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西交通职院构建“三元主体”学生职业素养培养模式

02.09.2016  03:32
            为积极适应这一需求,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通过构建学校、企业、学生三元主体协同互动的职业素养培养模式,较好解决了高职院校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中存在的系统设计缺乏、运行机制不完善、学生主体作用缺失和知行脱节等问题,促进了学生职业道德、就业能力、创新创业意识和通用职业能力的全面提升,取得了较好的效果。
系统谋划  统筹推进 强化学院职业素养培育主体作用               一 设立专门组织机构。该院成立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领导小组,在各二级学院设立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指导小组,在学生会、学生社团设立了素质拓展部和职业素养类学生社团,并积极吸引行业企业人力资源管理人员参加或进行指导,形成了由学院职业素养教育领导小组统筹,多方协同,分工明确,全员参与的学生职业素养教育工作格局。             二是 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纳入人才培养方案,构建职业素养课程体系。在该院新一轮人才培养方案编制中,该院明确规定了各专业学生的职业素养教育学分,并设置了职业素养公共课程和结合专业特点的职业素养专业课程。在人才培养方案和专业课教学中要求渗透职业素养教育,并积极引入“5S”管理方法,从整理、整顿、清扫、清洁、修养等方面向学生明确提出职业素质目标与要求,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行为习惯。             三是 营造校企文化融合的育人环境,激发学生的职业情感。该院在校园文化建设过程中,积极打造带有行业特征的校园文化载体,引入公路行业企业文化,帮助学生树立职业意识和职业形象。实训基地建设从内部装饰布置到设备摆放、从工作流程到工作制度等,都力求和交通建设、管理和服务现场一致。持续推行半军事化管理,帮助学生树立严明的组织纪律观念,养成言行得体、令行禁止的行为习惯和甘于奉献、追求卓越的意志品质。在教学楼、公共场所设置体现交通文化的标语、图片等,在校企文化融合氛围中培养学生的责任意识、创新意识、团队意识和职业情感。   多维着手  持之以恒 持续增强学生提高职业素养的主体意识               在工作中,该院十分注重激发学生自主发展意识,树立职业成长目标。通过指导学生做好职业生涯发展规划,打造学生自主学习、自主实践、自治自理“三自”发展平台,引导学生树立职业理想,激发实现职业理想的内在动力。             一是 促进学生自主学习。建立学生自主选课制度,允许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专长、兴趣与就业志向,自主选择部分专业课程和所有选修课程。在课堂教学中遵循“教师主导、学生主体”的教育理念,实行项目教学、任务驱动等以学生为中心的教学方法。             二是 促进学生自主实践。成立技能训练类学生社团,鼓励各类学生组织利用校内外两个实践平台,通过志愿服务、暑期社会调查、勤工助学、到SOS儿童村和社区进行公益文艺演出等方式,增强学生社会责任感和职业能力,促进学生自主开展职业素养培育实践。             三是 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该院不断加强和改进对学生会等学生自治组织的领导,鼓励学生团体独立开展工作,重点引导学生自治组织广泛开展学生互助服务和职业素养培养活动,提升学生的团队服务意识,促进学生自治自理能力,提高适应职场要求的本领。
校企合作  协作育人 不断提高企业介入学生职业素养培育的深度广度               一是 校企共同育人、共同评价职业素养培育成果。在工作中,该院坚持校企合作共同优化专业教学标准、课程标准。所有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规格、职业素质要求等均通过校企共同确定。在顶岗实习教学环节,校企双方共同负责对学生顶岗实习过程进行管理与考核。学院建立企业、社会、督导、学生“四位一体”的教学质量评价机制,根据企业和学院的鉴定结果及学生自评情况形成最终成绩。             二是 校企联手打造学生职业素养培育优质资源。学院与300余家企业建立了校企合作关系,在100余家企业建立了学生职业素养教育暨顶岗实习基地。企业积极参与学院的工学结合教材、课件、课程标准的开发,选派技术骨干担任学生职业成长导师。学院每年安排专业教师到合作企业开展不少于一个月的现场实践、技术服务等锻炼活动,亲身感受职场氛围,提升培育学生职业素养的能力。             通过上述举措,近年来,陕西交通职业技术学院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成效好,先后涌现出了“陕西省杰出能工巧匠”向少辉、“西安地铁最美售票员”谭杨、“扎根交通、立志援藏”的学生群体等优秀毕业生代表。在中省职业院校技能竞赛中,学生共获全国一等奖5项、二等奖10项、三等奖12项、优秀奖1项,获陕西省一等奖3项、二等奖11项、三等奖2项。学院先后成为全国青少年道德培养实验基地、陕西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基地,学生职业素养培育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责任编辑:胡玥      审核: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