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省新增两院院士风采——科学院院士管晓宏:多才多艺的跨界学者
2017年12月9日《陕西日报》第1版
两院院士评选历来是中国科技界的盛事。在众多专家、学者的翘首期盼中,2017年度两院院士榜单新鲜出炉了,我省6位科学家榜上有名。至此,我省两院院士已达67人,居全国前列,再次彰显了科教大省陕西的科研实力。在此,我们向新当选的院士们致以崇高的敬意和热烈的祝贺!
两院院士是我国科学技术和工程科学技术方面的最高学术称号。院士这顶桂冠来之不易,它既是对这些学者学术成就的充分肯定,更是对他们在创新发展中勇攀科学高峰精神的礼赞。
今年荣登榜单的6位院士中,管晓宏充当网络安全的“隐形卫士”;郭烈锦的“水蒸煤”带领我们进入清洁能源新境界;邵明安在“玩泥巴”中保护着青山绿水;张宏福开辟了岩石圈地幔研究新途径;康振生为三秦父老粮食丰收与“条锈病”争斗不休;王双明穷毕生之力为西部百姓寻找“光明”。他们在各自的研究领域达到了普通学者无法企及的高度,为三秦大地科技实力的提升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近5年来,我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科技创新继续保持全国领先,科技潜能加速释放,专利获批量大幅增加,技术合同交易额突破800亿元。2016年度,我省共有32个项目获得国家科学技术奖励,其中由我省科研单位主持完成的16项通用项目中,获国家自然科学奖6项、国家技术发明奖4项、国家科技进步奖6项,“三大奖”项目数量均居全国前列。这些骄人业绩的取得,与以院士为代表的广大科技工作者的无私奉献密不可分,“院士精神”值得每一个人学习。
我们要学习院士们崇尚科学、潜心学问的精神。科学研究没有捷径,只有抱着对科学的敬畏之心,几十年如一日甘坐冷板凳,不计个人得失,孜孜以求,心无旁骛,才能结出累累硕果。多年来,管晓宏为了专心致志搞学问,整天泡在实验室,针对能源、电力和互联网等网络化系统,提出了系统优化、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地球科学艰深复杂,研究条件艰苦,难出成果,张宏福硬是凭着对科学的热爱和执着,取得了一系列原创性的研究成果;王双明为了取得一组煤层数据,常常要在自然条件十分恶劣的不毛之地待上十天半月,最终在我国西部煤炭资源勘查和生态环境保护领域取得巨大成就。我们无论身处何种行业,只要像院士们一样,拿出十分的热情,抱着虔诚的心态去努力,就一定能干出非凡的成绩。
我们要学习院士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精神。爱岗敬业是对待工作的一种积极向上的品德风范,其真谛在于人们奋发向上的事业心、社会责任感和对工作价值的不倦追求,是社会发展之根本。邵明安扎根黄土地研究土壤,在温室大棚里度过了无数个日日夜夜;康振生为了研究小麦“条锈病”的发病机理,把足迹留在了甘、陕、川、滇的田间地头;郭烈锦以极强的使命感和责任心,瞄准国家能源领域重大需求,杜绝低端重复和简单模仿,为我国寻求能源高效洁净转化新途径。作为常人,也许我们永远都达不到院士的人生高度,但是只要我们以院士为榜样,迎难而上,攻坚克难,争当岗位能手,在平凡的岗位上同样能创造出不平凡的业绩。
站在新时代的新起点上,在党的十九大精神的引领下,希望每一位科研工作者,都能以院士为榜样,发扬院士们在科研上崇尚科学、积极探索、孜孜以求的可贵精神,带领更多中青年学者砥砺奋进,破解更多的科学谜团;更希望人人都能以院士精神来鞭策自己,为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奉献光和热。
本报记者 吕扬
当选院士意味着更大的责任和担当。在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我将继续不懈追求,瞄准国家科技前沿和重大战略需求,努力为学校“双一流”建设、为陕西科技教育及社会经济发展不断贡献力量。
——管晓宏
开栏语
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创新,依靠的是科学技术这个第一生产力,依靠的是科技界排头兵的发明和创造。而站在科技最前沿的两院院士,无疑是中国科技界的翘楚。因着他们的存在,一道道科学难题被破解,一个个技术难关被攻克。他们有的享誉国际学界,为国争光;有的带动一方经济,造福百姓。
近期,中国科学院、中国工程院两院增选院士名单公布,我省6位科学家共同入选。至此,陕西两院院士已达67人,居全国前列,再次彰显了科教大省陕西的科研实力。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充分宣传我省院士长期以来扎根陕西,在各自领域默默耕耘、积极探索作出的突出贡献,广泛宣传他们崇尚科学、潜心学问、报效祖国的高尚情操,深入宣传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精勤不倦的职业精神,在全社会营造尊重知识、尊重奉献、敬重人才的浓厚氛围,本报特从今日起,开设《院士风采》栏目,以飨读者。
今年10月,西安交通大学电子信息工程学院院长管晓宏教授应邀在外省一所高校作讲座,讲座题目却是《表达与交流——最重要的综合能力》。是的,新当选为中国科学院信息技术科学部院士的管晓宏教授就是这样一位“跨界学者”,而他跨界的远远不止这些。
为学生的人生铺路
作为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领域的知名专家、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管晓宏教授长期从事系统工程理论与应用研究。他针对能源、电力和互联网等网络化系统,提出了系统优化、物理安全与信息安全的新理论与新方法,解决了多个公认难题,取得了系统性创新成果,为能源、电力等系统的提效节能和安全保障作出了重要贡献。
对普通百姓来说,从事这样“高深”研究的人,应该是很“专一”的,但管晓宏教授不这么认为。他说:“表达与交流是现代社会人必备的基本能力,也是非常重要的综合能力,这种能力对人的性格塑造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世界上许多一流高校都把掌握一定的写作技能作为完成学位学习的必要条件。而国内学生表达和交流能力比较弱,这是国内人才培养体系的一个缺失。”
这促使管晓宏教授设计并着力推动了表达与交流课程和相关培养环节。“要为学生的人生铺路。”管晓宏教授说,表达和交流能力是重要的综合能力,通过学习和实践,完全能够掌握。
2012年新学年,40个学时的表达与交流课程正式开课。他不仅担任课程组负责人,而且联合十多位表达与交流能力强的青年教师上讲台,从读写入手,从逻辑和形式两方面为学生授课。目标是培养学生阐述、表达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清晰科学地描述问题,准确表达观点。同时他们还为学生传授论文、演讲报告、电子邮件、个人简历、求职信等的规范写法,为同学们的职业生涯铺路。
几年来,他还不间断为研究生作“英文学术论文写作与学术报告”的讲座。“准确使用语言的能力甚至决定着学生的发展潜力。”管晓宏教授说。
管晓宏教授常年坚持在教书育人第一线。他能敏锐地发现学生身上的优点和潜能,为学生创造各种机会。身为院长的管晓宏教授将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作为人才培养体系建设的重要抓手,倡导实施“信息新蕾”计划,选拔一批优秀本科生进入国家级、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和工程中心,因材施教,为每名学生制订适当的培养计划,摆脱“应试学习”模式,锻炼学生提出、解决科学和技术问题的能力,在科研工作中培养创新思维,掌握科学研究方法。他还提出设立学院优秀博士论文培养基金和“信源通”研究生优秀论文奖。在他的教导下,有多名博士生的研究成果获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论文获最佳论文奖等奖项。
融汇科学与艺术的电子通信工程专家
管晓宏教授有着令人羡慕的人生履历。他1982年获清华大学学士学位,1985年获清华大学硕士学位,1993年获美国康涅狄格大学博士学位。他以第一科研成果完成人的身份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参与完成成果获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获教育部、陕西省和中国自动化学会的自然科学和科技进步一等奖;领导团队获得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创新群体。
西安交大的学生在管晓宏教授当选院士后,流行起这样一句“跨界”味十足的话——“不会吹长笛的教授不是好院士。”
当然,这句话大有来历。
2012年9月,一场名为“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的音乐会在西安交大上演,引起轰动。音乐会由管晓宏教授策划并现场主持,联合西安音乐学院的艺术家和专业室内乐团合作创作演出。最后演奏长笛二重奏《帕赫贝尔的卡农》,两位演奏者中有一位就是管晓宏教授。
管晓宏教授说:“这个系列音乐会是对钱学森倡导用艺术人文精神关怀学生、启发学生创新精神的实践,旨在从艺术形象思维对创新能力的影响出发,探讨音乐中的科学规律,开拓理工科学生的创新思维。”
正是基于“用艺术形象思维与科学逻辑思维相结合培养人才”这一思想,管晓宏教授与西安音乐学院的音乐家合作,创办了“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系列学术音乐会,亲自担任音乐会策划、解说和讲座人,从“李约瑟命题”“钱学森之问”开始讨论,“自然与工程系统中的幂律关系”“几何变换在作曲中的应用”这些平日里深奥的问题在音乐会上被逐一解答,跳跃的音符搭载科学思维,引领观众进入艺术与科学交汇的神奇世界,彰显音乐艺术与科学交汇的主题,启发同学们认真思考科学与艺术的关系和相互影响。
目前,“艺术与科学的交汇”系列音乐会已在清华大学、香港理工大学等10所高校演出,广受好评。
作为学术大家,管晓宏教授治学严谨;作为老师,他对学生关怀备至,用自己的一言一行践行传承着百年交大的风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