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绘盛唐音乐盛况 乐伎石刻展现唐代"乐队"

05.05.2016  11:12

  一支标准的唐代乐队配备哪些乐器和乐手?琵琶、排箫、筝、鼓、笙、箜篌……昨日下午,在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里,一方雕刻着各式乐伎的唐代青石底座给观众展示了盛唐的音乐艺术盛况。

  古代石刻艺术可以让现代人窥见古人的生活侧影,陕西汉唐博物馆新收藏了一块唐早期青石佛像底座。这个底座通过高浮雕技法,向人们展示了一组唐代伎乐吹拉弹唱的动感画面。

  在这块边长为1.2米的正方形青石残件上,一个完整的侧边规整的雕刻着5位乐伎的形象,其中有抱琵琶的、拿排箫、拿着笙的,还有一位抱着琵琶正在调弦,形象飘逸生动。

  乐伎们头扎高髻,身穿长裙,腰系结带,胸前飘带缠绕其中,俯首凝神,整组画面看上去像飘出了音乐一般,充满了流美和畅的画面感,动感的飘带和乐伎们平和的笑容,一下子就折射出唐代乐队的演奏画面。

  陕西汉唐石刻博物馆馆长秦航说:“唐代音乐艺术是中国音乐发展史上的一个高峰时期。不久前香港著名琵琶演奏家王梓静在看到这方石刻时惊讶于现在的琵琶演奏姿势与唐早期的几乎完全一样,甚至连调弦的动作都有传承性。

  秦航说,唐早期石刻在人物表达上多用线刻,像这块青石底座上每一个乐伎用高浮雕、近乎圆雕的形式表现的比较少见。从石刻上多名乐伎的装饰风格判断,这应该是宫廷乐伎。虽然这方青石底座残缺不全,但作为高古石刻作品,构思巧妙,曼妙多姿,其轻盈灵动的韵致将乐伎优美的姿态,凝聚在最美的一刻,尽显唐代工匠巧夺天工的艺术造诣。 (记者 张佳)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