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边汉墓发现最完整二十八星宿图

30.03.2017  12:23
核心提示: 3月28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天文星象图,这是中国考古迄今为止首次发现大量包含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汉代天文图。图中描绘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手执规矩等形象,显示伏羲星象为天市垣、女娲星象为牛郎织女等,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神话传说以及天文学发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本报讯(记者赵争耀) 3月28日,记者从 陕西 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工作者在对靖边渠树壕东汉壁画墓进行考古发掘时,发现了保存完好的天文星象图,这是中国考古迄今为止首次发现大量包含星形、星数、图像、题名四要素的汉代天文图。图中描绘了伏羲女娲人首蛇身、手执规矩等形象,显示伏羲星象为天市垣、女娲星象为牛郎织女等,为研究汉代丧葬习俗、神话传说以及天文学发展等提供了珍贵的实物资料。 

此次发掘的汉代砖室壁画墓,位于靖边县东部杨桥畔镇杨二村西南方向约2公里处的芦河南岸沙滩梁峁区,当地人称渠树壕,所在位置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渠树壕汉代墓群分布地带。 

“墓室内绘有壁画大体可分为十四个单元,面积约20平方米。”据负责此次考古发掘的专家介绍,该墓前室四壁和券顶绘满壁画,在墓室入口南北两侧各绘一执铩武士,共两幅;前室北侧东壁上下分栏绘骑马图和山峦图,正中上下分栏,上绘车马出行图,下绘山林牧马图,西壁分栏绘制侍女和熏炉,前室南侧正中上下分栏绘楼阁庄园、宴乐人物、祥禽瑞鸟和仙人图等,西壁绘一侍女和熏炉,共十幅;后室西壁枋额之上绘一瑞兽;前后室券顶通绘日月、四象(或称四灵)、二十八星宿和人物图等。

据介绍,该壁画墓前室四壁绘画保存基本完整,虽然局部有地仗层脱落和颜料层酥粉、起翘、霉斑、植物根系附着等病害破坏,但整幅画面构图轮廓仍清晰易识,绘画生动,色彩艳丽,人物、楼阁、车马、禽鸟等细节描绘清楚。后室西壁瑞兽图保存完整,色彩鲜明。 

“为观测日月星辰的运转,古人把广袤的星空划分为28个星区,即所谓的二十八星宿。”据考古专家介绍,2008年在渠树壕汉代墓群分布地带发掘的壁画墓也出土与本次发掘相似的星象图,但仅见个别星官题名。地域相邻的定边郝滩汉墓同样也出土有二十八星宿图,同样不如本次发掘如此完整且成序列。考古发掘最早的二十八星宿名称见于战国曾侯乙墓中出土的一个漆箱上,但仅有题名,无图像、无星形和星数。1987年西安交大发现的西汉壁画墓,发现了具有星形、星数、图像的天象图,然而没有星宿题名。这也使得这座汉墓,成为了中国目前已发现的,内容最完整的二十八星宿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