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铁职院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引领学生成才效果明显

08.01.2015  23:35
            近年来,陕西铁路工程职业技术学院紧紧围绕“立德树人”这一育人主旨,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讲话精神,通过加强学生的德育培养、行为规范和技能锤炼,将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到学院育人的全过程,铸就了学生奉献拼搏的精神品质。             ——学生培养突出“德”,注重价值引导。 该院始终坚持“德修身、技立业”的校训,“吃苦奉献、拼搏争先”的学院精神,使校训内涵和学院精神成为师生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文化载体。通过加强队伍建设、文化建设、开展社会实践等途径,使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 一是 组建一支德育队伍。组建了以思政部、学管教师为骨干的思想政治教育队伍,根据该院实际和办学理念,编写思政教辅读本,为大学生品德教育提供思想保障。 二是 加强特色文化建设。突出职业教育特点,推进工业文明进校园、产业文化进专业、企业文化进课堂,建设窦铁成事迹馆、铁路发展史馆及特色文化长廊等,营造了良好的育人氛围。 三是 打造以德育为先的“八大工程”。全面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每年坚持在学生中评选甘于奉献、乐于助人、孝老敬亲等“五类十佳”青春榜样,积极发挥身边榜样的典范引领作用,定期举行道德模范专题报告、“三人行”人文讲堂以及开展党建工作进公寓、进社区等活动,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教学过程突出“严”,注重细节育人。 半军事化管理已成为该院校园文化建设的一个品牌。为适应铁路用人单位的需求,该院对接企业需求,加强制度规范建设,坚持半军事化管理,实现德育工作的精细化。 一是 教风“严”。通过建设一支高水平的双师素质队伍、打造一个校企文化融合的平台、营造一种铁路文化氛围等措施,将严肃、严谨、严要求的教风融入到教育教学中。 二是 管理制度“严”。按照军事化管理的要求,制定了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对宿舍内务、作息纪律、集体活动等作了具体规定。 三是 监督检查“严”。在管理过程中,实行院领导每周巡视、学生处定期巡查、系部日常检查以及学生自查相结合的“四级巡视制”,坚持“三查一点名”,形成了全方位立体式的监督检查机制。 四是 量化考核“严”。对各项学生管理工作实行目标责任,量化考核。每月一小结,学期一评议,每年一评定。确保管理制度、监督考核落到实处。             ——专业实践突出“炼”,注重德技双修。 该院大多数毕业生工作在工程施工一线,工作流动性大,生活条件艰苦。因此,施工单位把学生是否能吃苦奉献作为用人的第一准则。在专业实践中,该院注重德技双修,以德为先,以技立业,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教育与职业素养要求相贯通,与职业道德、职业操守相融合,实现职业道德和专业技能培养的立体推进。 一是 炼就“能吃苦、能战斗、能奉献”的铁军精神。通过系统认知教育、半军事化管理,使学生甘于吃苦;通过先进典型引领、制度规约保障,使学生勇于吃苦;通过学生参与社团活动、实践活动,使学生乐于吃苦。 二是 炼就过硬技能。该院实行双证书制度,把测量、识图、计算机应用、试验检测、力学检算作为学生的五大基本能力。 三是 炼就“四得”品质。通过大力开展学习青藏铁路精神、巴山精神、铁成精神等系列活动;定期邀请企业劳模、优秀校友来院作专题报告;大力宣传优秀校友在施工一线不畏艰险、吃苦奉献的精神品质,培养了学生“苦得、累得、饿得、受得”的“四得”良好精神品质,凝练形成了“勤学、勤练、勤思考”的优秀学风。             该院通过推进校园文化建设,形成了铁路特色鲜明的校园文化,校园文化建设成果连续六年荣获陕西省高校一等奖。该院发展步入快速发展的轨道。2014年6月,该院以“良好”等级顺利通过教育部、财政部国家骨干院校建设项目验收。毕业生就业率连年保持在99%以上,企业满意度达96%以上。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