雷兆财: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

11.03.2015  11:42

陕西日报》2015年3月9日第12版

      通讯员 吴燕峰 本报记者 陈锋
      在“天麻之乡”的佛坪县石墩河镇,仅天麻、猪苓两项就使全镇村民每年至少收入1000多万元,人均近1万元,全县产值达到1亿多元。这是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石墩河镇石墩河村主任雷兆财先后攻克天麻、猪苓、神仙树等人工繁育技术难关,填补国内空白,为当地产业发展带来的巨大成果。近年来,雷兆财先后被中国科协等授予“全国科普惠农兴村带头人”等称号。
      37年前,年仅17岁的雷兆财初中毕业回乡务农,看到天麻无人敢种、乡亲们守着大好山林过穷日子,就动起了心思。经调查,他发现天麻种子老化是产量锐降的重要原因,而天麻人工繁殖技术在国内还不成熟。于是在此后的10多年里,他购买书籍、研读资料、四处求教,到深山寻找、观察,采挖或收购野生天麻作为种麻,人工授粉培育花粉种子和萌发菌,用泥土、沙子、树叶等不同培养基做育苗试验。
      1989年,雷兆财攻克天麻有性繁殖技术难关,2001年猪苓无性繁殖又获成功,他先后用20多年时间,花费三万多元,破解了两大产业技术难题,为群众打开了致富之门。
      雷兆财不仅自己示范种植,也为乡亲们提供种子、传授技术。对困难群众赊种子、以工代训、代运菌种、上门指导;对心存疑虑的群众签订合同、全程服务,还把经验、技术编写成册,自费1万多元免费印发,一心帮助乡亲们脱贫致富。
      在县、镇政府和农业、科协、民政等部门支持、帮助下,雷兆财的产业规模连年扩大,以他为骨干成立了“兆财天麻专业合作社”。
      近年来,石墩河镇天麻、猪苓以年增40%的速度迅猛发展,规模稳居全县乡镇之首,被誉为“天麻之乡”。2014年,全县新发展猪苓29.1万平方米、天麻34.3万平方米,产值达1.8亿元,其中石墩河镇栽植天麻19.2万平方米、猪苓8.5万平方米,占全县总面积四成多,1000平方米以上示范大户达72户,占全县的三分之一。
      针对目前天麻市场下滑等实际情况,雷兆财又自费近10万元,致力于神仙树等五种中药材的技术研究,为产业发展再探新路、再续后劲。“我受过穷日子的苦,只是想用自己的辛勤努力与付出,让大家都过上好日子!”雷兆财说。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