乾县教育局从六方面推出多项措施加快构建高效课堂

14.03.2015  13:06
            为确保全县新课程实验理念得到创新,观念得到转变,行为得到落实,确保全县广大教师的课程执行力和反思力得到不断增强,课堂教学效益得到不断提高,乾县教育局注重顶层设计,加快构建高效课堂。             一是注重顶层设计,建立“三个负责制”。 该县教育局在多方调研、充分论证的基础上,确立了“主抓初中、带动小学、助推高中”的有效教学推行策略,建立了全县课改局长负责制、学校课改校长负责制、学科课改教研员负责制“三个负责制”,坚持以改革课堂教学、构建高效课堂模式为切入点,以全面提升教育教学质量为目标,采用“典型引领、校际交流、联片互动”的推进方式,通过选点实验,探索出适合该县实际的课堂教学模式,并予以全面推广。同时,对全县所有学校从德育综合管理、校本研修、高效课堂、中高考复课等方面进行常规管理督导评估,形成了有效教学督导评估长效机制。             二是突出行政推动,全面落实有效教学。 该县教育局先后制定下发《关于在全县中小学全面推行“有效教学”的安排意见》《乾县中小学高效课堂建设实施方案》《乾县中小学教育教学常规管理细则》等一系列文件。将高效课堂创建工作纳入学校年度考核,并加大了对课堂教学和教师综合素质的评价考核权重,听课、评课及参加教研活动情况纳入教师考核范围。目前,已建立以教研室为牵头单位的常态化调研机制,注重“问题整改”式的专题调研,强化对有效教学的过程指导,确保教育教学过程的规范落实。             三是坚持分步实施,积极构建高效课堂。 该县教育局按照“整体推进、分步实施、重点突破、全面提升”的原则,分组织动员、探索实践、全面推进、反思深化四个阶段,实施建模、入模、出模三步走战略;特别是在入模阶段,局里行政干预,把课堂新模式的推广作为各校一把手工程,形成了“几何级数,四级推进”机制,以一带二,几何级数增长;将教师按课改程度分为核心层、骨干层、边缘层、一般层四个层次,采用“名师带动、同伴互助、自主发展”的方式,逐层推进。该县一中的“梳理·探究·训练”高效课堂教学模式,长留初中的“123”教学模式和高庙小学的“三步四环”课堂结构模式等日臻成熟并向外推广。             四是着力加强培训,提高教师业务水平。 该县教育局为全县教师编发了《乾县中小学(幼儿园)教师校本研修工作手册》,指导教师全面开展校本研修工作。启动“名师工作室”,通过示范引领、辐射带动,促进全县教师业务水平全面提升。积极开展“一师一优课、一课一名师”活动,全县广大教师踊跃参与,截止2月底,该县已有183所学校、2720名教师完成了“陕西教育人人通综合服务平台”激活注册工作,教师网上晒课达到807课。             五是强化示范引领,课题研究强势推进。 该县一中开展以学校为研究阵地,以教师为研究主体,以学校、教师和学生发展为目标的实践性研究,立项国家和省市县校课题及微课题120多个;乾县二中通过“青蓝工程”课题的实验与研究,提升了青年教师教育教学水平;杨汉中学从农村高中的实际出发,确立了100个小课题供教师选择。这些学校校本教研和课题研究的有效开展,强力地推进了高效课堂的构建,为其它学校起到了示范引领作用。             六是立足精细管理,优化流程提升质量。 该县教育局建立健全了教学常规管理制度和教学质量的综合评价体系,先后出台了《关于加强课堂有效监控工作的指导意见》《乾县中小学有效教学监控工作评估细则》《乾县中小学教师有效听课要求》《乾县中小学有效教学量化标准》《乾县教育局关于加强学校精细化管理的实施意见》等文件,对教师的备课、课堂教学、作业批改、辅导、考试、成绩评定等均提出了明确的要求。备课采用先个案、后共案的形式,通过反复打磨,形成精品课在教师之间开展“听评学”活动。坚持课后反思、单元反思、期中反思和期末反思,总结经验、吸取教训,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责任编辑:胡玥)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