陕医在隔离病区:期待可以摘下隔离面罩上班的那一天

07.03.2020  12:42

  隔离病区

  一个让我们常人觉得神秘的地方

  作为医生的他们

  在这里如何进行工作

  内心又有些什么样的感悟和触动

  今天

  小编就带着大家走近隔离病区的医生们

  身为医者,就得逆行

  石少亭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冠状病毒、新型肺炎、武汉",几乎是在一夜之间,这几个词席卷全国。

  作为西安医学院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的一名医务人员,我被紧急抽调到我院隔离病房,参与抗疫一线工作。面对这突如其来的疫情,作为常人,我们也有对疾病的恐惧和自身健康的担忧;但身为医者,就得逆行。

  隔离病房内主要对疑似病人进行隔离,等待省市级专家组会诊,决定是否进一步检测或转定点医院诊治。患者因对疾病的恐惧,难免会感到压抑、害怕、恐慌,我们不但要对他们进行诊治,还要通过电话耐心的进行解释及情感交流沟通,让他们对疾病多份正确认知,在这里多感受点关爱。

  

  不得不说,在这次疫情中,医生这份职业让我感到了空前的骄傲和自豪!

  这个世界永远多一个人笑,就少一个人哭。我只希望能尽自己的一份绵薄之力,守护好我所见到的每一个患者。

  即使所做的工作很平凡

  但亦值得用心去坚守

  蔡天志

  心血管内科副主任医师

  这个冬天,我有幸和另外6位不同科室的医生以及20余位护士被选派到新组建的隔离病区工作。转眼间, 1个多月过去了,这期间工作中的点点滴滴,让我们终生难忘。

  

  每一个隔离病区的患者乃至家属都充满着焦虑,甚至恐慌。而我们的工作也就不仅仅只是专业治疗,还要耐心地向患者及家属解释病情、缓解他们焦虑及紧张情绪。

  

  记得有一位17个月大的患儿,在家长的陪护下进行隔离观察,孩子不停的哭闹,家长因为担忧孩子非常焦虑,情绪也很激动。

  同样为人父母,我们怎能不理解家长的心情。耐心地给家长做解释工作、安抚情绪,同时细致地给孩子请会诊、做治疗,使得孩子和家长的情绪逐渐稳定,一直到孩子排除疑似诊断,好转出院。

  

  每当脱下厚重的防护服,我们看到的是彼此脸上那深深的压痕、被汗水浸湿的衣服,和一脸的疲惫。而每当想到患者病情稳定后露出的灿烂笑容,这一切又都烟消云散。

  近期,我对自己的职业有了更多的思考,当自己的职业与国家的使命相联系时,我的脑海中只有四个字:不辱使命。即使所做的工作很平凡,但亦值得用心去坚守。

  

  两周后的某一天

  接到患者表达感谢的电话

  孔祥丽

  神经内科副主任医师

  当1月上旬刚刚听到武汉出现不明原因肺炎的消息时,我并没有和自己联系起来,毕竟在不同省份,也不是相同专业。

  然而,疫情的迅速进展出乎意料。当得知武汉需要支援时,我毫不犹豫的第一时间报了名。虽然没有成行武汉,但能被抽调到了隔离病房来参与医院的一线防疫工作,我很高兴、很自豪。

  

  我们在接受了系统的医院感控防护和新冠肺炎诊疗知识的培训与演练后,就马上投入工作。

  清洁区、半污染区、病房、隔离衣……这些陌生而又熟悉的内容只是在实习时接触过,工作后曾觉得离我的专业如此遥远,而如今却离我如此之近。而我也习惯了每天无数次的洗手、消毒、换衣等隔离病区的流程,也由衷的感叹着,其实更辛苦的是隔离病区的护士和护工们。

  

  一转眼已经4周了,每天的工作忙碌而又充实,收治隔离患者,下医嘱单,书写病历,提交会诊,平抚患者焦躁的情绪,解除隔离或者转院……

  印象很深的一个年轻患者,收住隔离病区后,经过及时检查,确诊为新冠肺炎后转定点医院治疗,当时患者失声痛哭,情绪几近崩溃,在我们不断的安抚、宽慰下,才逐渐平稳。

  两周后的一天,我正值班,接到了这名患者的电话,很高兴的告诉我说他好多了,专门给我们隔离病区的医生和护士说一声谢谢。此后的几天,我每天都很开心。

  

  这时我真正感到了,在这个特殊时刻,不仅医务工作者,所有的全国人民都在共同进行同一场战役,都在戮力同心,共克时艰。希望疫情快点结束,期待我们可以摘下隔离面罩上一个普通的班。

  这个世界哪有什么岁月静好

  只不过是有人在替我们负重前行

  已是春暖花开之时

  让我们共同期待他们

  早日摘下面罩

  再次以一个普通的医者

  在诊室中问询

  在病区中行走

编辑:王晗璐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