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谈陕西高考语文:考察阅读及语言运用

08.06.2016  12:06

  今天(6月7日)是2016年高考统考的第一天。语文科目考试结束后,陕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张新科和部分中学特级、高级语文教师对我省语文科目试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专家和老师们认为,本套试题总体比较平稳,稳中有变,具有较好的连续性,符合语文课程标准的基本要求,也均在考试说明的范围内。

  试题侧重考查考生的语用能力与语文素养,新题主要在“语言文字运用”题型部分,侧重考查学生成语以及关联词的实际运用。语言运用是学生语文的基本能力,也是教学的重点,对该内容的考查体现了语文作为综合实践性课程的特性。

  试题整体侧重对学生阅读能力及语言运用能力的考查,内容涉及面广,涉及到了具体的语境,如第17题关于“中国梦演讲比赛”方案稿的写作,考查学生语言信息组织的能力,考查了学生的语文综合能力。

  作文考题突出了理性思维的考查,题目出乎了许多人的意料。教育近年来是社会讨论的热点,本次作文题目不避热点,题目以“提高语文素养的三条途径:课堂有效教学,课外大量阅读,社会生活实践”为材料,要求学生写出自己的观点。作文命题不在审题上给学生设置障碍。本次作文题目涉及内容,中学生非常熟悉,思考空间较大,可写作自由度高,与学生的生活与学习紧密联系,有利于学生根据自己的积累与经验写作,所以学生写起来有话可说,有利于能说出考生自己真实的想法和理由。当然,审题上没有障碍,写好这篇作文就要靠思维连贯,思路清晰,说理严密等基本素养。

  总体看,试题的总体容量有所增加,命题思路清晰,对于当前的语文教学具有较强的导向意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