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个所管院的逐梦传奇 - 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重组发展掠影

01.12.2014  17:59

2014年11月28日《陕西日报》第12版

      从陕西冶金设计院,到并入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到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麾下子公司,到改制为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改制九年,冶金设计院走出了一条越走越宽的发展之路。
      九年来,依靠重型院这棵大树,设计院旧貌换新颜,已经成为重型院麾下的一支劲旅。专业工程设计室从原来的3个发展到现在的9个,专业技术人员由原来的39人扩展为120余人。形成了一支由中国工程院光华青年科技奖获得者和国务院特殊津贴技术专家为核心,61名国家注册工程师为技术骨干的创新团队……
      九年来,依托重型院广阔平台,他们由单一建筑、冶金两个专业资质发展到现在拥有建筑行业建筑工程甲级、冶金行业乙级、市政行业城镇燃气专业乙级、热力专业乙级、冶炼工程、矿山工程、房屋建筑监理乙级、工程咨询建筑甲级、工程咨询钢铁甲级、工程咨询燃气甲级、工程咨询化工、有色冶金丙级、压力管道设计等多项资质。可承担工程设计、工程咨询、工程总承包以及相关的技术与服务……
      九年来,设计院先后获得陕西省科技进步奖、西安市科技进步奖、中国机械工业集团科技进步奖等近十项科技进步奖项;2008年、2009年两次获得了代表陕西省勘察设计行业最高水平的陕西省工程设计一等奖、陕西省工程设计二等奖、QC管理三等奖、工程咨询等十余项行业奖项。
      九年来,年产值从当时的225万元上升为2013年的1.0956亿元,单年最高额达到1.9366亿元,是进入时的86倍;实现利润从进入前的不足20万元,近三年达到年平均1000万元,增长50倍。
      中国重型院股份公司党委书记张江安说:“这种所管院的做法,创造了陕西科技资源重组后双赢并进的体制改革新模式。
      中国重型院股份公司董事长谢东钢则说得更具体:“这是我国体制、机制改革背景下产权制度改革的一种创新,是科技资源重组的一种尝试,是不同体制运行的一种探索。经历九年时间,双方都达到了预期的目标,实现了合力同行、创新共赢。我们院实现了产业结构调整和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从过去的单机供应发展到产业链延伸、工程总承包一体化的战略扩张,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更是发生了惊人变化。
      思维创新 探索新构架
      九年多前,陕西冶金设计院虽然是陕西省大型冶金专业综合性设计研究单位,但市场萧条清淡,时任院长的曹惠民意识到,只有改革,才有出路。
      在多方征求意见、反复考虑基础上,曹惠民把目光投向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
      西重所是我国重型机械行业最早成立的技术研发机构,央企重点科研企业,实力雄厚,尤其在冶金领域发展前景很好,当时的西重所也亟须摆脱多年来在冶金和机械行业夹缝中生存,仅凭靠设备和供货在市场上打拼的尴尬局面。
      陕西省冶金设计研究院欲寻求合作伙伴的信息,对于时任所长的谢东钢和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领导来讲,也是一个难得的契机。于是,在陕西省委、科工委、科技厅的大力支持下,三秦大地上一个“所管院”的科技资源重组的改革新模式就此拉开了运行的序幕。
      机制创新 聚力新能量
      一个所接收一个院,这种研究所接收设计院的事情当时在陕西还是第一个吃螃蟹的事。具体怎么运作,都考验着即将“联姻”的双方。双方领导班子很快统一意见:先合家,再交融。
      双方从市里到省上,从地方到国家有关部门,他们一次次的奔波,终于获得上级批复。
      单位合并容易,员工合心难。西重所领导多次到陕西省冶金设计研究院与骨干谈心,当时的党委副书记、副所长张江安在陕西省冶金设计研究院召开的职工代表大会上,一条一条回答和解释员工的提问,最终获得了冶金设计院职代会大多数代表的赞成票。对于员工最关心的合并后的机构和人事安排,谢东钢坦诚宣布:“设计院机构将保留,自主经营管理,领导班子、技术人员基本不动”。
      2005年,陕西省冶金设计研究院在成为中国机械工业集团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麾下的子公司。2006年,西安重型机械研究所通过重组冠名为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一年零三个月所管院的历史结束了,但设计院的辉煌篇章才由此拉开序幕!
      在为设计院重新增加注册资金后,谢东钢提出:“要建立一套完全由设计院自己决定试行的激励机制,使设计院的员工工资收入、福利待遇要逐步与西重所员工收入接轨。”员工干劲越来越大,经营状况走上良性循环。
      2007年,设计院院长曹惠民主动让贤,担任中国重型院副总工程师,推荐谢咏山任设计院院长。
      专业创新 焦化亮蓝天
      谢咏山,是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二层次人选和中国工程院光华青年奖获得者、陕西省有突出贡献的青年专家,是我国钢板涂层装备研发的技术带头人。他上任后,设计院先后开展了一批令人瞩目的工程项目,最突出的是焦化产业越做越大。
      焦化产业是我省重要的产业之一,也是设计院主打专业。过去,他们是小打小闹,合并后,很快撑起了陕西煤焦化半壁河山。
      设计院配合榆林市政府部门,对全地区兰炭焦化生产布局进行科学规划,同时瞄准国内外先进技术,研发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兰炭生产装备“洁净兰炭生产与资源综合利用成套技术及装备”。
      这项技术一出来,很快在榆林地区掀起热潮。2007年5月,神木华盛机制兰炭公司主动要求设计院的技术装备,实现产业规模化、清洁化,资源的全部循环再利用。设计院马上组织精兵强将,2008年9月,年产60万吨焦项目建成投产。从建厂到现在,他们每年产量、销售量、产值、利润在神木县都是第一名。
      在陕北,设计院先后为几十家焦化企业进行了创新设计。也由此开始了中国重型院由单纯设备设计型向工程总承包的战略转变。
      据设计院副院长马玄恒介绍:“从2007年到2014年,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为陕西十多家生产兰炭企业进行技术升级设计,使榆林地区形成年生产兰炭能力达3000万吨,焦油200万吨,总产值近20亿。
      在服务于陕西焦化产业同时,他们先后在山西、内蒙古、云南、新疆、四川等地区建成大型焦化厂20多座。内蒙古大唐鼎旺化工有限公司40万吨/年褐煤低温干馏提质总承包项目,合同金额超过1亿元人民币,是他们首次承揽过亿元焦化工程总承包合同。山西宏强煤焦有限公司年产70万吨焦化工程和山东青钢集团兖州焦化厂年产60万吨焦化工程,分别获得陕西省优秀工程设计二、三等奖。2010年,“SH2007型内热式直立炭化炉关键技术攻关”获得西安市科技进步一等奖。近百座SH系列内热式直立炭化炉在国内推广应用,为用户带来巨大的经济效益,占据了国内50%以上的市场份额,目前已在半焦技术领域获得多项国家授权专利。
      总图思维 向一流进军
      把设计院做强,做成一流水平的冶金设计院,是中国重型机械研究院的战略目标,也是设计院广大员工的共同意愿。在改制为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后,他们主动参与中国重型院一些重大成套装备项目的工程总包环节,实现成套技术装备牵引下的冶金工程重大项目总承包。
      2007年,谢咏山上任不久,就尽力争取到了河南龙泉集团计划上一个年产2万吨铜板加工厂的项目。虽然工程规模不算大,但这是一个重要的开端,冶金设计院在冶金领域的总体工程没有干过,除了两套冷轧机由重型院成套外,整个工厂是从冶炼、连铸、轧制、剪切等8条生产线组成,是一个完整的铜板加工生产厂,设计院冶金工程整体设计从此实现了零的突破。
      2008年,酒钢集团山西翼城钢铁厂脱硫工程的中标,开创了设计院EPC工程总包的先河。用户十分满意。
      2010年,攀钢新钢钒公司年产100万吨方圆坯连铸工程招标时,用户要求采用工程总承包模式。这是设计院与重型院有关专业研究所和部门的第一次配合,也是他们携手实现冶金重大工程项目总承包战略转变的第一步。为拿下这个合同,他们多次到攀钢进行考察,对方案反复推敲,一直到用户满意为止。仅用了10个月时间,就生产出合格产品。
      重庆万达薄板有限公司的冷轧薄板项目,可以说是中国重型院与陕西冶金设计院在钢铁冷轧及精整处理领域双方合作探索的代表作,这是陕西冶金设计院首次进行钢铁冷轧及后序工序处理方面的工厂设计,工程采用了具有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全国产冷连轧生产线,2012年底,工程全部完成。
      2010年,他们设计的国内最大规格6台3.3万千伏安镍铁电炉项目在华夏特钢研发成功。随后,十几项大型冶金工程设计相继竣工。冶金工程专业成为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主要业务之一,涵盖了铁合金、炼铁、炼钢、金属轧制等重点领域。
      差异思维 页岩中取油
      “在国内,现在只要谈到油页岩开发,很少有人不提及我们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的。”设计院副院长赵健骄傲地说。
      自并入中国重型院以后,设计院不断开拓新兴产业市场。他们借鉴现代煤化工及钢铁冶金行业成熟工艺技术,建立了“陕西煤焦化和油页岩工程技术试验检测中心”,开发了一种新型高效、节能环保的页岩油回收新工艺。达到国内领先水平,跻身国际先进水平行列。
      他们承担的抚矿集团油页岩炼油厂年处理200万吨页岩矿E部页岩炼油项目,投产至今,新工艺油收率较原工艺提高了10%以上,年增收2600余万元。
      一炮打响,设计院成为我国页岩油开发技术的领军团队。
      2009年6月,设计院承担吉林成大能源有限公司页岩干馏炼油项目,总投资19亿元、设计年处理油页岩成品矿300万吨、年生产20万吨页岩油。
      与此同时,他们还与陕西欧赛利新能源开发有限公司签订“铜川市宜君县棋盘镇马庄油页岩露天开采工程项目”、“油页岩项目钢制加热炉、钢制干馏炉供货、现场制安工程”合同,有力地支持了地方经济发展。
      近年来,冶金设计院还完成了四川青川新能源有限公司页岩炼油项目可行性研究,分别与山东龙福油页岩综合利用有限公司,以及印度尼西亚布墩沥青公司就相关页岩炼油项目技术成果转让事宜进行了交流。他们还承担了总体设计国内产能最大的油页岩干馏炼油项目——新疆宝明矿业有限公司油页岩综合开发利用项目石长沟干馏厂,一期工程一次点火成功后,生产很快达标达效。
      设计院在油页岩项目中的许多技术装备实现了重大突破,其中,抚矿油页岩实验中心的中试装置荣获“陕西省第十三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新型页岩油回收工艺荣获“陕西省第十四届优秀工程设计”一等奖,并获得“国家实用新型技术”专利授权。2010年,新型油页岩回收工艺及关键技术研究应用荣获西安市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
      多向发展 花开国内外
      冶金矿山本来一直是设计院服务的主要领域,在并入重型院后,他们把加强大型矿山项目的承揽,逐步从前期设计为主过渡到采选矿项目的施工图设计或总承包,作为服务内容的新目标。按照谢东钢董事长提出的“人无我有,人有我精”思想,他们紧扣每个环节,打造精品工程:宁夏太阳镁业年产48万吨白云岩矿开采工程、陕西豪盛日产600吨的选矿工程等总计百余项大中型矿山建设设计项目,为用户带来了可观的经济效益,深受好评。
      民用建筑本来是冶金设计院的主要专业,谢咏山提出要重现冶金设计研究院民建辉煌,并从机构设置、技术力量、市场拓展等方面进行整合。新机制下,市场发展状况很快得到改观,新开发的项目遍布国内十几个省(市)。
      中国海口海关办公大楼、安康市工商行政办公大楼、兰州军区临潼疗养院、西安市时代明丰苑住宅小区、内蒙古集宁区经典时代住宅小区等项目,为区域经济发展、改善城市环境作出了重要贡献。中国海口海关办公楼获陕西省第十一届优秀工程设计三等奖;在社会主义新农村住宅设计比赛中,关中地区民宅设计荣获一等奖,并编入标准图册。民建方面,2010年设计了纺织厂银河春天小区住宅区家属楼;2013年设计了延长石油50万平方米住宅。
      作为我国铁合金生产基地,西部电石、铁合金矿企业很多。为了抢占这一领域的市场,在设计院牵头下,陕西省电石协会2012年5月成立,谢咏山被推选为协会理事长。
      开拓国际市场,走出国门也是他们努力的方向。在高标准要求下,他们设计完成了印度50万吨焦化工程,并不断拓展视野,先后与印尼、俄罗斯、日本等国公司进行项目洽谈,实地考察,为合作奠定基础。值得书写的一笔是,与加拿大5NPlus集团公司洽谈的铋冶炼项目工厂设计合同也于今年9月签约。
      中国重型院股份公司总经理晁春雷在谈到设计院情况时说道:“经过九年的磨合,设计院从领导到员工,已经在思维及企业文化方面与重型院融为一体;员工的生活水平、工作环境得到根本改善;院里科技精英队伍不断壮大,已成功地进入了中国重型院核心专业所在行业的工程总承包领域,快速拓展了工程总承包市场,使工程总承包业务成为设计院发展的重要经济增长点,与重型院发展相得益彰,并成长为重型院核心业务向服务型转变至关重要的平台。
      谢东钢曾说过:“希望有一天,冶金设计院能发展成为国内一流水平的设计院,能成为中国重型院的甲方,到那时候,总包工程之后,核心设备成套的供应由中国重型院分包”。此虽属谦逊之说,但反映出中国重型院的当家人对其麾下的冶金设计院的发展,充满信心,满怀希望。
      国家富强靠不断变革,企业发展需不断创新。在举国上下全力围绕中国梦的实现奋力拼搏情况下,中国重型院与原陕西冶金设计研究院大胆探索,通过产权制度改革实现资源配置最佳化,特别是陕西冶金设计院,发生了脱胎换骨的巨大变化。这种传奇历程,深刻揭示了我国产权制度改革和资产重组的重要性与必要性,其发展过程在当前我们国家体制、机制改革过程中有着深刻的导向作用,有一定的典型意义。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考将于11月5日开考
  2022年陕西省成人高校招生考试将于11月5日陕西新闻
仰韶考古首次发现笄形骨器 或与早期纺织手工业有关
  中新社西安11月1日电 (记者 阿琳娜)记者1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