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龙岗寺遗址发现距今100万年前人类活动遗迹

12.11.2015  09:51

  中新网陕西新闻11月11日电 (记者 冽玮 张一辰)记者11日从陕西文物部门获悉,考古人员研究确认,位于陕西南郑县的龙岗寺遗址早在100万前就有人类活动。此发现对研究中国旧石器文化发展、南北旧石器文化交流及东西方旧石器文化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陕西南郑县龙岗寺遗址属中国秦岭以南地区早期旧石器遗址群之一。考古人员对南郑县龙岗寺一带进行发掘,出土了旧石器时代到商周时期的大量文物,其中属于旧石器的砍砸器、刮削器和尖状器等制品达3万多件。经过对地层堆积进行同位元素及植物花粉分析,首次确定最少从距今100万年旧石器的早更新世晚期到晚更新世早期龙岗寺一带就有人类活动。

  中科院古脊椎动物与人类研究所研究员王社江认为,龙岗寺所处的位置位于中国南北旧石器的过渡地带,出土的石器兼具南北方旧石器文化的特点,对研究人类起源及人类石器工业发展极具意义。

  以汉中盆地梁山东麓地区龙岗寺为代表的旧石器遗存主体分布于汉江干流和支流濂水河左岸不同高程的阶地上,梁山旧石器遗存的发现填补了陕南汉水上游地区旧石器时代文化发现的空白,也为中国南北方旧石器时代文化的分布、石器工业类型及相互关系提供了重要资料。

  此外,在这处旧石器遗址上,考古专家还发现了面积约15万平方米,距今六、七千年前的新石器时代遗迹,包括制陶作坊区、古人类生活区和墓葬区。从遗址形态判断,该原始聚落从距今7000年一直持续使用到距今6000年,从出土的文物分析,这里的文化类型应属仰韶文化范畴。

  专家表示,新石器文化和旧石器文化在同一个遗址上共存的现象,在全国范围内极为罕见。此次发掘工作,为研究汉水流域仰韶文化村落的形制及格局,提供了很好的标本。(完)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