的创新性工作举措。截至目前,该校共遴选柔性引进学科领军人才1人,特聘教授9人(其中柔性引进3人),学术骨干14人,青年拔尖人才16人,高水平博士20人,博士178人,从人才发展规划和人岗匹配度上,全面优化了教师队伍的学术水平、学历结构、博士比例、多源学术背景等核心要素,为推进学校内涵发展、全面提升教育质量夯实人才保障。
            该校校长姚书志在介绍人才工作时说,“人才工作,困扰了陕西科技大学很多年”,“瞄准省委‘四个一流’要求,陕西科技大学今年拿出8000万专项资金引进人才,就是要在体制机制上打破人才制约学科发展这个瓶颈,争取在3-5年内,实现学校学科建设带动学校工作全领域的提升。”

(责任编辑:卢延辉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