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考古博物馆明年建成开放 藏品10万余件藏书20万册

22.12.2020  14:00

  12月21日,记者从省文物局获悉:近日,陕西考古博物馆项目顺利完成博物馆、科技考古中心、信息中心、后勤动力中心、游客中心、公众考古中心、科研楼7座单体建筑主体封顶,提前2个月完成施工计划,明年将全部建成开放。

  陕西考古博物馆是依托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近60年来的考古发掘工作和20余万件文物藏品而建设的大型专题博物馆,项目位于西安市长安区,项目总用地面积约为250亩,总建筑面积约3.6万平方米。

  陕西考古博物馆包括陕西考古史陈列和重要考古新发现陈列、科技保护中心、信息资料中心及考古学术(公众考古)中心、藏品库区、文物保护实验室等,展示文物保护、科技考古、动物考古、考古信息提取等技术手段在陕西考古领域的应用。除基本展陈空间外,博物馆还将向公众有限开放部分工作区域,诸如标本库房、信息中心、文物保护及科技考古实验室等,让公众走进真实的考古工作环境,了解考古学科的基础常识。

  建成后,陕西考古博物馆将收纳藏品10万余件,藏书20万册,其中包括古籍5万册,预计年接待游客1000万人次以上,将是集考古科研、文物保护、教育展示、文化产业为一体的全国第一座以考古为主题的博物馆,对提高陕西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和管理水平,提升陕西文物大省新形象,促进陕西文化产业发展,增强中华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 (记者 师念)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