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雾霾天气多发原因复杂 空气污染不能及时排出
西部网讯(记者 秦振)连日来,雾霾天气严重影响着群众的出行和身体健康,各大媒体也纷纷通过自己的视角向受众解释着这场“人类和环境的战役”。虽然没有具体的观测数据表明雾霾天气的具体上升趋势,但单从直观的感觉来分析,近年雾霾天数不断增加是一个不争的事实。
1月15日,记者从陕西省气象局得到一份数据,表明近年来西安雾霾天气的持续多发,是由于气候特点、社会发展、地形构造等多因素叠加造成的。
气候变化 人类活动带来空气污染
纵观历史上发生的重大空气污染事件,几乎都是在不利污染物扩散的条件下发生的,这也就说明,并不是之前没有空气污染,只是今年很不幸的,“空气污染之后,没有及时的排出去。”这才导致空气污染突然受到了大家的广泛关注。
“近10年来,关中地区秋冬季雾霾天数显著增加,雾霾增加较多区域主要位于渭河沿线至秦岭北麓之间,这其中主要有三方面原因。”陕西省气候中心高级工程师、首席预报员田武文解释道“首先近十年关中地区风速有明显减弱趋势,2000年以来西安平均风速约1.0m/s,比上世纪80、90年代减少了约0.2~0.3m/s,风速较小不利于污染物扩散,加重了城市空气污染。”数据表明,因为风速的减小,污染物并不能及时排出,从而导致污染物大量滞留空中,这是一个气候上的正常变化。
“当然,造成现在这样的状况,单一的气候原因并不是主因,我们从相关部门得到这样的数据,2010年西安市拥有车辆达到95.7万辆,较2001年增长了6.6倍多,2010年常住人口达847.41万人,2011年西安城市建成区面积达359平方公里,较2002年增加了78.5%。大量消耗燃料、汽车尾气和城市建设等使大气颗粒物浓度迅速增加。下垫面高大密集建筑物鳞次栉比阻挡了空气运动和城市风道,严重的影响城市污染物扩散。”田武文指出,排除气候原因,人类的活动才是造成现在空气污染的主要原因。“不能说这是社会文明,但也不得不承认这是‘ 社会文明’的“产物”!”
地形构造加剧空气污染
为什么类似的空气污染多发生在冬季?夏天就很少见到这样的空气,这其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因为秦岭的存在。“在冬季,由于秦岭山脉对冷空气的阻挡,容易在关中盆地形成了‘冷湖效应’,并且在近地面易形成逆温层,阻碍大气污染物垂直和水平的扩散。”田武文说到。
“如果没有秦岭,我们应该算是关中平原,但有了秦岭,有了参照,我们就叫关中盆地,而西安又处在这个盆地的最中央,在冬天长时间处于无风或者弱风状态下,这样特别不利于污染物的扩散。”田武文指出秦岭是我国南北气候的分水岭,但在特定的时候也确实是加剧西安空气污染的一个“帮手”。
未来应加强城市气候环境风险评估
针对今后如何避免因为社会发展、项目开发而造成的空气污染,田武文建议应在城市规划中全面开展城市气候环境的风险评估,采取更加科学的方法,合理的安排城市各项建设布局,避免对自然环境的人为破坏。
“如果在项目的开发中能够加入气候风险评估,那对于项目的可持续发展是很有益处的,例如对空气污染较重企业的厂房就必须建在城市的下风区,而想要知道哪里是下风区就必须做这个评估。”田武文表示,对建设项目进行气候适宜性、风险性以及可能对局地气候产生影响的分析、评估不仅是对自然环境的尊重,更是对项目本身的负责。
“冷湖效应”百科:
盛夏季节,由于地面状况不同,空气受热程度就会出现很大的差异。特别是陆地裸露地,当太阳光到达地面后,很容易被反射到大气中,加之地面热容量小,特别是中午前后,太阳暴晒就使得近地层上空气温度很高,成为一个“热源”。而湖泊或江面上空,由于下面是水,阳光可以透射一部分,反射到空中的热量较少,加之水的热容量较大,这样就使得水面上空的温度相对较低,这就是我们常说的“冷湖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