赋予非遗新的生命——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第一季培训记

23.04.2019  19:38

  4月14日和21日。

  西安创新设计中心的会议室,宽敞明亮又现代化。

  来自西安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协会的会员们,正在学习协会精心准备的众多培训课程。参加培训的会员中有非遗传承人、非遗从业者、研究者、保护者、志愿者,他们来自社会的各行各业。

  协会以弘扬工匠精神、保护和传承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为目标,专门为会员提供学习、研讨和交流机会,并为非遗项目提供各项指导和综合性支持,全力推进非物质文化的全面发展。协会有责任带领会员与时俱进,为所有会员提升、提高自身的能力和知识结构付出努力。

  在为期两天的培训中,协会为会员精心准备了多学科、多专业的实用并接地气的精品课程。

  新媒体课程:抖音介绍及内容运营;微博、微信运营技巧、微博与微信的区别;怎样利用微博微信进行引流、变现。

  手机摄影技巧:手机拍摄视频的取景、修图、剪辑、配音、配乐、发布等。

  研学旅行培训:最近热门的中小学研学旅行活动课程化设计标准,及研学活动的实际开展。

  邀请喜马拉雅主播来讲述《如何讲好非遗故事》。

  非遗相关内容:非遗基础知识,如何认识非遗。

  非遗申报知识:非遗申报要求,如何申报等相关政策、法规解读。文创与非遗和工艺美术的区别与联系:什么是文创?文创与非遗如何结合?文创与非遗、工艺美术的区别与联系是什么等等。

  文化自信,是一个国家、一个民族发展中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

  文化是沟通心灵的桥梁,经历了五千多年的历史变迁,中华民族以文化自信的气度、海纳百川的胸怀,在交流中吸纳外来,在互鉴中发展自我,形成了博大精深、丰富多彩的历史文化,创造了独具特色、辉煌灿烂的中华文明。

  在新时代,我们应更加自信地推动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和传承,不断提高自身文化软实力,坚定文化自信!

  培训现场没有高端会议的隆重,没有名仕沙龙的精致,也没有那些团建会议的激情...所见之处皆是自然和真实。

  参加培训的会员最大的七十多岁,最小的才十几岁。每位会员都对学习充满了渴望,大家拿着手机学习着拍一段抖音,发一条微博,@一个不认识的朋友,发一个朋友圈...

  他们努力的练习着,想让他们传承的文化遗产插上时代的翅膀。

  协会组织培训,旨在未来每位会员都能够借助新媒体的力量,把自己传播出去,把手艺展示出来,把文化弘扬起来,把祖先的智慧流传下去,不断提升文化自信。

  非遗是一腔情怀、一项技艺、一段故事,一个符号,宛如历史长河中一颗一颗闪亮的星,组成了中华名族璀璨的文化银河。而陕西就是这文化的根脉,精美的剪纸,传神的泥塑,来自生活的刺绣,融合了情感的木雕,悠扬的古琴,惟妙惟肖的皮影,玲珑的蛋雕,祈福的葫芦,百变的脸谱,栩栩如生的花馍......无不透出这片黄土上的勤劳与智慧。

  在大众眼里,“非遗”现在是个时髦的词,但是真正走近看去,做非遗的人群中,真正能够靠非遗养活自己的,很少……,大多数的非遗传承人并不能以此维持生计,所以有很多非遗都已经失传或者处于消失的边缘。

  当科技遇见文化,就像细流遇见江海,当时尚遇见历史,宛如玫瑰遇见岁月。

  今天流行的,明天就可能消散;唯有被时间验证留下的,才是我们真正该重视的瑰宝,她凝聚着数代人不灭的智慧,只要稍作雕琢,一定再成经典。

  尊重历史、尊重文化、尊重传承。

  当你看到他们的作品的时候,请你多一份关注,多一份互动,多一份分享,唯有如此我们才能挺起腰杆自豪的说“我们拥有上下五千年”。

编辑:马莹



版权声明:本网注明来源为“西安网”的文字、视频、图片内容,版权均属本站所有,如若转载,请注明本文出处:http://www.xiancity.cn 同时本网转载内容仅为传播资讯,不代表本网观点。如涉及作品内容、版权和其它问题,请与本网站联系,我们将在第一时间删除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