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西安外向型经济发展态势良好

14.01.2015  10:59

导读: 龙头引领,集群发展。随着三星效应的持续放大,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落户陕西西安,西安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高新区中韩双语的餐馆越来越多     龙头引领,集群发展。随着三星效应的持续放大,越来越多的国际知名企业落户陕西西安,西安的外向型经济发展呈现出良好态势。
 
  74家三星配套企业落户高新区
  
  圆益(西安)半导体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成敏赫是一名韩国人,自2013年2月该公司在西安高新区成立以来,成敏赫就来到西安工作,迄今已有近两年时间。
  
  作为三星的配套企业,圆益公司目前运行顺利。伴随着公司的成长,成敏赫也越来越适应和喜欢上西安这座城市。“刚来的时候吃不惯中国菜,总是去韩国餐厅。慢慢地我爱吃中国菜了,最喜欢吃西安的水盆羊肉。”成敏赫用流利的中文笑着对记者说,他在西安有很多朋友,西安人热情友好,让他有了“家”的感觉。
  
  像成敏赫这样的韩国人,如今在西安高新区越来越多。随着三星项目整体建设的快速推进,一批与三星项目密切相关的配套企业纷纷落户高新区。截至2014年底,已吸引到配套企业74家,总投资约4.38亿美元。
  
  与此同时,越来越多的半导体企业纷纷聚集高新区,与之前已落户多年并发展良好的美国美光、应用材料、韩国信泰等众多世界著名半导体企业,形成了一条不断延伸的半导体产业链,一个规模过千亿元的半导体产业集群已经在高新区延伸开来。
  
  助推西安外向型经济实现新跨越
  
  三星来了,带来的不只是产业效应,更让西安这个内地城市的经济外向度有了大幅度的提升。据统计,2014年前11个月,西安进出口总值达到1372.9亿元,同比增长34.2%,在15个副省级城市中增幅第一。
  
  由于三星、美光的强劲拉动,2014年高新区外贸进出口总额达到180亿美元,首次突破千亿元大关,同比增长35.6%;总量占到全市的75%、全省的69%,提前三个月完成全年任务,已经成为我省开放型经济的强劲引擎。
  
  综合保税区是目前我国开放层次最高、优惠政策最多、功能最齐全、手续最简化的海关特殊监管区域。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从海关总署启动审批程序到批准设立,只用了88天时间,该综保区申报工作创造了全新的速度。而从建设到通过验收,该综保区仅用了1年时间,创下了全新的“陕西速度”“西安效率”。西安高新综合保税区的设立,将加速助推西安外向型经济的发展。
  
  有关专家认为,西部地区经过1999年以来的大开发,交通设施、能源供应、生态环境、政府服务等基础条件已能满足大规模吸引外资的需要。随着跨国公司将研发设计等高端产业向中国转移,西部地区的科技潜力、人才资源开始形成现实的竞争优势。在西安竣工投产的三星电子存储芯片项目,带动新一轮“外资西进”热潮,加速了西部地区融入世界经济舞台的新趋势。
  
  古城“韩流”涌动
  
  韩语培训学校、韩国发廊、韩国小吃城……伴随着三星项目的落地,“韩流”悄然席卷了西安的大街小巷。
  
  从三星项目附近到高新区的绿地、逸翠园等韩国人聚居的社区,随处可见挂着中韩两种文字的餐馆、商店。在三星配套企业中,韩国企业占大多数,其中员工超过100人的企业有30多家。
  
  2013年6月底,韩国总统朴槿惠访华,专程访问西安,随访的经济使节团多达71人。此后,更多韩国人了解了西安,想来投资的人也多了起来。
  
  46岁的张师傅家住长安区兴隆镇东甘河村,以前这个时候,他都是在工地上干体力活,而如今的他,却当起了老板,开了一间韩国食品小超市。“离三星工厂近,生意还不错。”张师傅准备将营业面积再扩大一倍,“咱这也算是为促进中韩两国友谊作了点贡献吧。”
  
  和张师傅同样当老板的还有朝鲜族姑娘“90后”林一丹。林一丹是大连人,三星项目落户后,她和家人便马不停蹄地赶到西安考察市场。如今,她在高新区经营一家韩国便利店,从日用品到化妆品,从旅游咨询到收发快递,便利店为韩国人提供各类服务,方便着他们的生活。“语言相通是基础,希望能给他们带来归属感。”林一丹说。
  
  顺应我市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及高新区创建世界一流科技园区的发展需要,积极服务于三星等重大项目,目前,高新区正在抓紧建设“西安国际社区”。该社区位于高新区南拓展区的沣河梁家滩,计划用3-5年时间,全面完成以三星配套功能为主的沣河东岸区域基础设施建设和环境提升,配套项目全面落地并开工建设,梁家滩国际学校等一批重点项目全面建成,为在西安工作的外籍高端技术、管理人才营造与世界同步的国际化生活、休闲环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