宝鸡文理学院大力实施“四大工程”提升大学文化品位

19.09.2014  20:22
            近年来,宝鸡文理学院以建设“探索真理,引领社会;崇德尚礼,和谐包容;以人为本,开放创新”文化为目标,积极实施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行为文化建设、物质文化建设“四大工程”,坚持把“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贯彻始终,不断创新办学理念,完善相关制度,营造环境氛围,繁荣文化阵地,促进校园文明。             ——以精神文化建设构建精神家园。 该院秉承“博文明理,厚德尚能”的校训,发扬精神,建设优良学风、教风和校风,凝聚全院师生推动学院科学发展的强大动力。在全院征集校歌和校赋,组织“大学文化与我”征文活动等将大学精神渗透其中,让师生员工融入大学文化活动之中。             —— 以制度文化建设推进民主治校。 该院以开展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活动为契机,注重加强对制度的“废、改、立”工作,固化管用的制度,使之形成长效机制。通过制度文化团结和凝聚师生员工,形成教职工遵纪守法、学生行为文明、干部作风转变的良好风气。             —— 以物质文化建设营造良好环境。 该院重视建设内涵丰富、品味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着力解决新老校区环境文化建设发展不平衡的问题,通过美化校园环境、树立名人塑像、完善职工之家、建设主题园林景点、设计学院形象标识,为师生员工创建内涵丰富、品味高雅的校园物质文化环境。             —— 以行为文化建设提升综合素质。 该院以《宝鸡文理学院大学章程》为行动纲领,重视教师的主导性行为文化建设。修订完善《教师职业道德规范》《干部职业道德规范》《职工职业道德规范》以及师德师风考评办法,构建师德师风建设长效机制。重视加强校友文化和大学生宿舍文化建设,开展学生人文素质教育及丰富多彩的文化活动,规范各种礼仪活动,营造庄严、文明的校园氛围,使师生员工处处受到潜移默化的教育和影响。             —— 以多种形式打造校园精品文化。 该院形成一批体现先进时代特征和学校办学特色的文化品牌活动和优秀校园文化成果。2010年—2014年荣获全省高校校园文化建设优秀成果二等奖4项,三等奖1项;学生短剧《琴声》荣获中国第二届校园艺术节优秀剧目;2010 年10 月18 日,《中国教育报》专版刊载该院大学文化建设成果;2011年,该院音乐系爱乐合唱团在“相约世园·放歌浐灞”中国·西安合唱艺术节中获得铜奖,参加中央电视台《歌声与微笑》栏目荣获“微笑杯”金奖;2014年2月28日,该院戏曲研究会应中央电视台戏曲频道邀请,代表陕西省高校戏曲研究会参加了《一鸣惊人》栏目的戏曲比赛,获得“优秀表演奖”;2013年,该院在陕西省第四届校园戏剧节上成绩卓著,原创小品《为了一个承诺》获得优秀剧目奖,话剧《恋爱的犀牛》获得优秀演出奖,该院被评为优秀组织单位奖;2014年7月4日《光明日报》第13版刊发了该院文学与新闻传播学院2011级学生邓瑞霜的2000字散文《》。该文此前曾获由人民文学杂志社、光明日报等联合主办的第四届“包商银行杯”全国高校文学征文大赛散文组优秀奖。 (责任编辑:陈栋)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