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俄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在渭南师院成立

03.06.2016  16:16
            2016年6月1日,渭南师范学院与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签署协议,合作成立“中俄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国际协同创新中心”。             该中心旨在培养具有宽广国际视野、优强知识和技能、切实创新创业品质、坚定乐观奋斗精神的高素质艺术人才和艺术教育人才,为提高大众音乐能力作出贡献。协议由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院院长法济尔姜诺娃·古扎阿里雅·伊里古佐夫娜和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院长梁晶、俄罗斯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校长阿列克谢·利沃维奇·谢苗诺夫和渭南师范学院院长丁德科共同签署。             渭南师范学院设有“西部大众音乐能力协同创新中心”,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设有世界上唯一一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和教育”基地。长期以来,两校致力于生活中的艺术挖掘、整理、研究、创作与表演,培养音乐艺术人才,传承民族音乐艺术,普及大众音乐文化。共同的学术担当与业绩成就,促使两校在创办“渭南师范学院莫斯科艺术学院”的同时进一步达到合作共识,合作成立中俄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国际协同创新中心。             中俄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国际协同创新中心以渭南师范学院艺术学院和莫斯科国立师范大学艺术学院为主开展工作。中心将挖掘和研究中俄及丝绸之路沿线国家和地区音乐文化遗产,做好生活中优秀音乐的传播、学习、展演、创作与交流,以丝绸之路沿线有关国家或地区的幼儿园、大中小学乃至社区为创新基地,深入调查研究大众生活中的音乐艺术相关问题及发展路径、对策等,产出高质量学术成果;定期举办国际论坛研讨生活中音乐艺术的学术、技术和人才培养、合作交流等。             中俄生活中的音乐艺术国际协同创新中心将通过长期不懈的努力,扎根百姓生活,传承民族音乐艺术、文化与精神,使音乐艺术植根于生活,实现学术创新,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战略实施,为两校合作交流增色,为增进中俄及联邦国家交流合作与人民友谊作出新的贡献。 (责任编辑:刁巧燕)      
陕西科研团队国际首创技术变“呆矿”为“金矿”
  铝土矿是生产氧化铝和铝的最主要原材料,被列为我国战略性紧缺矿产资源。解决低品质高硫铝土矿中硫的脱出问题并实现高硫铝土矿的经济高效利用是长期以来困扰我国氧化铝工业高质量发展的难题。11月1日,记者从西安建筑科技大学获悉:该校陈延信教授团队经过10余年的探索实践,攻克了氧化铝工业这一难题,在低品质铝土矿焙烧提质理论与技术上取得重大突破。项目成果应用一年新增产值22.陕西新闻