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人员还原秦雍城建城史 沿河而建抵挡侵略

22.03.2015  21:22

    西部网讯(陕西广播电视台《新闻联播》)经过三年多的考古调查及结合以往的发掘成果,我省考古工作者近日还原了秦雍城300年的建城历史,这对研究秦国都城的发展和东周时期列国都城的建造提供了宝贵的资料。

    根据这次的研究成果,公元前677年秦德公建都雍城后,秦雍城的发展主要经历了三个阶段。早期雍城临河而建,城市的重心在今天的宝鸡凤翔县瓦窑头一带,面积仅有一平方公里。

    省考古研究院秦雍城考古队 队长 田亚歧:雍城处于几条大河的包围之中,有一些小河流穿城而过,在当时没有城墙这种建筑风格的情况下,这些河流就是它的城防体系。

    随着秦国实力的增强,雍城逐渐摆脱了依河而建的格局,城市的重心从瓦窑头迁到马家庄一带,城区的规模扩大到3平方公里,出现了宗庙、朝堂等重要建筑。

    省考古研究院秦雍城考古队 队长 田亚歧:它的特点是出现了利用自然河流和人工壕沟围起来的双重环围沟,内沟是贵族和宫室所在地,内城以外外城以内就是平民的聚落区。

    田亚歧介绍说,秦建都雍城200年后,随着城市的再度扩大,首次出现了夯筑的城墙。经考古发掘与勘探,这时的雍城已发展成为一座功能齐备,规模达11平方公里的大都市,这也给秦国以后都城的建造提供了重要的借鉴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